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8/10页)
主动要去给他们的孩子看病。因为她知道,亦寒很看重这对朋友,所以,那天在丁家她很下了一些功夫,过后又和白惠通过几次电话。 当看到丁西平专门写了带女友这句后,她心里明白,这其实就是让亦寒带上她。 按西方习惯,出席这种聚会,带夫人是不言而喻的,本来无需另外注明。女友不同,属于可带可不带之列,所以丁西平才特意细心地补上那么一句。在丁西平夫妇心目中,那女友不是指我严绣莲,又是指谁呢?他们那么聪明老练,绝不会对我那么多暗示毫无知觉! 三天来,她一直在盼着亦寒表哥向她谈起这事,并邀请她作陪。她不止一次地想象着,伴着亦寒参加这次曼歌轻舞、红灯绿酒的夜游的甜蜜情景。 为了在众多女客中不显得寒酸,不丢亦寒的脸,她还特意去买了一件漂亮的外套。 但是,星期五、星期六都过去了。亦寒就好像从未看到过这张请帖似的,对了西平的这次邀请竟只字不提。 绣莲很纳闷。她先是猜想,表哥是不是根本不想去呢?是的,他向来不喜欢这种场面上的应酬,曾经谢绝过多少次这一类的宴请。再一想,不会吧,表哥虽然对一班商人都很鄙视,但唯独对丁西平,每次谈起,总是推崇备至。他家的聚会,表哥不会不去, 一直到星期六晚上,当绣莲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时,才恍然大悟:表哥显然是在故意逗她玩呢!要到明天,聚会正式举行的那天,才宣布带她去,给她一个突然的惊喜。 对,一定是如此!这些男人啊,就是爱自作主张,不想想女孩子哪能和你们一样,说走就走,难道就不需要点时间作些准备?幸好,我昨天上街去买好了衣服。 这么一想,绣莲就睡着了。 也许是因为昨晚入睡太迟,今天绣莲下楼来吃早饭时,已经九点过了。 菊他大阿姨说,亦寒一早就出门去了。她不禁一呆。这时玉姑在一旁说,亦寒午饭前一定回来的。她这才放心了一些。 吃午饭时,绣莲不自禁地时时偷眼瞟着亦寒,等着他提起今晚的宴会。但亦寒只顾津津有味地与玉姑、大阿姨边吃边聊,始终未涉及那个话头。 绣莲几乎是食不知味地熬过了这顿午饭。 菊仙看大家都放下筷子,便开始收拾桌子。 绣莲知道,每个星期天,亦寒只要不出门,接下去就要去自己房里小憩一会,然后看书,一直到晚饭时分才下楼来。 这可是最后一个机会了,不能再等,不能再放过了! 她脑子一转,决定从一个不惹人注意的地方开始她的试探。 “玉姑,我看大阿姨今早买了个好肥的鸭子,是不是今晚我们吃八宝鸭?” “哦,这是准备明晚过中秋节时吃的,”文玉说。她刚放下碗筷,又拿起了毛衣针,坐在沙发上,给儿子织一件毛线外套。 “玉姑,好东西何必要放在一顿吃呢?明天的菜不少了,鸭子就今晚吃吧。表哥,你同意吗?” 绣莲似乎是随口问亦寒,其实这时她心里十分紧张。 “好啊,我赞成今晚吃。”亦寒靠在沙发上,微笑着表示赞同。 这么说,他真的不准备赴宴去了!既然如此,他当然也就没必要和我提起这件事。 绣莲这么一想,不知为什么,心情陡然轻松了。虽然,想参加聚会的希望明明落了空。 偏偏这时候菊仙插了一句: “我看还是明天吃,今晚亦寒又不在家吃饭。” “我不在有什么关系,”亦寒笑着说“你们可以吃么。” 亦寒说得若无其事,绣莲却觉得犹如晴天霹雳。他晚上不在家,他要出去!他已经对大阿姨说了,玉姑也肯定知道,可就是对我封锁消息。这不明明是想回避我,甩开我吗? 一股怨恨之气,腾地在绣莲胸中升起。她头脑轰响,真想发作,只好拚命紧咬嘴唇,以免自己失态,以致于连文玉关照菊仙,鸭子就按绣莲的意思今晚烧,她也没听见。 整个下午,她都站在三楼自己房间门外,心神不定地倾听着二楼的动静。 四点钟刚过,她听到二楼表哥的房门开了。 她悄悄从楼梯拐角往下望,见亦寒换了笔挺的黑色西装,戴着领带,先到和他毗邻的文玉房里去了一下,然后就跑下楼去。 不一会儿,就听到停在天井里的汽车发动的声音。 绣莲阴沉着脸,回到自己房中,失望地躺倒在床上,两眼瞪得大大的,死盯着天花板。 猛地,她一个翻身,从床上跳起,冲到梳妆台前,对着镜子匆匆理了理头发,然后连衣服都不换,拿了个小提包就下楼去了。 她蹑手蹑脚地走过文玉的房门,来到楼下厨房里。 菊仙正在那儿忙着烧鸭子,大砂锅的盖子开着,腾腾地冒着热气。 “大阿姨,我出去一下,买点儿东西。” 绣莲话音未落,不等菊仙抬起头来,她已跑得没影儿了。 “绣莲。早点回来,等你吃晚饭呐!”菊仙对着门外,高声地关照着。 绣莲记得清清楚楚,丁西平的请帖上写得明白,阿波罗号游艇停在外滩二号码头,晚会是六点开始。 她一出门就乘了两站汽车,然后又改搭电车,直奔外滩。 我倒要看一看,他究竟是不是带着那个丫头去。先弄清楚了情况再说,这大约也是医学科学训练在她身上的反映吧。 将近五点半,绣莲赶到外滩,她直奔二号码头而去。 阿波罗号是一艘崭新的豪华游艇,通身白色,上面装饰着无数彩色灯泡,用红色油漆写的“AbrOUO”几个字母,在最后一道夕阳的映照下,分外耀眼夺目。 时间还早,客人们似乎还没到。绣莲决定选择一个能隐藏自己,又能清楚看到游艇的地方。 正好,就在游艇停泊的码头对面马路上,有一队人打着旗子,敲着洋鼓,吹着喇叭,推销一个银行新发行的有奖债券。掏钱买债券的人不多,但围在边上看热闹的人不少。 绣莲立刻混到这群看热闹的人群中,只不过她的目光不是对着那些起劲的吹鼓手,而是盯着对面的码头。 她看到陆续有几辆汽车开来,汽车里下来的男女,通过码头上了游艇。 也有几对夫妇没坐汽车,而是手挽着手,步行而来。 远远地,她费尽目力盯着游艇看。只见丁西平夫妇,白惠著一袭白色旗袍,她丈夫穿一套黑色西服,正站在艇上迎接客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