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集韵篇 (第2/2页)
入窗,云无心而出岫。 屏绝外慕,偃息长林,置理乱于不闻,托清闲而自佚。松轩竹坞,酒瓮茶铛,山月溪云,农蓑渔罟。 怪石为实友,名琴为和友,好书为益友,奇画为观友,法帖为范友,良砚为砺友,宝镜为明友,净几为方友,古磁为虚友,旧炉为熏友,纸帐为素友,拂麈为静友。 扫径迎清风,登台邀明月。琴觞之余,间以歌咏,止许鸟语花香,来吾几榻耳。 风波尘俗,不到意中,云水淡情,常来想外。 纸帐梅花,休惊他三春清梦,笔床茶灶,可了我半日浮生。 酒浇清苦月,诗慰寂寥花。 好梦乍回,沉心未烬,风雨如晦,竹响入床,此时兴复不浅。 山非高峻不佳,不远城市不佳,不近林木不佳,无流泉不佳,无寺观不佳,无云雾不佳,无樵牧不佳。 一室十圭,寒蛩声暗,折脚铛边,敲石无火,水月在轩,灯魂未灭,揽衣独坐,如游皇古意思。 遇月夜,露坐中庭,心爇香一住,可号伴月香。 襟韵洒落如晴雪,秋月尘埃不可犯。 峰峦窈窕,一拳便是名山,花竹扶疏,半亩如同金谷。 观山水亦如读书,随其见趣高下。 深山高居,炉香不可缺,取老松柏之根枝实叶,共捣治之,研风昉羼和之,每焚一丸,亦足助清苦。 白日羲皇世,青山绮皓心。 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而读书声为最。 晓起入山,新流没岸;棋声未尽,石磬依然。 松声竹韵,不浓不淡。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世路中人,或图功名,或治生产,尽自正经。争奈大地间好风月、好山水、好书籍,了不相涉,岂非枉却一生! 李岩老好睡。众人食罢下棋,岩老辄就枕,阅数局乃一展转,云:“我始一局,君几局矣?” 晚登秀江亭,澄波古木,使人得意于尘埃之外,盖人闲景幽,两相奇绝耳。 笔砚精良,人生一乐,徒设只觉村妆;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才陈便得天趣。 蔡中郎传,情思逶迤;北西厢记,兴致流丽。学他描神写景,必先细味沉吟,如曰寄趣本头,空博风流种子。 夜长无赖,徘徊蕉雨半窗,日永多闲,打叠桐阴一院。 雨穿寒砌,夜来滴破愁心;雪洒虚窗,晓去散开清影。 春夜宜苦吟,宜焚香读书,宜与老僧说法,以销艳思。夏夜宜闲谈,宜临水枯坐,宜听松声冷韵,以涤烦襟。秋夜宜豪游,宜访快士,宜谈兵说剑,以除萧瑟。冬夜宜茗战,宜酌酒说《三国》、《水浒》、《金瓶梅》诸集,宜箸竹rou,以破孤岑。 玉之在璞,追琢则珪璋;水之发源,疏浚则川沼。 山以虚而受,水以实而流,读书当作如是观。 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余无友,则友古之友松竹、友云山者。 买舟载书,作无名钓徒。每当草蓑月冷,铁笛风清,觉张志和、陆天随去人未远。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此趣惟白香山得之。 清姿如卧云餐雪,天地尽愧其尘污;雅致如蕴玉含珠,日月转嫌其泄露。 焚香啜茗,自是吴中习气,雨窗却不可少。 茶取色臭俱佳,行家偏嫌味苦;香须冲淡为雅,幽人最忌烟浓。 朱明之候,绿阴满林,科头散发,箕踞白眼,坐长松下,萧sao流觞,正是宜人疏散之场。 读书夜坐,钟声远闻,梵响相和,从林端来,洒洒窗几上,化作天籁虚无矣。 夏日蝉声太烦,则弄萧随其韵转,秋冬夜声寥飒,则cao琴一曲咻之。 心清鉴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秋。 语鸟名花,供四时之吟啸,清泉白石,成一世之幽怀。 扫石烹泉,舌底朝朝茶味,开窗染翰,眼前处处诗题。 权轻势去,何妨张雀罗于门前;位高金多,自当效蛇行于郊外。盖炎凉世态,本是常情,故人所浩叹,惟宜付之冷笑耳。 溪畔轻风,沙汀印月,独往闲行,尝喜见渔家笑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甘心藏拙,不复问人世兴衰。 手抚长松,仰视白云,庭空鸟语,悠然自欣。 或夕阳篱落,或明月帘栊,或雨夜联榻,或竹下传觞,或青山当户,或白云可庭,于斯时也,把臂促膝,相知几人,谑语雄谈,快心千古。 疏帘清簟,销白昼惟有棋声;幽径柴门,印苍苔只容屐齿。 落花慵扫,留衬苍苔,村酿新刍,取烧红叶。 幽径苍苔,杜门谢客,绿阴清昼,脱帽观诗。 烟萝挂月,静听猿啼,瀑布飞虹,闲观鹤浴。 帘卷八窗,面面云峰送碧,塘开半亩,潇潇烟水涵清。 云衲高僧,泛水登山,或可藉以点缀;如必莲座说法,则诗酒之间,自有禅趣,不敢学苦行头陀,以作死灰。 遨游仙子,寒云几片束行妆,高卧幽人,明月半床供枕簟。 落落者难合,一合便不可分,欣欣者易亲,乍亲忽然成怨。故君子之处世也,宁风霜自挟,无鱼鸟亲人。 海内慇勤,但读停云之赋,目中寥廓,徒歌明月之诗。 生平愿无恙者四:一曰青山,一曰故人,一曰藏书,一曰名草。 闻暖语如挟纩,闻冷语如饮冰,闻重语如负山,闻危语如压卵,闻温语如佩玉,闻益语如赠金。 旦起理花,午窗剪茶,或截草作字,夜卧忏罪,令一日风流萧散之过,不致堕落。 快欲之事,无如饥餐;适情之时,莫过甘寝。求多于清欲,即侈汰亦茫然也。 云随羽客,在琼台双关之间;鹤唳芝田,正桐阴灵虚之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