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第1/5页)
第二十五章 得悉陈媛死讯时,太后已在慈安宫歇下。 当莫菊进殿,禀知这一讯息时,太后仿似没听清,复低声问了一句:“谁殁了?” “回太后的话,王妃殁了。”莫菊的声音虽只隔着两层帐幔传来,却,含糊得让她仍听不清。 “哪位王妃?” “是醉妃娘娘的母亲,前襄亲王妃陈媛。” 莫菊躬身站在纱帐外,殿内,仅一盏鲛烛燃着,不甚光亮,只现出一个身影的轮廓来。 太后心中,蓦地,似乎,连最后一盏的光亮,亦暗去不见了。 陈媛,殁了? 接下来的话,她听得依旧含糊,只知道,陈媛去审讯司暗房送碧落上路,殊不料,反被碧落刺死。 陈媛,终究,心,太软。 因着这分心软,她用了苦rou计,方能代替陈媛,顶了陈家的入宫名额,她亦知道,在那之后,陈媛重病一场。 可彼时,她已在宫中,身不由己,纵然闻悉陈媛病重,除了默默在清远宫,替陈媛祈福之外,再做不到其他。 是的,清远宫。 这个名字,就意味着是属于冷落的宫殿,离天曌宫很远,孤零零地,位于禁宫西面的一隅。 西面,冬冷夏暖的所在,也是不受宠后妃的居所。 而她,真的甘心,就这么在宫里葬送美好的年华和青春么? 不! 她虽是陈家的表系,又是庶出,她的母亲,不过是一名卑微的舞姬。 然,这份卑微,因着她终究姓陈,却变得,会有一丝的转机。 一如,在那么多秀女中,她入选了。并且碍着陈家在前朝的威望,她是以才人的身份入选,能单独居一宫,这比起,同届入选的秀女来说,起点就要好太多,不是吗? 她用这个理由安慰着自己,却在日复一日,苦等帝君翻牌中,破灭。 毕竟,她不是陈媛。 毕竟,她只是顶了那个入选的名额,却始终不是尚书令的千金。 哪怕帝君出于前朝后宫的制衡,需要做出种种样子来,始终,是不需对她做的。 她看着,一个个前朝重臣的嫡女,被翻牌,晋封,唯独她,独守空帏。 于是,她明白,进了这宫,她靠的,只能是自己。 她入宫后,第一个帝君的天长节,她以舞邀宠,漫天的月华,都抵不过她舞姿的曳彩生辉,她舞尽所有的妩媚,舞尽所有的婀娜。 仅为了邀得那大殿之上帝君的垂怜。 她不惜忘记妃嫔的身份,只以舞姬的样子出现。 这些,纵是其他后妃所不屑的,于她,又如何呢? 她的母亲,本身,就是卑微的舞姬,靠着一舞才做了她父亲的三房。 只要最后能做人上之人,这些许的被人瞧不起,根本,是可以忽略的。 巽国的中宫之位,自帝君登基,就空悬三载。 谁能入主鸾凤宫,那么,那块晶莹的九凤玉璧,就会为她所拥有。 凤,是巽国的瑞兽。 九凤雕成的玉璧,更是每个进入这禁宫的女子,所梦寐以求的。 那一晚。 酒,醇。 舞,美。 人,醉。 那一晚,她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宫中女子向往的龙榻,如愿以偿地成了帝君真正的女人。 而她进宫前,为了这一晚,所准备的种种,终于让帝君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再不会忘记她。 那些准备,是她降下世家小姐的身段,由母亲引着,往檀寻城内最红的青楼——落霞院,耗母亲多年攒下的银子,由老鸨亲授房中术。 这些为世家小姐不耻的事,她都会去做。 因为,入了宫以后,尊严、骄傲,都会被践踏,她,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正由于她学得了,其他入宫女子所不会去学的房中术,是以,才能靠这种见不得光的手段,留住帝君。 很无奈,很可悲。 然,最终若得了皇嗣,则一切,都是值得的。 说来奇怪,帝君继位三年,这一次,是第二年的选秀,但,三年内,纵有几名后妃怀得皇嗣,却都没能顺利诞育,皆是意外小产。 这些意外,重复得太多,只让她隐隐觉到不安。 可,这份不安,很快就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在她晋为昭仪的那一年,她怀孕了,同时怀孕的,还有右仆射慕风的meimei昭媛慕雪。 这,对于皇嗣沉寂太久的后宫来说,不啻是双重的喜讯。 她和慕雪也都得以恩准,于宫中会见亲人。 她的亲人,来的,却并不是她那只官拜从二品的父亲和出身舞姬的母亲。 恰是当朝的尚书令,按道理,她该唤伯父的陈尚书令。 这是他第一次,正眼瞧她。 也第一次,郑重其事地告诉了她一些事。 巽朝的规矩,倘若皇上不能在年满二十五岁时册立太子,则太子一位,将册立皇太弟,也就是由近支王爷相代。 如今,皇上已年届二十一岁,又膝下无皇子,自然,这一胎同样是着紧的。 而慕雪是慕风的meimei,右仆射一职虽在尚书令之下,但,难免不母以子贵,危及到陈府的位置,因此,他今番进宫,无非是晓以厉害关系于她知道。 可,她知道了又怎样呢? 腹中的胎儿性别,难道是她能左右的么? 然,在那一日,陈尚书令离去前,却交予了她最重要的一个筹码。 宫中彼时的冯院正恰是陈尚书令早就部署下的人。 这,于后来,终成为了她问鼎中宫之位最大的助力。 因怀得皇嗣,她和慕雪同日分别册为正一品惠妃、淑妃、距离中宫,仅是一步之遥。 若能诞子,则,更可能,一跃成为中宫。 但,这个念头,终被一次无意的发现,所打破。 正从那时开始,她才发现,禁宫中,看上去能到达荣耀顶端的路,是充满了血腥和杀戮的。 一路走去,当她站在皇后的宝座,亲握那九凤玉璧时,那洁白莹润的玉璧上,分明,沾满了别人的鲜血。 她,终究,对不起慕淑妃。 也从那时开始,过于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