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二百一十六 (第5/5页)
先邀请京城里的大臣出去迎接太上皇,没有成功。石亨等人与也先发生战斗,几次打败了也先。也先连夜逃跑,从良乡到紫荆的路上大肆掠夺后才出关而去。都督杨洪又在居庸关大破也先的残余军队,这样也先又把太上皇带回北方去了。也先夜里常看见太上皇住的幄帐顶上有像龙蟠一样的赤光奕奕而出,大为惊异。他想把自己的meimei进献给太上皇,太上皇拒绝了,于是也先对太上皇更加敬服,常常杀羊宰马置酒向太上皇祝寿,并向太上皇稽首行君臣之礼。 景泰元年(1450),也先又带着太上皇到大同,郭登不予接纳,仍想把太上皇从也先手中夺过来,也先发觉后,引兵退去。起初,也先有轻视中国之心,等他进犯京城时,发现中国军力很强,城池也很坚固,这才大为沮丧。此时中国又设计诛杀了通敌的太监喜宁,也先失去了这个间谍,再加上脱脱不花和阿剌知院又派使者与朝廷讲和,把自己的军队全撤回去了,于是也先也决定息兵停战。该年秋天,皇帝派遣侍郎李实、少卿罗绮、指挥马政等人带着盖有玺印的文书去见脱脱不花和也先。而脱脱不花和也先所派遣的使者皮儿马黑麻等人已经到达京城了,于是皇帝便又派都御史杨善、侍郎赵荣率领指挥、千户等官员前去会见脱脱不花和也先。也先对李实等人说两国之间迅速讲和对大家都有利,朝廷派来迎接太上皇的使者晚上到,太上皇的车驾第二天一大早就可出发回京,不过朝廷应该派一二位大臣来才对。李实回去后,杨善等人又到,也先也向杨善等人讲了朝廷可将太上皇迎接回去的意思。也先问杨善道:“太上皇回去后,应该仍做天子吧?”杨善说“:天子的位置已经确定了,不会再变更了。”也先便带杨善去见太上皇,设宴替太上皇饯行。也先坐在地上弹琵琶,他的妻妾在旁边给大家劝酒。也先对杨善说“:都御史请坐。”杨善不敢坐,太上皇便说:“太师让你坐,你就坐吧。”杨善接受太上皇的旨意坐了一下,便马上起身在宴席中周旋。也先对杨善说“:你还是很有礼节的呀。”伯颜等人也各自为太上皇设宴饯行。饯完行后,也先修筑了一个土台,让太上皇坐在土台上面,他自己率领妻妾和部下的长官在土台下面四面围着向太上皇下拜,各向太上皇献上沿途用的器物和饮食。太上皇出发时,也先和他的属下护送了半天之后,也先、伯颜等人便下马伏在地上悲恸地哭喊着说:“皇帝回去了,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见呢!”言毕,等了许久才离去。也先还派他手下的头目七十人将太上皇护送到京城。 太上皇回去后,瓦剌部落每年都来向朝廷献贡,太上皇也接受他们另献的礼物。对此皇帝意欲断绝与瓦剌的往来,不再派使者去瓦剌了。也先为此向朝廷提出请求,尚书王直、金濂、胡氵荧等人相继上奏说断绝与瓦剌的往来,会引起他们的挑衅。皇帝说:“派使者去,有前事可鉴,正好给他们提供滋事生非和挑衅的口实。以前瓦剌入侵时,难道是没有使者派去吗?”因此皇帝给也先颁敕书说“:以前派使者到你那儿,因小人说长道短,致使双方失去和气,发动了战争。现在我不再派使者来了,而太师你却又提出这个要求,这是很没有益处的。” 也先与脱脱不花之间互相有猜忌。脱脱不花的妻子,是也先的jiejie,也先想扶立他jiejie的儿子为太子,脱脱不花不同意。