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皇妃帝宫沉浮:妃_第三章步惊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步惊心 (第7/8页)

薄纱,匆匆拢了下湿散的青丝,太后的步履声早已进了殿。

    “臣妾参见太后。”她躬身请安。

    “起来吧。”太后缓缓坐至轩窗下的紫檀椅上,一边道“你们都退下。”

    “诺。”一众宫人应声退出殿,并关严了殿门。

    “颜儿,可还在怪哀家今天让你跪了那么长时间?”

    “太后让臣妾跪着自然是有太后的用意,臣妾不敢妄揣。”

    “哀家看你是揣得太多了。这宫里,你希望护全所有人,可你是否知道,这逐一护全的下场,可能是让别人有机可乘对你下手?很多人,并不是不聪明才赔了命,相反,她们是太聪明,又自以为慈悲是这宫里最需要的东西。”

    太后悠缓地说出这句话,她的眼底,有转瞬即逝的一种痛楚,不过,转瞬即逝。

    “太后,臣妾知错了。”

    她是错了,保全姝美人,保全应充仪,结果呢?不过是搭上了自己,又惹了别人的厌恶。

    “是,你是错了。倘若今日不是皇上应下这事,你这一错,犯的就是死罪!哀家说过,不希望姝美人专宠,可你偏偏还要因着对皇上的许诺去维护她,她会记你的恩吗?还是,你认为这样,能得到皇上的怜悯呢?其实,以你的聪明,早该知道,皇上对你并不是无意,你绝不需要用这法子再去邀得君恩。”

    太后,果然是洞悉一切的,包括,她和他的缔约,包括,她一直不愿意去默认的部分。

    她能说什么,她什么都不能说。

    “今日,是皇上赐了应充仪一碗汤药,在这宫里,任何人有谋害宫妃之心,无一例外,都是赐的这碗汤药。”太后说出这句话,目光犀利地锁住夕颜“颜儿,你既入了这宫,无论你对皇上是否有感情,也无论你的初衷是否仅是为了王府的周全,哀家不得不对你说一句话,惟有得到一个孩子,才是你将来的保障。否则,下场只是如先朝的太妃们一样。”

    她不知道先朝太妃的下场,宫里,任何人都不知道,这本是一个禁忌。

    但,在今晚,随着太后徐徐说来,她才惊觉,那是一道多么残酷的禁例。

    没有子嗣太妃的下场,就是随先帝殉葬于骨陵。

    不是帝陵,是骨陵,那是一座累累白骨堆就的陵墓。

    这个国度,除了太后能继续以最尊贵的身份活着,前朝没有子嗣的太妃,下场,就是提前死亡。

    没有死于宫闱的倾讹,而是死于帝王的驾崩。

    当然,对外宣称,不过是这些太妃落发出家,为先帝祈福。

    很残酷,很冷血。

    却是禁宫一贯的本质。

    “颜儿,尽快怀上皇上的子嗣,为了你,也为了他,因为——”太后欲言又止“哀家不妨再告诉你,倘若皇上年满二十五岁,还未有皇子诞下,那么,按着祖制,是要从兄弟中择一立为皇太弟的。”

    今晚,太后对她说了太多,这些,其实都是宫中不为人知的一处。

    她知道,太后这么做的意思,并非是将她视为心腹之人,仅是在应充仪之后,尽快得到一名轩辕聿的皇子。

    毕竟,谁都不知道,皇上的寿命是否真的会比太后长,太后要的,也是为了自己将来所谋划,皇上的兄弟并非太后所出,自然,亲远疏近是不一样的。

    不过如此罢了。

    两年,怀胎就需要十月,剩下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而,轩辕聿这么多年,都无所出,是否可以看做,在普通宫闱倾讹之外,希望成为皇太弟的那些人也有所参与呢?

    只披了薄纱的她,突然觉得有些冷。

    微拢了下纱,有些事,或早或晚,都是她必须去做的。

    “颜儿,今晚哀家把话都对你挑明了,实是希望你能不负哀家的厚望。这宫里,哀家需要一个人能替哀家分担些许,你除了心善之外,其余,都很符合哀家的要求。”

    “太后,臣妾只怕会辜负太后所托,毕竟,虽然诞育龙嗣是臣妾的职责,可臣妾担心——”

    “没什么好担心的,哀家是过来人,只要你照着司寝的吩咐去做,怀上龙嗣,并不会太难。”太后顿了一顿,起身,走向夕颜,手覆在她的纱袖上“颜儿,哀家的希望就在你的身上了。”

    太后向殿外行去,复问:

    “今日应充仪的事终究还是要发道旨意,依你看,如何发才是好的?”

    夕颜略略思忖,知道若敷衍这一问,太后必是不会满意的。

    太后不过就是要借她的口说出这道旨意,也是试探,她对于前朝后宫的制衡是否真看得清,说得明。

    所以,她是一定要据实说的:

    “太后,依臣妾愚见,不妨称应充仪体寒,是以保不住龙嗣,又因小产失血过多而薨。”

    “就这样吗?”太后这般问时,唇边却是露出笑意,这个女子,果真是聪明的。

    “是,应充仪的事,若称是姝美人的猫不慎惊吓到应充仪导致充仪小产,姝美人的父亲毕竟是门下省的侍中,反会让两位大人于前朝失和,因后宫之事殃及前朝,实非我朝的幸事。但,若是将实情昭告,太傅必定颜面全无。所以,臣妾以为,不如称为意外,另外,追封太傅大人相应官阶,这样,安抚太傅之余,也能保持前朝乃至后宫的一派祥和,至于今日在场的嫔妃,自然都明白轻重利害,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想必都是清楚的。”

    太后颔首默许,因后宫不得干预前朝,夕颜说得很是隐晦,但,她听得懂夕颜话外之意。

    巽朝纵然采取的是三省制,可,眼下,门下省和尚书省的势力愈渐压过中书省,这点,其实一直是让人最不安的,源于中书省的中书令懦委无能。

    倘若借此因由将太傅调任过去,不能不说是一招最好的制衡,本来,‘太傅’只是一个虚称,虽为皇上的老师,却并无实权,而以应太傅的能力,若不是这几年碍着三省中掌要权的都是先帝托孤的重臣,其实,早该把应太傅调任过去的。

    缺的,就是一个契机。如今,此事无疑给了这个契机。

    因祸得福的契机。

    毕竟,她本不指望应充仪能顺利诞下皇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