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第4/5页)
“臣妾不知道。臣妾也不记得所找的百子里,有一味叫作天门子。并且,虽然这荷包是臣妾独自绣完,并填上百子,但,臣妾后来交给王妃时,却是没有束住口的,王妃,这点,你难道不记得了么?”皇后的语音是做不到平静的,甚至于,有些愤愤。 “是,皇后交给妾身时,是没有束口的荷包,妾身当时称赞皇后的手艺甚佳,并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并当着皇后的面,把口束上的。” 陈媛的语音听着虽是镇定自若,然,却隐隐透着些许什么。 恰在此时,突然,李公公的声音传来: “皇上,太后,醉妃近身宫女碧落求见。” “哦?何事要求见哀家和皇上呢?” “碧落只说有要事必须面奏太后和皇上,请太后和皇上做主。” 轩辕聿眉心一皱,太后却已道: “传她进来罢。” 殿外,响起细碎的脚步声,碧落的足尖犹带着水印,姗姗进得殿来,跪伏行礼之后,得太后允淮,方带着懦委,小心翼翼地请安: “奴婢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奴婢参见太后,太后长乐无极。” “说吧,你知道些什么。” “奴婢——奴婢怀疑,醉妃娘娘差点小产,和皇后娘娘绣的荷包有关系。” 碧落惧畏地看了一眼陈锦,实则她的目光却是越过陈锦,瞧了一眼陈媛,复轻声道: “奴婢记得那日,皇后娘娘将绣好的荷包拿来托王妃转赠予醉妃娘娘,王妃吩咐奴婢去奉热茶来,但,奴婶手拙,皇后娘娘接茶时并没有接稳,奴婢就撤了手,于是,整杯茶打翻,濡湿了皇后娘娘的衣襟,天又冷,鸾凤宫去取衣裙回来,恐伯也是不便的。而这样湿着衣,王妃惟恐会损及皇后娘娘的凤体,因此,王妃特意去取了自己新裁的衣服予皇后,可,就在王妃去取衣时——” “既然说了,就不要0吞吞吐吐,怎么了?” “奴婢自知闯了祸,当时被王妃摒退至殿外伺候,屋内只剩皇后娘娘一人。王妃去取衣时,奴婢不小心瞧到,皇后娘娘,换了一个荷包在桌上。” “换了一个荷包?你可看得清楚?” “回太后的话,奴婢应该不曾看错,确是皇后娘娘从衣袖里又拿出一个荷包,换了上去。” “既然当时看到,为何当时不告诉你家主子呢?” “回太后的话,奴婢不敢说,并且奴婢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荷包里会有什么乾坤,只是,今晚听到醉妃差点小产,回想起几日前的情景,方揣测,这荷包是有问题的。” “皇后,若这奴才所言属实,皇后的所为,倒让哀家真真刮目相看了。”太后看似淡淡说出这一语,话语里,却透着一语双关的蕴意。 皇后的脸,在此时,不知是因愤愤,抑或是心情难以平静,一张小脸涨得通红,不顾礼数,只径直问了碧落一句: “本宫问你,若本宫替换了荷包,难道,图案就绣得一点差异都没有么?” 碧落低声,道: “这图样本是王妃所给,皇后若绣得有差异,自然,王妃是会瞧出的,所以,皇后再怎样,都不会让图样有所差异的。” 皇后不再问碧落,转望向太后,一字一句地道: “臣妾想问太后,当日赐给臣妾有丝线多少?” “一盒丝线,至多三十二支。” “那再请问太后,其中碧银丝线又有几支呢?” “碧银丝线的色泽是其他丝线所无法比拟的,因其用料最是珍贵,制作又十分不易,十年方能调染出不超过五支丝线,哀家赏你的,至多只有一支。”太后顿了一顿,复加了一句“即便阖国,这种丝线,也惟有哀家这,尚有一支,再不可得了。” “那请太后细看手中的荷包,按着百子图中所用碧银丝线之处,臣妾那是否还有剩余?” 这图上,坐于中央嘻戏的那名孩童,着一袭碧色的衣裳,那碧中又透出银光来,正是用罕有的碧银丝线绣成。 太后细细瞧了一眼百子荷包上的图案,道: “你那一支该是所剩无几了。” 太后的眸华咻地射向碧落,手一拍扶椅,斥道: “大胆奴才,竟敢在哀家面前做这证供,你可知道,这百子图中所用的碧银丝线,已近一支丝线,若皇后去换了这荷包,所需的另一支碧银丝线,又从何处来呢?难道,是哀家给她的不成?” 碧落被这一拍,立刻惶惧地不停叩头于地,哀声道: “太后饶命,太后饶命啊!奴婶什么都不知道,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碧落的失常落进殿内诸人的眼底,只透出一种意味来,陈媛的脸色微变。轩辕聿的眉心则蹙了一下,愈深地凝了一眼,看似乎无辜哀怨的陈锦。 “你什么都不知道,倒知道在殿外看清楚主子换荷包?若主子真有心换荷包,又岂会让你瞧见?连奉茶都会奉得这么闪失,哀家看,你这个奴婢留在宫里,也没用处了。” 太后冷冷的哼了一声,语音里,赫然洇出杀意。 “太后,此事真的与奴婢无关,是王妃让奴婢这么做的,王妃的吩咐,奴婢不敢不听啊,太后,奴婢知错了,奴婢再也不敢了!”碧落哀哀地痛哭失声,不停地叩着金砖地。 “碧落!我何曾让你这般——” “够了,都给哀家住口!”太后打断这句话,目光将殿下诸的神色都一并收入眼底,当然,也包括轩辕聿的。 她冷声道: “陈媛,你,跟哀家来。” 说出这句话,她复瞧了一眼轩辕聿,她看得清楚,他眸底乍现的那抹寒光,她也清楚,这抹寒光后的意味。 只是,她宁愿,她是不要去看懂的。 “皇上,哀家借你的内殿一用。是否可以?” “母后既然开口,朕岂有不允之礼?” 太后颔首,起身,径直往内殿行去。 陈媛步子一滞,也旋即跟着太后,往殿内行去。 内殿,漫着明黄色的纱幔,这些纱幔,此刻,都静静地垂落着,没有一丝的拂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