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七既为夫圣手大侠房事难免 (第1/5页)
二十七 既为夫妻、房事难免 徐小珠在山道上被小童(侏儒)迎面拦住。 侏儒道:“小珠,爹要和你谈谈!” 徐小珠既知他是个假货,且毁了其母邝真的节cao(二人相遇,既为夫妻,房事难免),但她要暂时故作不知。 “谈什么?” “你娘似乎在金矿中耽过,她该知道矿址。” “我娘在金矿中耽过?为什么我不知道?” “你娘根本没有对你说过?” “没有啊!她只说以前的事都记不清楚了。” “不可能前事尽忘的。” “我娘说,只隐隐记得去过一个荒山,有野兽,她还杀过五只狼,一头豹子和十来条大蛇。” 侏儒道:“她有未谈及金矿的事?” “金矿图?我娘有金矿图?” “怎么?你从未听说过?” “是的,我以为这想法很可笑!” “怎见得?” “我知道娘的为人,她是一个头脑不太精灵的人,如果有人发现了金矿,绘出了图,绝不会交给她的。” “这个…” “再说,能把金矿图交给她的人,也只有你了!” “这…”侏儒的口才和反应都不如小珠。 “你想想看,如果我娘有金矿图,不是你给她的还会是谁?” 侏儒道:“汤尧呢?” “不知道!他和夏侯心很近,连妻子也疏远了。” “汤尧知不知道。” “大概也不知道。” “鱼得水呢?” “鱼得水?他怎么会知道?” 侏儒冷冷地道:“我却以为你最有可能。” “可能什么?” “知道金矿图的下落。” 徐小珠心头一紧,笑笑道:“太离谱了…” 侏儒突然一滑而至。 其实双方都已挑明了,因为二人见了面,小珠没有叫他一声“爹”侏儒也该心知肚明,知道不妙了。 因而,他就不必再费唇舌了。 徐小珠全力施为,仍然不是侏儒的敌手。 “你说不说实话?” “说什么实话?” “金矿图在何人手中?” “你怎么会以为我知道金矿图的事?” “因为你母亲已招供!” “招什么供?” “金矿图本是刺在她的背上,抄下之后毁去了。” 徐小珠以为,若不除去此人,永无宁日。 只不过却又不是她一个人的能力所及之事,甚至百招之后,她可能被擒或被杀死也说不定。 本来徐小珠和鱼得水密议,打算到终南山去掘“菊夫子”的墓看看,甚至去掘白雨亭的墓看看。 现在“菊夫子”的墓是不必掘了。 已可证明“菊夫子”徐世芳确已故去,侏儒编了一套神话,说是再世为人,灵魂附己在小童身上。 如果侏儒背后的人确是白雨亭,这人太会藏拙了。 白雨亭未死前,先是败给鱼得水。 以后出现,也常常败在别人手中。 他所予人的印象是,虽是名列“四绝”之一,却未必了得。 想不到这些人都心怀鬼胎,另有图谋,也正困为他们另有图谋,就连身份和名望不计了,死时的惨相,至今印象犹深。 甚至一个比一个可怕。 像南宫远等人,不也很会藏拙? 他们都是为了金矿在勾心斗角,在表面上却像是为了有点私仇或者为了各保其主而冲突。 这些人一分倚靠明朝妄臣马士英和阮大诚。 一会又靠上吴三桂,甚至巨寇李闯,乃至清廷。 真正是没有一点cao宁,寡廉鲜耻。 他们是不是古人说的“宁爱生前一壶酒,不是身后万世名”呢?这比喻似乎也不太恰当吧,可悲! “怎么个悲惨法?” “有人对小脚女人欣赏,当然不是我!” 徐小珠一轮狂攻,但五招后又变攻为守,而且已陷入云雾之中,在云中动手,她更不成了。 甚至她已挨了一掌。 就在这时,忽然云雾中又多了一人。 侏儒一试就知道非同小可,甚至不低于小珠。 当他发现是鱼得水时,立刻就打算抽身。 他有自知之明,他绝非这二人之敌。 甚至他单独对付鱼得水,也未必稳赢。 他要走,鱼得水却不让他轻易脱身。 最后挨了鱼得水一掌,小珠一掌,才狼狈而去。 云散之后,鱼得水道:“徐女士,你目前很危险。” “我也知道!” “令堂呢?” “在一个秘密地点,你要不要见见?” “理应如此!远不远?” “不远,大约在二十里以内。”二人立刻向东北方向奔去。 鱼得水道:“令堂有何打算?” “她很颓丧。” “那又何必?” “你可以想象,刚才那侏儒贼子为了表示他们确是夫妇必然在一起过,我娘总以为是老来失节!”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不是她的错!” 徐小珠道:“有所谓,声妓晚景从良,一世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节,平生清苦俱非!” 鱼得水道:“你要多多开导她。” 到了地头,两人叫房门无人应门,这是镇上一幢民房,破门而入,邝真已缢死梁上,死状颇惨。 桌上留下遗书,是给徐小珠的。 遗书的心要是愤世,恨侏儒毁了她的名节,无法苟活人世。另外,侏儒背后之人似已知金矿秘密,也不会放过她。 她希望徐小珠能把她的遗体与其夫徐世芳合葬终南山。 徐小珠悲绝,曾昏过一次,由鱼得水救醒。 就在这时,汤尧出现在房门外。 此刻小珠躺在床上,鱼得水坐在床边上。 此情此景落入汤尧眼中,总是不免误会的。 “汤兄,千万别误会,小珠悲痛过度昏阙,在下把她救醒,如此而已!” 汤尧暖昧地笑笑道:“我的老婆不能算是美人,只不过她也有一些长处,例如三寸金莲…” “汤兄,以我们的交情,你应该了解我的为人!” 汤尧好象没有听到,道:“她小巧玲珑,甚至不穿衣服时也很耐看,爱好此道的人一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