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抑浊扬清 (第4/13页)
固山离城不过几十里路,三人展开脚程,不过顿饭工夫,便已赶到固山西麓,但见一棵覆盖如伞的大树之下,果然有三条人影站在夜风之中。 这三人,上官平全都认识,那正是江湖上人称三才手,又叫关洛龙虎驾的向成龙、风从虎、苟啸山。 向成龙迎前一步,抱着拳道:“上官掌门人果然信人,惠然光降,在下兄弟恭候多时了。” 上官平还了一礼,说道:“三位见邀,不知有何见教?” 向成龙道:“在下三人是奉总管差遣,要上官掌门人随咱们去见总管的。” 上官平微哂道:“又是黎佛婆,她要见我怎么自己不来?” 向成龙阴恻恻道:“总管因上官掌门人和咱们公主有旧,亲自来了反而诸多不便,才要咱们兄弟来请的。” 上官平道:“在下若是不去呢?” “这个总管也有了交代。”向成龙阴笑道:“能把上官掌门人请去最好,若是请不动活的,嘿嘿,就是把死尸带回去也好…”“住口!”祝南山嗔目喝道:“凭你们洛阳龙虎狗的字号,还唬不倒人,你们敢对掌门人如此说话?” 苟啸天冷喝道:“难道你石敢当唬得倒人?” 杜东藩道:“三位来意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今晚之事,看来多说无益,只好在手下分个高低了。” 向成龙抱抱拳道:“咱们奉命行事,而且今晚之事,本来和杜掌门人、祝大侠二位无关,江湖道上讲究的过节清楚,二位如能给咱们兄弟一个面子,置身事外,自然是最好了!” 杜东藩大笑道:“承情、承情,别说咱们五岳剑派谊如一家,祝老哥还是东岳派的人,就黎佛婆吧,她暗中在杜某和祝老哥身上暗下迷药,还是上官掌门人施救的,你说,杜某和祝大侠能置身事外吗?” 向成龙大笑道:“二位一定要陪上老命,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祝南山怒喝道:“你们果然狂得很,好,咱们正好一对一,来,苟啸天,祝某就伸量伸量你的摧心拳有几成火候了?” 他对面正是苟啸天,喝声出口,呼的一拳,迎面击去。 苟啸天怒嘿一声,不避不闪,挥拳迎击出去。 两人这一拳上都用上了七成力道,祝南山十数年一直以东岳派掌门人自居,对东岳派“一拳石”浸yin数十年,力尚刚猛。 苟啸天以“摧心拳”得成,拳中震力特强。 两拳相击,发出一声蓬然大震,两人各自被震得后退了一大步。 祝南山洪笑一声:“好家伙,真有你的。” 喝声中,一退即进,揉身而上,又是一拳直捣出去。 苟啸天岂肯退让,也大笑道:“来得好。”同样挥拳迎击。 两人这一展开互攻,虽然每人拳上只使出七成力道,但“蓬”“蓬”之声,连续响起,好像打得十分激烈。 就在两人动手的同时,上官平和向成龙,杜东藩和风从虎也分别动上了手。 风从虎使的是双爪,每一记双爪并发,纵身扑击,出手如风,当真有猛虎般威势。 杜东藩也不使兵刀,只以双掌应敌,脚下左右不出三步,完全以静制动,任他风从虎扑攻如何凌厉,他总是从容应付,显见这位北岳派掌门人掌上功夫极为炉火纯青。 向成龙猛地逼上一步,朝上官平狞笑道:“上官掌门人,兄弟上命所差,说不得只好得罪了。” 右手立掌如刀,笔直推出。 上官平冷笑道:“向老哥只管请。”右手同样立掌当胸,朝前推出。 两人虽然同样立掌如刀,但上官平使的是“风雷掌”起手式“风起云涌”向成龙使出来的是“破天掌”中一招“一掌开天” 照说“风雷掌”的“风起云涌”掌势一经推出,真气应掌而发,就有一片掌风,像扇面般朝前推出,正好可以迎住对方的“一掌开天”因为有这一掌挡住对方攻势,就是给第二掌出手作准备的,第二掌当然是攻敌的掌法了。 反过来说,向成龙的“破天掌”这一招既然名之为“一掌开天”天上当然有的是云层,一掌要破天的话,这一掌的力道,自然也可以把云层剖开。 综上所说,两人这一掌上,就要看各人功力的深厚才能分晓,譬如上官平功力深厚,发出的掌力,便可以把向成龙的掌力摒诸门外,然后可以从容发第二掌攻敌。反之,向成龙功力深厚的话,他就可以一掌震开上官平的掌力,发挥他“一掌开天”的威力。 按说上官平练成“紫气神功”足可和宇文靖、玄衣圣母相抗衡,以向成龙的武功,不可能会是劲敌,在上官平心里,当然也有这样的想法。 那知手掌堪堪推出,陡觉对方一道锋棱无比的掌力,直逼胸臆,自己这一招“风起云涌”竟然一点也抵挡不住! 不,上官平只觉自己推出去的掌势,竟然一点力道也使不出来,一身功力会在不知不觉问全散了,心头不禁大骇! 要知双方一经出手,一来一往,快速何殊掣电,等到你手掌推出,没能接得住对方的掌势,发觉自己发掌使不出力道来,人家的掌势自然已经直逼胸口,再待闪避,那还来得及? 上官平但觉胸口中如巨斧,耳中听到“砰”的声,登时两眼发黑,一个人应掌飞起摔出一丈开外。 向成龙没想到会有如此顺利,口中沉笑一声,跟着纵身飞起,落到上官平身边,俯身看去,上官平嘴角血迹殷然,已经昏死过去,这就手指疾落,连点了他四肢八处轻xue。 这时杜东藩、风从虎、祝南山、苟啸天也及时住手。 向成龙朝风、苟二人挥了挥手,三道人影同时疾快的退去。 杜东藩朝祝南山笑了笑道:“可以了,你抱着他,咱们快些走吧!” 祝南山脸上露出得意之色,点点头,俯身抱起上官平身子,两人一路朝山径上奔去。 黝黑的夜色之中,疏林间,正好有一座小庙。 祝南山在泰山脚下住了几十年,附近百里的地理自然极熟,他抱着上官平一路奔到小庙前面,右脚抬处“砰”然一声,把两扇山门踢开,急急奔了进去。 杜东藩却并末跟入,就在小庙前一方大石上悠闲的坐了下来。 小庙的小天井中,草长及腰,隐然是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