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中华_第一零二章外光绪中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二章外光绪中华 (第2/3页)

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聪明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百姓还是乐于听谣言,传谣言,这一头确实是要管起来。”

    李鸿章也说起了他以前跟曾国藩以及自己带军队的经验来:“臣亦深以为然,昔时臣在曾文正公麾下,长毛作乱亦是起于妖理邪说,正是王道不能普及的结果。愚民如空置之碗,王道的声音不能及于黎庶,则妖理邪说必然横行。曾文正公亦是广编口诀,教化于兵士,这才使将士有了杀敌的勇气。不然,长毛那一套发起邪来,还真是不容易对付。”

    我点了点头道:“两位宰相能有这份见识,朕很高兴,这事情也筹划起来吧。朕先前说的上书房军部补人的事情,你们也留心人才,有合适的报给朕,事多人少,朕是怕累坏了你们。大清还要你们为朕多辅佐几年啊。”

    望着两人同样清瘦的脸,我心里颇多感慨。一头是这两个所谓的洋务派忙里忙外还落不到好名声,一头是清流派翁老头他们成天在家赋闲领俸还唧唧歪歪。这真是中国特色了。

    对日本的决策定了下来,其一,派翁同龢,许庚身,孙毓汶三人前后赴日本申斥日本天皇及政府,顺便分两次递解东乡平八郎和僧森智郎归国。这是文攻。第二就是武卫,海军制造摩擦,在日本海附近举行演习。看情况可以击沉一到两艘日本船只。总之是要表明军队的立场。第三,外交上要向英国人表明中国准备全面与日本开战,山东新军加强训练,做出渡海在日本登陆的姿态。我的话就说到这里,之后必然会有人安排上血书,请战表之类的东西来。这些,都是我与英国人交涉的资本。

    谈话结束,三人分头去忙各自的事情,我也又到了祥宁宫松平彩子处,度过了一个真正帝王的夜晚。当然我十分注意她的安全期,总之,不能让她这个日本女人生出一个皇长子来,虽说清制立储并不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但是将来若是我的寿命真的像历史上光绪那么短,会出大问题的。

    第二天,载滢在总署衙门见到了喀西尼,喀西尼始终不能丢下大国的面子,仍旧是一副强硬姿态。载滢怎么会吃他这一套?当即叫人轰了喀西尼出去,当天便下令驻防的步军营禁止此人入内。喀西尼无奈之下只好忍气吞声的回去。

    过了一天,喀西尼却在英国公使欧格讷的带领下,来到了总署衙门,英国人是来调停的。载滢听完来意,很是吃惊,对欧格讷的立场也很是疑惑。纳闷道:“大英帝国难道改变了与我大清帝国的友好政策?”

    欧格讷是个典型的英国绅士,虽然在初夏已经略显炎热的北京,仍然是一身正式礼服,领结打得一丝不苟,听了载滢的诘问,微微一笑道:“贝勒爷误会了。大英帝国与贵国的关系有如磐石一般永固,事实上,我也刚刚接到了贵我两国的联合舰队遭到俄日两国袭击的报告。大英帝国对于俄日两国的不友好举动非常的生气。但是,出于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大英帝国也很乐于看到贵国与俄国缔结和约。”

    载滢白了他一眼,不过他总算记得我给他的任务,放下疑惑道:“喀西尼先生是来求和的吗?为什么不早说呢?我大清历来爱好和平,如果贵使能早点让我知道的话,我一定会乐于早些见到您。”

    看着载滢那副懒洋洋的公子哥样子,喀西尼气的吹胡子瞪眼睛。不过残酷的现实与国内的压力让他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国内也有压力,由于保加利亚的局势日趋复杂,据可靠消息称,那个叛徒,利用俄国人的力量登上大公位置的斐迪南已经在较小范围内自称沙皇,并且接受臣民的祝贺了。

    每当俄国人回想起这个国家,真是一个盛产叛徒的地方。前一任大公是俄国皇后的亲戚,所以这个国家的军队,中尉以上的军官全部由俄国人担任。这样的行为也引起了亚历山大亲王…德国产出的保加利亚统治者愤恨的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俄国所有的下贱坯子全部都在这里找到了安身之所,玷污了这个纯洁的国家。”这样的言论一发表,立即惹火了脾气暴躁的沙皇,在次年也就是1885年,沙皇撤走了所有的保价利亚军队中的俄**官。

    如此一来,塞尔维亚人立即对保加利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个月后,塞尔维亚人派出大军,企图以武力实现他们的领土诉求,结果,却丢脸的被保加利亚人击败。亚历山大大公实现了他保证保加利亚的独立性的诺言。但是很快,第二年早就对他心怀不满的俄国人就策动了一次宫廷政变,亚历山大大公下台。

    但是俄国人的短见在保加利亚暴露无遗,发动政变仅仅是为了发泄对亚历山大大公的不满而已,而并未为这位可怜的大公找到一个听话的继承人。甚至在政变后,主动断绝了与这个仅仅几年前才由他们自己扶植起来的这个大公国的外交关系。从此,俄国人在他们通向黑海的道路上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敌人。

    当然,在俄国人看来,1887年由保加利亚议会选举出的斐迪南大公是他们发动政变的获利者,理所应当对俄国效忠。但是菲迪南大公的天主教言论粉碎了俄国人的梦想。并且在俄国的警告传递过去不久,保加利亚人居然投靠了奥匈帝国!俄国人必须加强在此地区的动作,否则尽管有三皇同盟的存在,但仍然面临着被切断黑海出海口的危险。而且,保加利亚人与南方的希腊…英国人的走狗眉来眼去,这都是沙皇无法忍受的。沙皇一个人的盟友…德国似乎对此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威廉二世公开支持奥匈帝国的行动。一时之间,俄国在欧洲面临被孤立的危险。所以,在此背景下,加上远东的军事已经糜烂无可挽救,所以沙皇决定索性暂且放弃远东的攻略,将视线全部集中到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