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应当使憎恨 (第1/2页)
第18章 应当使憎恨 “陛下的年号可是景元?”幼帝不语。“征和?”幼帝再度重复了之前的那个音节。 她又试探着问了些寻常儿童应当知晓的事,幼帝以简单的“是”和沉默的否一一回答,她脑中轰然作响。眼前这软弱无力的躯壳下竟然囚禁着一个正常的灵魂?然而她是否是唯一洞悉这个秘密的人? 她又如何教导这不能言语的稚儿在他人的耳目下掩藏自己?她心中悚然,一时如同站在万仞绝壁之上,面对着其下无底的深渊,她畏惧着,尔后心中又生出无限悲戚来…她并不是唯一的囚徒,也远不是当中最凄惨的。 她尚且拥有些许自由,而这个浣衣宫人生下的小王子,从降生起便是这具残破躯体的囚徒,神智清醒,却永远无法言语,无法书写,一生注定困在无人理解的黑暗里。 阿虎念过了书,安静下来,依偎到她身边牵着她的裙角,她跪下身来,把阿虎抱在怀里。阿虎发觉她在哭泣,她轻轻掩住阿虎的口示意他噤声。 阿虎乖觉,便也安安静静地倚靠在她怀里,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瘫坐在椅上的皇帝陛下。幼帝吃力地发出一些象征关切的呼声。 她悄悄拭去面上的泪痕直起身来,她抬眼打量周遭的宫娥和内侍,他们垂眉敛目,并无异样。女子、孩童和残废,三个幸存者在西苑古老的殿阁里相对无言。 “阿虎,如果将军问你今天做了什么,你怎么回答?”她牵着阿虎的手,穿过西苑古树下的阴影。“儿给陛下诵读了《千字文》,陛下很喜悦。”阿虎答道。“还有呢?”阿虎答说:“还有就没有了。”“很好。”她赞许阿虎。 “阿虎让陛下很喜悦。”自那以后,阿虎仍是常常带了他得意的玩具和书籍随着她前往西苑。阿虎稍大些时,认得的字多了起来,不再万物“玄黄”她便与阿虎读些诗经、诸子,正轨之外的杂史,传奇故事也一并讲些。 幼帝身为阿虎的同学和徒弟,总是安静地旁听着。阿虎的学识渐长,幼帝在旁亦渐渐开蒙。幼帝懂得的文字多了,渐渐知晓了西苑之外另有天地。 他领悟了自己的不健全,却变得沉默起来,她与阿虎的教学都像是掷入古井的石子一样迅即被沉默的水面吞没,只有幼帝听到些许感兴趣的片段时,才含糊地呼喊着请她多讲几句。 她一边斗胆做着帝师,一边也疑心,她这些许的反抗究竟有何意义?她教了他读书认字,也不可能搭救他出来,还徒然给他带来了思考的烦恼。卫渊仍旧把持着朝廷,她再蠢也不至于指望这个残疾的兄弟。比起反抗,这更像是她在纾解自己的愤懑。 她有时也揣测,卫渊挟天子以令诸侯,幼帝残废至此,全然受制于他,即使卫渊知晓他有智能,也未必会痛下杀手。可她并不愿冒这重风险,于是依旧严密地打点西苑的仆婢,以免消息泄露。 她的妙常法师学会讲话时,卫渊正式为阿虎聘请了老师。于是后来穿行在西苑森森古树之下的,除了代她写字的九儿,就只剩下了她一个人。***与寻常婴儿不同,她的女儿妙常大士学会的第一句话并不是呼唤父母,而是斥责奴婢。 那日乳母抱着妙常在廊下看鹦鹉,旁边有个小婢子上前凑趣,拿手里的折扇挑弄鹦鹉,鹦鹉受了惊吓,在攀架上惊慌地跳跃。妙常双目圆睁,响亮清晰地发出一个“去!” 字。这并不是个婴儿可以轻易发得出的声响,大家引以为奇,她也将此事讲与卫渊听。卫渊闻言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