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六章最后攻势 (第2/3页)
投降。海军随即挥师南下,对函馆进行了半天炮击。随即返航长崎进行补给。 第二日,刘步蟾率部南下,沿途攻击鹿儿岛,为陆军攻取鹿儿岛做好准备。一切顺利的令人震惊。我刚刚下旨给了步军衙门要他们火速选拔五万人,着手东渡接管城市,并协护教化教育两部的人手开展消化工作,这就接到了法国人给我的当头一棒。 不能急,眼前我的重点决不能动摇,欧洲的新形势,欧洲也需要一阵子来消化,法国充这个大头,虽说我的国家会陷于这三个国家的包围之中,但是更加着急的显然是德国人。自从德皇威廉二世驱逐俾斯麦亲掌大政后,俾斯麦辛辛苦苦为他打造的平衡体系渐渐的已经开始松动,在这一年,俾斯麦时代与俄国人签订的旨在促进德俄互信的《再保险条约》届满失效了,如果俾斯麦还在的话,他一定会再与德国签订续约的,这样也不会出现今天这种俄国人被德国人天然的大敌法国人拉拢过去的情况。这些,都够威廉老二喝一壶的。而法国人与俄国人一定也没有那么快把目光投向远东,他们首先要防备的,肯定是德国人可能会出现的反扑。 一个人坐在书房内想了半天,想透了这一层也就缓过劲来了,所以在吃惊之余,倒也没有作出什么太过激烈的反应,只是命人召见欧格讷以及齐柏林。同时下旨给丁汝昌以及两广的宋庆,让他们保持戒备,其中法国人那边保持一定的警戒就可以了,倒是丁汝昌那头,可以做一些小规模的军事演习,给俄国人敲敲边鼓,他的大兵力全部集中在欧洲部分,在这里,他也没有跟我大规模冲突的实力。 我也紧急召来了善耆,给他下达了指令,既然现在世界目光的焦点都在远东这场类似于春秋时代的吴越争霸上了,远东这场两个新兴国家之间的战争反而掩盖了原本世界的热点…巴尔干。那么,我就让他重新热闹起来吧。 既然梅塞施米特已经在德国重新有了身份并且站稳了脚跟,那么给他钱,让他在巴尔干给我闹出点事情来,让列强们的目光重新回到欧洲的中心去吧。当然,在这里我只能下达一个虚的方向而已,具体如何进行,就要看他梅塞施米特的本事了,作为德国皇家海军培养出来的优秀间谍人才,我相信他的能力。 两天后,在不费吹灰之力攻取宫崎与鹿儿岛之后,大分决战上演了,清军三万人在空中飞艇的支援下,对大分城发动了猛烈的炮击。一百余门各种口径的野战炮对大分城外围防线进行了持续达半小时之久的炮火覆盖,尽管日军在大分外围的竹田到九重,日田一线利用地形布置了一道三千人固守的外围防线,但是在密集的炮火下,日军不得不在半小时后下令收缩防线,退守由布,珍珠町一线。 但是,聂士成发现敌军的数量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有七千人左右的日军似乎并不在防线内。而空中的飞艇倒也没有什么意外情况的报告。倒是攻击前,海军那头发来电报,说在大隅海峡遭遇水雷,不少船只受损,恐怕不能及时赶到大分支援作战了。 整个九州岛东部战线的情况现在颇有些复杂,驻守熊本的是冯国璋暂摄的直隶兵,而南面的宫崎县,由左宝贵属下的寿山率领七千人八旗兵驻防。而左宝贵的兵力,除一万人在民间抵抗比较激烈的鹿儿岛县镇压反抗者之外,其余近两万人,已经分散至各城,负责起各城的治安以及肃清事务。左宝贵本人,则调入中军,与聂士成一同协调战局。 这时候,左宝贵已经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海军迟迟未至,而敌军的兵力似乎在昨天夜间有过大规模的迂回,虽说头上有飞艇监视着,但是不管怎么说,战局总是并不在自己的完全掌控之中。 与聂士成简单商量了一下,聂士成作了决断,不管怎么样,十倍的大军集结,先吃了大分再说。至于其他的,吃下大分以后就完成了九州岛形式上的占领,以后的时间,就全部用来肃清岛内反抗势力,兵力优势加上飞艇的空中监视,相信他们玩不出什么花样来。 于是,当天上午十时,总攻开始,但是谁都没有料到,日军这最后一道防线的抵抗十分的顽强,无论如何都不愿投降,而大分外围的地势也给了日军这种顽抗的本钱,丘陵虽然不高,但是地形复杂,而且日军也挖了大量的散兵坑,炮火的精确打击效果并不很明显。只好以步兵硬拼,十倍的兵力下,战胜并不难,但是这一战的伤亡很大,在付出了近两千五百人的伤亡后,终于完全消灭了抵抗的日军。而日军战线上,最后竟然没有一个活人,其中包括坪井航三和山根信诚这样的高级将领。 海军的确是遇上了不小的麻烦,刘步蟾并没有预料到种子岛上的西之表,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