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攸关的时刻_拜占庭的陷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拜占庭的陷落 (第1/6页)

    拜占庭的陷落

    一四五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认识到危险

    一四五一年二月五日,一名密使来到小亚细亚,给穆拉德苏丹的长子,二十一岁的马霍梅特注送来其父辞世的消息。狡黠而精力充沛的君侯闻讯之后,不同他的大臣和幕僚打声招呼便飞身跃上骏马,狠命鞭打胯下纯种良驹,疾驰一百二十英里直抵博斯普鲁斯海峡,随即渡过海峡在加里波利半岛踏上欧洲海岸。到了那里,他才向他的亲信透露其父的死讯。为了将任何觊觎王位的图谋粉碎在萌芽状态,他率领一支精兵前往亚德里亚堡注。他果然被尊为奥斯曼的国君,并无人表示异议。马霍梅特即位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显示出他极其果断残忍。为了消灭同血缘的对手,免除后患,他命人将未成年的胞弟溺死在浴池里,随即又叫被他收买来干这桩勾当的凶手紧跟被害者之后一命归阴——这也证明他事有预谋,狡诈野蛮。

    这个年纪轻轻、性情暴烈又有名望欲的马霍梅特嗣继比较小心谨慎的穆拉德,当上了土耳其苏丹,这消息使拜占庭惊恐万分。由于有成百个暗探,人们知道这个虚荣心很重的人曾经发誓要占领一度成为世界中心的拜占庭,又知道他虽年轻,却为其平生宏图日夜思虑谋略;同时,所有报告一致称这位新君具有卓越的军事和外交才能。马霍梅特集两种类型的品格于一身:既虔诚又残暴;既热情又阴险;既有教养,酷爱艺术,能阅读用拉丁文写的恺撤和其他古罗马人物的传记,同时又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野蛮人。此人长着一对忧郁的细眼睛,尖尖的线条分明的鹦鹉鼻子。他证明自己一身而三任:不知疲倦的工人,凶悍勇猛的战士,厚颜无耻的外交家。所有这一切危险的力量全都为了实现一个思而集中在一起:他的祖父巴亚采特和他的父亲穆拉德曾经让欧洲领教过新土耳其民族的军事优势,马霍梅特决心远远超过他先祖的功业。人们知道,人们感觉到,他的第—个打击目标必将是君士坦丁注和查士丁尼注皇冠上硕果仅存的璀璨宝石——拜占庭。

    对一只坚定的手来说,这颗宝石确实是没有保护的,近在咫尺,伸手可及,拜占庭帝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它的疆域一度宽广无垠,从波斯直至阿尔卑斯山,又延伸到亚洲的荒野。那是一个费时数月也难以从一端到达另一端的世界帝国,如今步行三小时,便可横越全境:可怜盛极一时的拜占庭帝国,只剩下个没有身躯的脑袋,没有国土的首都;甚至君士坦丁堡这个古老的拜占庭帝国的京城本身,属于巴西列乌斯皇帝注的也就只有今天斯坦波尔注这弹丸之地,加拉太注已落入热那亚人之手,城墙外面的土地尽属土耳其人所有;末代皇帝的帝国只有一个小碟子那么大,正好有一座环形大墙,把教堂、宫殿和杂乱无章的住宅围在里面,人们就管这叫拜占庭。从前,该城一度被十字军士兵洗劫一空,瘟疫肆虐,十室九空,为抵御诺曼民族的不断侵扰疲于奔命,又因民族不和,宗教纠纷而陷于四分五裂,因而该城既不能组建军队,又缺乏依靠自己力量抗击敌人的英勇气概。敌人早已将它团团围困;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的紫袍无非是一袭清风织就的大衣,他的皇冠不过是命运的戏弄。然而,恰恰因为拜占庭业已陷入土耳其人的重围,又由于它与西方世界有千年之久的共同文化而被视为神圣,因而对欧洲来说,拜占庭乃是欧洲荣誉的象征;只有罗马天主教国家同心协力保护这个业已倒塌的东方最后堡垒,圣索非亚——东罗马教的最后、又是最美丽的大教堂才能继续成为信仰的殿堂。

    君士坦丁立即认识到这一危险。尽管马霍梅特侈谈和平,他却怀着不难理解的恐惧接连遣使前往意大利,或觐见教皇,或赴威尼斯、热那亚,要求他们派遣大型木战舰,出兵相助。但罗马犹豫不决,威尼斯同样如此。因为东西方信仰之间古老的神学鸿沟注,依然未能弥合。希腊教会憎恶罗马教会,希腊教会大主教拒不承认教皇为至高无上的大主教。鉴于土耳其人的威胁,虽然在费尔拉拉和佛罗伦萨的两次教法会议上通过了两大教会重新联合的决定,保证在反抗土耳其人的斗争中向拜占庭提供援助,然而拜占庭一感到自己并非危在旦夕,希腊教的高级教会会议便拒绝使条约生效;直到这时,马霍梅特当上了苏丹,危难才折服正统观念的偏执:拜占庭在遣使赴罗马求救的同时,带去了让步的信息。于是士兵和军需运上了木制大型战舰,教皇特使另乘一船同时起航,以便举行西方两大教会和解的庄严仪式,并向世界宣告:谁进攻拜占庭,就是向联合起来的教挑战。I和解的弥撒

    十二月的那一天,在富丽的长方形教堂举行庆祝和解的盛典,场面确很壮观。在今天的清真寺里,我们决难想象那里昔日华美的大理石、豪华的镶嵌艺术、稀世奇珍、珠光宝气是何等气派!君士坦丁皇帝巴西列乌斯在帝国全体显贵簇拥下亲临教堂,以他的皇冠为永恒的和睦充当至高无上的佐证。巨大的厅堂人头涌涌,无数烛光将大厅照耀通明;罗马教皇的特使伊西多鲁斯和希腊教大主教格雷戈里乌斯亲如兄弟,一起在祭坛前做弥撒;在这座教堂里,祈祷词中第一次出现了教皇的名字,拉丁语和希腊语同时吟唱的虔诚歌声第一次升上不朽的大教堂的圆形穹窿,斯皮里迪翁的圣体由言归于好的两大教会神职人员庄严地抬进来。东方和西方,一种信仰和另一种信仰似乎永远结合在一起,经过多年罪恶的争吵,欧洲的思想,西方的意识,终于再度占了上风。

    然而历史上理智与和解的瞬间总是短暂而易逝的。就在教堂里不同语言的声音在共同的祈祷中虔诚结合的当儿,博学的教士盖纳迪奥斯已在修道院外面一间房间里激烈攻讦cao拉丁语的人,抨击对真正信仰的背叛;没等理智织就和平的纽带,它已被狂热撕得粉碎。说希腊语的教士不愿真正俯首臣服,同样,地中海彼岸的朋友们也他们许诺的援助遗忘殆尽,只派来几条木制战舰,几百士兵。这座孤城最终还得听凭命运摆布。战争开始

    世上的暴君,若准备打一场战争,不到万事俱备,总是要侈谈和平的。马霍梅特登基之时,也正是以最娓娓动听、令人宽慰的词句接待君士坦丁皇帝的使节;他以神和先知的名义,以天使和《可兰经》的名义在大庭广众之前信誓旦旦,表示决心恪守和巴西列乌斯签订的和约。同时,诡计多端的苏丹又同匈牙利人和塞尔维亚人签订双边中立协议,为期三年——这正是他要不受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