也先也对脱脱不花与中国通好颇为疑忌,认为这是脱脱不花想消灭自己所策划的战略,于是双方便率军互相攻打。脱脱不花兵败后逃走,也先率人追杀了脱脱不花,将脱脱不花的妻妾儿子全部俘虏,把脱脱不花手下的人和牲畜分给各部属;于是乘胜利用军力威胁逼迫诸番族人,东起建州、兀良哈,西到赤斤蒙古、哈密的番族人都听从他的指挥。 三年(1452)冬天,也先派遣使者到京都向朝廷祝贺第二年的元旦,尚书王直等人又请求皇帝派使臣去回报他们。皇帝把王直等人的奏章交给兵部讨论,兵部尚书于谦上奏说:“我的官职是司马,只知道战争打仗的事,对其他方面的用人处事不敢有什么见解。”皇帝便下诏令仍不向瓦剌派遣使臣。第二年冬天,也先自己封自己为可汗,任命他的第二个儿子为太师,派使者前来朝觐皇帝,其所奉的表文中称自己为大元田盛大可汗,末尾写的纪元为:添元元年。田盛,是天圣的意思。边关上报朝廷的文书中则称为瓦剌可汗。不久,也先又在黄河的母纳地区逼走了朵颜的部落。从此也先恃强凌弱,日益骄横跋扈,整天沉湎于酒色之中。 六年(1455),阿剌知院率兵攻打也先,将也先杀了。鞑靼部落的孛来又杀死阿剌,夺取了也先的母亲、妻子和玉玺。也先的各个儿子火儿忽答等人迁徙到干赶河居住;也先的弟弟伯都王、侄子兀忽纳等人则前去投靠哈密。伯都王,是哈密忠顺王的舅舅。英宗皇帝复辟后三年(1459),哈密替伯都王向朝廷请求册封,英宗皇帝下诏令给伯都王授予都督佥事的职位,给兀忽纳授予指挥佥事的职务。自从也先死后,瓦剌的势力衰微,各部属分散难聚,他们的承袭代次情况也就无法考证了。 天顺年中,瓦剌的阿失帖木儿屡次派遣使者向朝廷献贡,朝廷把他当作也先的孙子,按以往的惯例给他优厚的赏赐。瓦剌部落中有一支叫扌奢力克,经常与孛来互相仇杀。瓦剌部落中还有一支叫拜亦撒哈,常和哈密一起派使者前来朝贡。拜亦撒哈的首领名叫克舍,颇为强大,纠集鞑靼的小王子数次入侵中国。克舍死后,养罕王称雄,拥有精兵数万,克舍的弟弟阿沙封为太师。成化二十三年(1487),养罕王图谋入侵中国边境地区,哈密的罕慎派人将此情况告诉给朝廷。养罕王出战失败后离去,因怀恨哈密向朝廷告密,回军时便抢劫了哈密的大土剌。 弘治初年(1488),瓦剌部落中称为太师的有两个人,一个名叫火儿忽力,另一个名叫火儿古倒温,他们都派使者向朝廷进贡。土鲁番占领了哈密后,都御史许进用金帛厚礼买通火儿忽力和火儿古倒温,让他们出兵把土鲁番人从哈密赶走。他们手下有个名叫卜六王的部长,屯兵驻扎在把思阔。正德十三年(1518),土鲁番人入侵肃州。肃州的守卫大臣陈九畴便给卜六王送去彩币,让他乘虚袭击土鲁番。卜六王便攻破了土鲁番的三个城市,杀死和俘虏了数以万计的土鲁番人。土鲁番人害怕卜六王继续进逼,便与他讲和。嘉靖九年(1530),土鲁番与瓦剌之间因议婚的事情有仇。这时的土鲁番更加强大,瓦剌数次遭受土鲁番人的困扰和打击,同时瓦剌内部的各支系之间动辄互相残杀,多数瓦剌人归附中国,而哈密又乘机在瓦剌地区侵略抢劫。卜六王感到无法支撑下去了,也请求朝廷允许他到内地来归附。朝廷没答应他的请求,把他遣送到关外,最后不知他的去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