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湾塘鹤渡一冲天 (第2/7页)
不敢,只是对方还希望保密。” “我现在已经回来了,你的事又不是国家机密,你难道还不信任我么?” 李双喜道:“这件事也算是机密。” “不说算了!” “小妹,你不知道,事关她的父亲,所以上面交代,不可泄密,不过你嘛!自然是可以例外的了!” 李悔道:“如不信任,你可以不说。” 李双喜道:“是白芝。” 李悔故作消闲状一点也不惊奇,道:“白芝又是谁?” “她是叟的女儿。” “叟?他不是叫白雨亭吗?” “对,就是他。在中原武林中堪称一等一的高手。” 李悔道:“你可真有办法!” “这当然也是大王的面子,由于大王宠信白雨亭,他自然愿意让女儿让我亲近,这事你可不要告诉别人。” “不会的,我知此事,你也不要告诉白芝。” “当然!当然!” “你说的亲近,到底亲近到什么程度?” 李双喜道:“很亲近就是了!” “到底是怎么个亲近法?”李悔道:“你也不必难为情,我是你的义妹,而我也是见过世面的女人。” 李双喜道:“我们已有过夫妻之实了。” “李双喜,你吹牛。” “哈,我吹牛?” “对,你吹牛,你们有交情我信,要说已经…” “小妹,我们今天还上过床!” “在哪里?” “就在我住处。” “你们是第一次?” “哈!至少也在二十次以上了吧!你不知道,这妞儿很不同,表面上凛若冰霜,上了床热情如火!” “是几手货?” “第一次是清官。” “李双喜,你别专拣好听的说成不成?” 李双喜正色道:“我唬你干啥?处女就是处女,我用不着说谎,而且还有‘验红’呢!取出一纸包,内有一白手帕,上有淡淡落红。” 这就是怪事了。 不是鱼得水说谎,就是李双喜说谎。 绝对不可能两人和她上床先后都有落红。 据野史上说,萧太后(即“四郎探母”一剧中辽国的太后)的阴毛长过膝盖,永远是处女。 这说法自然很难使人相信。 果真如此,那就是处女膜破了之后还会再生。 李悔道:“李双喜,你很珍视这东西?” “对,一来是她的身分特殊,二来又是天下至美,第三是特别热情,也就是很有奇趣。” “什么叫奇趣?” “那是床第间的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李悔相信了一件事,那就是白芝和李双喜上过床。 这人和李闯虽无父子血统,却有些相似。 他们都嗜杀,而李双喜也十分自信,这种人不会以说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必是千真万确的。 那么白芝和鱼得水呢? 鱼得水当时说的话也正是明白地表示上过床。 鱼得水也明白表示,白芝是处子。 矛盾就在这儿,这两个男人必有一人说谎。 不要然,这两个男人必然有一人上当受了骗。 在洞房花烛之夜,上当的新郎太多了。 比喻说,古典美人赵飞燕,古书上记载,她昔年“曾与射鸟者私”也就是和一个射鸟的猎人有染,为什么以后入宫和皇上同床,皇上未发现她已不清白了,也就是非处女了? 皇上所要的女人都是处女,除非特殊情况,例如像唐玄宗那样,在杨贵妃背后偷吃“零食”和“虢国夫人”(贵妃已出嫁的jiejie)上床。 那是不会苛求什么的,因为知道她不是原装货。 所以像赵飞燕和持上第一次就弄了假。 其实一个聪明女人要弄假也是十分容易(在古代容易,现代则不易,因现代可以验血型,是不是人血也瞒不了人)。 李悔没说什么,只赞赏他有办法,得到了绝色。 吴三桂的大军已在九十里外。 因雨天,只好暂时扎营,吴三桂却是归心似箭,在个人的情感来说,他算是古今一大情圣。 在国家民族来说,他是个汉jianian国贼。 这天来了一个密使,被哨兵困住,带入帐中。 这人大叫:“三爷,老爷子有信!” 吴三桂立刻斥退左右,亲自离位让座。 原来此人三十左右,名叫司徒胜,乃是白雨亭的徒弟,司徒胜坐下,道:“有师特派在下来消息。” “多谢白老。” “李自成登基不成,铸玺及钱也失败了。” “他真想登吗?真是沐猴面寇哪!是如何失败的?” “登基那天,他才坐上龙椅,忽见一白衣人站在面前,高数丈,而且龙椅下的龙爪也跃跃欲动,他吓得离坐,再也不敢坐上了。” 吴三桂大笑道:“天意…天意…” 司徒胜道:“铸钱也不成,文字不显。” “是的,家师本想抢走,但此贼看守极严,以五十人看守人质,似知吴将军宠爱有加。” “我父及家人呢?是否也落贼手?” 司徒黯然道:“李自成听说将军大军将至,已经把老太爷等处决了!” 吴三桂厉声道:“我不杀此贼枉为人子。” 司徒胜道:“李闯似知难与将军对抗,已打算撤退,现已下令将金银铸成金银饼,用骡马运走,准备撤退。” 吴三桂道:“回去谢谢老爷子有一天吴三桂能成大事,一定不忘老爷子的关照和协助。” “这倒不敢当,家师表示,有些事未能效劳,也颇感抱歉。” 吴三桂道:“老爷子能冒险派老弟来此通风报信,这分情谊也很感激了,不知太子何处?” “太子被闯贼封为宋王,永、定二卫也被贼所擒,但均未加害,太子是太监献给李自成的。” 吴三桂默然。 他此刻是想什么?是不是在自责,一切皆由李闯及他所引起?如果仅是闯贼攻陷北京,明军尚可收复,满清入关,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吴三桂重赏了司徒胜,要他回报老爷子,五日内大军直达北京城下,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