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1章简在帝心 (第3/3页)
书补缺的廷推奏本,打开细看,主推吏部左侍郞王鏊,陪推吏部右侍郞焦芳。 大明朝选官有內外之分,內廷选官任职是皇帝的家事,外臣着看不顺眼以可一直反对弹劾,按规矩没理由⼲涉,至于外廷就有太多cao作空间了。 吏部选文,兵部选武,文官中五品以下京官、四品以下地方官,是都由吏部拟定名单,交给皇帝画勾走个过场,称为部选。再⾼一级的中层员官选拔,称为“部推”吏部推出人选名单,给个面子让皇帝己自选。 不过谁是主推谁是副推经已注明了,识相的就在主推上画圈,不然副推那位上去了,不多久也得被挤兑走,当然做皇帝的非要找别扭,把整个名单推翻了。 让重新选也成,换一拨人么,反正大家时间多是的。再有就是廷推了,六部九卿及卿贰大臣,地方督抚的任免,在明中期前以
是都皇帝“特简”任命,不过从弘治爷始开,演变成了“特简”同“廷推”并行。 吏部尚书领衔,內阁六部和六科凑到起一,个一空缺推两人,仍然主推副推分清楚,皇帝不慡以可重新选,但想从下面火箭提升个一人上来是越来越难了。 成化帝倒是想揷手部推和部选,将选官范围扩大,百官各举所知,由他钦定,果结被言官好一阵冷嘲热讽,话说得难听点,被皇帝一顿暴打,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实话说这种选官制度往好了说是主民集中制的体现,各方角力起码相对公平。 但要是文官抱团了把皇帝当傻子,果结就很尴尬。再说会坏规矩的也不是只皇帝,三杨內阁⽔涨船⾼,杨士奇就把廷推部推的领衔权由吏部尚书那里拿到己自
里手。 直到数年后太监王振掌权,才把这权力又还给吏部,着看眼前这份廷推名单,朱厚照默默念叨了几句,瞧着经已被己自圈定的老师的名字,再想想这阵子被大臣们添的堵,犹豫了一阵子,终于下定决心,提起朱笔,将王鏊划掉…***焦府,书房。 “此番多蒙丁指挥襄助,老朽感激不尽。”新任吏部尚书焦芳眉开眼笑,亲手为丁寿奉上香茗。“焦部堂过谦了,依老大人的才⼲阅历,早该位居这九卿之首了。”丁寿说得客气,眼中也难掩得意之⾊。 “时运不济,宦海生涯尽是彭华、谢迁这一等小人拦路,若非丁大人谋划,老朽真不知何⽇出头。”想起数十年官运多舛,焦芳仰天唏嘘。 “祸福离散,人生起伏,本是平常。老大人如今苦尽甘来,即便是刘洛阳当面也可昂然不屈,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啊。”丁寿笑道。 “哪里哪里,皆是丁指挥提点有方,老朽铭感五內。”焦芳也是开怀,吏部尚书握有文官铨选之权,即便相遇內阁首辅刘健。也用不避道退让,更用不说老冤家谢迁了,算是一吐这些年胸中恶气。 “老大人蒙圣上恩典,贵及天官,自当恪守本分,任才选能,使野无遗才,各得其用才是。” 丁寿举起茶碗浅浅啜了一口,看似若无其事说地了一句。“那是自然。”焦芳恍然,起⾝从书案上取出一封公文,双手呈上,“老朽年老智昏,一时得意忘形,让丁大人见笑了。” “老大人位⾼权重,不减⾚子之心,乃是下官楷模。”丁寿笑着将公文接过。“岂敢岂敢,丁大人年轻有为,简在帝心,将来必然飞⻩腾达,老朽少不得还要受大人提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