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第4/4页)
取断然措施,阻止这场毁灭性的大火继续燃烧。我考虑了三个方案:其一,封闭井下各主要巷道,将燃烧区和非燃烧区隔开——但是,根据第二次探测的情况来看,这一设想似乎已不可能,因井下保险煤柱和井口设施已大部烧着,我们已失去了时机;其二,引黄河故道之水灌入矿井,使其全井淹没,从根本上断绝火灾——但这一方案实施起来,困难很多,需挖掘一条长达五里的排水沟,建立两个临时泵站,这个工程非三五日可为。因此,我们只能采取第三个方案,也是惟一的方案:在地面封闭井口。包括主井井口、副井井口、风井井口、斜井井口,不能使一丝空气透入地下。这样,地下的空气烧完之后,大火便会逐渐熄灭…” 刘易华恍惚自己是在做着一场可怕的噩梦。一瞬间,他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仿佛他自己被封闭在深深的地层下了,他感到气闷,感到窒息,他两眼暴突,恨恨地盯着李炳池冷酷的脸膛,心里咬牙切齿地狂呼着:杀人犯!杀人犯!你们都是杀人犯! 他想掏出笔记本,把这些杀人犯的话、把这些杀人犯的丑恶嘴脸都勾勒出来——他甚至已将激动得发抖的手伸进了西装的上衣口袋里,可他终于没把笔记本掏出来;他怕引起与会者的注意,坏了自己的大事。 那个不可一世的李炳池还在接着讲: “鄙人以为,封闭矿井的工作刻不容缓,必须立即着手进行!此举,可能会引起窑工们的误解,甚至会引起局部sao乱,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首先,在封井的准备及实施期间,要严格保密,不能透露风声;与此同时,我们要竭尽全力做好窑工代表及地方人士的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施之以仁爱,以期通过他们,稳住民心。其次,李士诚、赵德震先生必须代表大华公司,就伤亡窑工的抚恤、赔偿问题,立即和窑工代表团进行谈判;在谈判的最初阶段,政府方面不宜介入,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协议,政府方面将出面进行仲裁。再次,张部的弟兄们,要做好制止sao乱的充分准备!我要讲的就是这么多!” 李炳池坐下了。 “诸位看看李专办的计划中还有哪些不妥之处?放开谈嘛,嗯?诸位不必有所顾虑,嗯?”刘芸林躺在沙发上,脑袋频频环顾左右,以征询的口吻道。 “我说两句吧!” 身着黑色暗花绸布长袍的县知事张赫然托着沉重的水烟壶站了起来,站起之后,先极动人地在圆乎乎的脸上制造出一团谦虚的笑,而后颇为忧虑地道: “李专办既为政府官员,又是矿务专家,对他的意见,卑职不敢妄加评论,但只是有一点,我想提请诸位注意:田家铺虽为弹丸小地,却历来多事,民风粗犷、剽悍,民喜佩剑以自卫,家有炮铳以防贼。昔日,胡、田两大家族世代械杀,死人无计,后经曾文正公几番公断,方才使之日渐平息。卑职到任宁阳已逾七载,深知境内民众之刁泼犷蛮,因此,卑职以为,封井之事,还要慎而再慎!如因封井而酿发大规模sao乱,危及地方治安,卑职吃罪不起!” 张赫然将难题抛出之后,安然坐下了。知事大人只希望地面平安,至于其它事情,用不着他来cao心。 “是的,是的!张知事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可是这封井之事…” 没等刘芸林说完,大华公司总经理李士诚便站了起来,他郑重其事地声明不愿立即封井,他认为万一窑民不能接受,酿成激变,其后果不堪设想: “…李专办、张知事都言之有理。井确是要封,可兄弟以为,封井之事须暂缓实施,务必取得窑工们之认可。为此,我想在封井之前,和镇上胡贡爷、田二老爷面商一次,争取得到他们的谅解。这两位老先生,乃当地绅士,号召力极大,如他们不同意,事情就不大好办,恐怕要出乱子。” “他们会同意么?” “这…这要谈谈看,也许…也许…” 这时,李炳池也十分激动地站了起来: “李总经理,不必了吧!万一走漏风声,他们领人闹起来怎么办?况且,我们现在不是在谈论什么遥远的计划,而是在研讨如何扑灭这场还在燃烧的熊熊大火!水火无情,这句话诸位想必都记得?!我们可以等待,可大火不会等我们!我再提醒诸位注意一个严峻的事实,田家铺井深只有一百余米,在着火的煤层之上,清末开过不少小窑,地层的自然密闭情况原本不好,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大火烧至众多小窑上面,我们就无法封井,大火就会永无休止地烧下去,直至这块煤田化成灰烬!” 刘芸林也被李炳池的话震动了,他迟疑了一下,终于下定了决心: “我看就这样办吧,立即进行封井的准备工作!保护地下资源不遭毁坏,是政府的责任,我刘某代表政府、代表农商部对此事负责!如果蛮顽窑民不听劝阻,聚众滋事,就由张旅长来对付!国家大计不能屈从于一帮刁顽百姓的阻挠!国家之利益,亦即百姓之利益,故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张旅长,你的意见如何!” 张贵新笔直地立起,挺着凸突的肚皮道: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队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本旅长愿听从政府调遣,维持地方秩序,弹压可能发生的一切sao乱!” “现在驻扎在田家铺的兵力有多少?” “一个团。如情况危急,本旅长还可将驻守宁阳县城的一个团调来。” “好!”刘芸林当机立断道“封井之事,明日开始,散会之后,各方面立即着手准备…” 这时,刘易华再也呆不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想跑出会场大哭一场,为窑下那千余冤魂、为苦难深重的劳动界民众!他悄悄地离开了座位,推门走了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