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中华_第一九零章-大局渐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零章-大局渐定 (第2/3页)

译了过去,库尔巴罗夫斯基这才讪笑着退下。德国的公使克林德也是新任地。挪揄的笑着看着库尔巴罗夫斯基摇了摇头故意上前几步挡在库尔巴罗夫斯基前进的路上昂起头直往前走,同时开口说话恭贺大皇帝陛下万寿无疆。无奈之下,库尔巴罗夫斯基只好让开道路,恨恨地看着已经渐渐成为仇敌的德国人。

    德国人的话很短,因为前面已经呈交过国书的关系,这次上来是重申了一次刚才已经讲过的内容,一看便是故意生事找俄国人麻烦的。不过因为事情的重要性与正式性,所以看上去也并不那么乖张。

    德国人地邀请函时间与我的计划安排冲突不是太大。德国人希望我参加6月6日在柏林举行地德皇登基八周年庆典,这今日子让我有点吃惊,因为我给德国人的消息是大约在夏秋之际访问欧洲,计划的行程包括英国和德国。而德国人提出这个八周年的庆典。实在是有些出乎预料,八周年在西方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不过当我看见克林德郑重其事并且热切地盼望着的目光时,刹那间我突然醒悟过来,德国人这个八周年庆典完全是为我准备的…德国人希望我首先访问的是德国而不是英国。

    已经来中国一年了的英国公使奥卡其诺紧锁地眉头证实了我的判断,英国与德国都在争夺远东这个正在强起的帝国。这不正是我这几年在英国与德国之间跳舞,以争取利益和发展时间的政策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吗?我掩住心里的激动,点头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文华殿这一场外交的接见仪式就这么到了尾声。

    四到书房,命载洸聂士成会同李鸿章研究出行路线,国内是从天津出发还是威海出发,又或者是上海出发,这里头的行程安排就大有不同,政治意义也有非常大地区别。所以要让他们提前去议。办完这件事之后,这才急切的去到电报房,要来徐世昌那里来的电报,西线的局势还是牵动人心啊。

    二月二,龙抬头。若是在江南,十有**会有一场贵如油的春雨的,不过在这西北之地的兰州,却是遍地荒草,四面苍黄。二月的天,正是极为酷寒的时节,幸而没下雨,若是下雨,这满地的荒草黄沙都会凝成一粒粒的泥珠冻土,马蹄一番,扬起的就是打在脸上生疼的小冰雹。

    “还是泡馍好啊…”徐世昌唏嘘着呼喝着白气放下手中的碗,由着戈什哈首饰,对刚刚从陕西急行军而来的赵秉钧道:“这天气…你们刚来,且不要想着厮杀,将息三日再说。”

    赵秉钧抚着肚子,在椅子上打了个隔,听徐世昌说话,啪地起身回答道:“卑职刚到,大人说得在理,一切听从大人吩咐!”

    徐世昌一愣,大笑道:“这是在德国学回来的?在我大帐里,没那么大规矩,你坐着回话吧。”

    “大人衔在少将,卑职乃是下司,与大人说话该当如此。”赵秉钧依旧笔直的站着,完全显现不出他在醇亲王营帐里那种随便样子。刚刚风卷残云消灭一碗泡馍,也是吃的极是迅速,悠悠的等着徐世昌慢慢吃。

    “行了行了,不要这么拘谨,东路大军,你我二人共领,我是主将你是副将,这么拘谨就不好说事了。”徐世昌稍稍严肃了点,后又转颜一笑道:“再说你殄灭陕南匪寇,又帮着四川绿营消弥大祸于无形,升迁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还有一句话他想了想还是咽了回去,那就是他本想酸溜溜的加一句“你是醇亲王的人,还愁将来成就不如我吗?”想到正是军制改革起步的时候,说这些话很犯忌讳,而且赵秉钧看得出来也是个聪明人,所以就硬生生的止住了。

    随着聂士成的逐步崛起,以及依课堂阿近年来的权威日重,军中派系是很明显的,满蒙的以依克堂阿为首,新军大致以聂士成为首,加上以前的老淮军系统,已经是三派鼎立了。而赵秉钧刚刚立了一份这么大的功劳,醇亲王一系很显然就要成为新的一派…更重要地是,载沣还主理着全**制改革的大权。

    还有件事他在北京时就隐隐有感觉。李鸿章这个老淮军系统的魁首人物正处在风口狼尖上,流言纷纷他不是没有耳闻,不过因为与自己没什么干系,所以也只是看着,这在幕后推动着这股流言地,似乎就是醇亲王。目前老淮军系统的势力最大,根深蒂固。而且大多位居高位,手绾一省兵马。载沣从根子上先动手,而后又亲自到地方来主理军制改革,这很显然就是他在动老淮军系的手脚了,下一个会是谁?聂士成系统?说到底。聂也是淮军出身的人,载沣的手会不会伸到自己身上,徐世昌是个聪明人,当然要提前打算打算。

    再看看吧,看载沣在军制改革上如何对付地方的老淮军系统的军政长官就能知道了。

    赵秉钧当然不知道这主儿这一时半会地已经脑子里转了这么多念想。话稍随和了点。笑着向徐世昌点头道:“那是大人的抬爱,卑职谢过大人。卑职在路上已经看过地图,但毕竟是纸上谈兵,卑职还是想实地出去看看。依卑职看,如今官军新败,回匪新胜,还是要先打上一两次小胜,才能把匪势压下去。”

    徐世昌和蔼地笑了笑道:“嗯。是这么个道理,安排你们休息,也是给你们个熟悉地方的时间。还有,你是副将,我这里也要把情况通报给你,一是休息,二也是等。”

    “等?”赵秉钧疑惑的问道。

    “对,等。”徐世昌面色凝重起来,指着地图道:“这河湟之地,最是一马平川,民生均是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回匪一闹就是十几万的动静,咱们在这里进剿,可以说是遍地皆匪,天时地利人和均不在我手。”转过头来叹了口气道:“加之前任地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