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比师娘更给力 (第7/9页)
暗中联络“应瑞”、“通济”两艘军舰,希望这两艘军舰也能对此活动感兴趣。但这两艘军舰表示,他们只对钱感兴趣,二十万,少一个子也甭想谈。 二十万就二十万,陈其美大喜,当即命人将钱送过去,然后坐镇于渔阳里5号,布下八路人马,要给袁世凯一点儿颜色看看。 哪八路人马? 第一路:由党人杨虎率30人,袭取“肇和号”然后炮击制造局。 第二路:由党人孙祥夫率30人,占领收下二十万元的“应瑞”并“通济”两艘军舰,配合“肇和号”的打炮行动。 第三路:派青帮兄弟联络军警,但闻炮声,立即举事。 第四路:派党人夏尔玙,担任“鼓上蚤”时迁的差事,于上海城中各地放火。 第五路:此路人马系陆上主力,由党人簿子明率200人,强攻警察总局。此200人,因为口音明显不同,故被称为山东党人。 第六路:遣党人阚钧、沈侠民、朱霞、谭斌强攻电藏书网话局和电灯厂。 第七路:党人陆学文率众强攻警察第一区和工程总局,其部人数不详。 第八部:由党人姜汇清、曹叔实、杨靖波、余建光等联络闸北方面军警,以期共同响应。 此次活动的指挥中心设于渔阳里5号,活动内容以中华革命党的解释为准。 陈其美一声号令,活动正式开始了。 第14节蒋介石的郁闷岁月 有分教:日本财枭大出血,上海人民又吃瘪。倒霉不过是老袁,抱着meimei叫大姐。话说公元1915年12月5日下午4时,一艘小汽艇拖着黄色的大烟雾,于江面上追逐“肇和号”军舰,汽艇上计有24名面容稚嫩的学生仔,吵闹着非要上“肇和号”参观。有当事者记载说他们是被请上去的,另有当事人记载说:前面那人瞎掰,实际上是“肇和号”的内应陈可钧,偷偷放下软梯,拉大家上去的。 不管怎么说,大家总算是上去了。 登舰之后,这伙人立即掏出短枪炸弹,吵吵闹闹,非要军舰立即对制造局打炮不可,不打炮,就炸了你。 在手枪的威逼之下,炮手们只好发炮,总计发射了85枚三英寸的炮弹。当然,由于炮手们有意将瞄准线抬高,大多数炮弹都下落不明。但是有家大酒楼运气比较不好,当时厨师们正在厨房里忙碌着,一发炮弹飞了进来,让厨师们没地方说理去,炒个菜还要被人打炮,什么世道。 第一路人马顺利得手,但是第二路人马却遇到了麻烦事。 什么麻烦事呢? 起事的这一天啊,恰好是星期日,码头不办九九藏书公。起事人员赶到码头,却找不到船出海,没法子去找“应瑞”和“通济”两条军舰起事,只能是望江兴叹。只是便宜了这两条船上的兄弟,白得了二十万元,还不用退款。 陆上各路人马,运气就更差。他们将手枪炸弹藏在水果篮里,结果满街都是水果篮,极是惹人注目,导致起事旋起即灭,不堪提起。倒是制造局里突然树起了白旗,极大鼓舞了党人斗志,可偏偏就是这面白旗,害得潜伏在制造局的党人不知所措,因为找不出是哪个家伙多事,无缘无故地树了面白旗,制造局这边的行动,也无疾而终。 这时候江面上的军舰全都围过来,合轰“肇和号”攻占了“肇和号”的党人,不晓得这兵船怎么才能开动,只能坐在甲板上挨炮,那场景说不尽的悲惨。 但是起事总指挥陈其美、副总指挥蒋志清,这俩活宝却不晓得手下兄弟已经悲催了,还以为己方大胜,遂大踏步地跑出渔阳里5号,向着上海市中心挺进。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只有他们两人持枪向前冲杀,两名总指挥大骇,立即掉头向老巢飞奔。 追兵呐喊着紧随其后,陈其九九藏书网美和蒋志清逃到楼上,留下陈其美的侄子陈果夫断后。陈果夫这孩子硬是狠,他搬桌子挪椅子,拼死抵住门。而陈其美和蒋志清则悄无声息地爬到了隔壁。 隔壁就是蒋志清同学的寓所,两人从此就躲在屋子里,不敢出去。日后蒋介石回忆起这段日子,充满激情地说:此一时期仍像是一段暗淡无光的日子。 此后蒋志清同学去了东北,策反绿林,据说开始时顺风顺水,但很快就没咒念了,于是他重返大上海。 回来之后,就接到了活动总赞助商久原房之助的通知。通知说:你们的,大大的不好,执行力太差了的干活,我的三百万让你们花光光,却未能打开中国的市场,真是太不像话的干活。 陈其美说:打不开市场,你也不能怪我们,是你的前期投入严重不足,不信你再拿三百万来。 久原房之助说:我的,穷得要卖裤头的干活。不过呢,我们近期完成了一项资本运作,你们中国有家鸿丰煤矿公司,煤老板啊,手里有煤矿的干活。现在鸿丰公司愿意为你们的活动,抵押矿产,申请贷款,你们快点儿过去签合同的干活。 这家鸿丰公司,又是个什么来头呢? 第15节顺便要他的命 话说当年有一位张宗昌,史称狗rou将军,其待人友善,重亲情,又有一个爱护女性、怜惜弱者的宽容之心,遂被国人不齿,沦为笑柄。 虽然不齿于天下人,但张宗昌终是难得的英雄人物,其曾远赴海参崴,成为当地黑道大佬。辛亥年归国革命,又投帖子加入青帮,与党人陈其美有交情。再后来日本三井财团的森格,资助革命党起事,要推翻袁世凯政府。当时张宗昌在第九师,却因为师长逃走,脱颖而出,从此登上北洋的战车,成为冯国璋最为倚重之人。 那张宗昌性情厚重,待人以诚,唯独治军严厉,若手下有错,绝不宽容。当时他手下有名军官,叫程国瑞,因为触犯军纪,被张宗昌毫不留情地责罚。程国瑞大为恚怒,挟恨离去,并发誓要报复张宗昌。 又几年后,张宗昌在冯国璋身边做副官,实为冯国璋第一亲信。有一日他忽然垂泪,对冯国璋说:大帅啊,古人说父母之恩,最为难忘。又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想我张宗昌,小时候饭量超大,老也吃不饱,幸亏我有俩爹俩妈,不惜血本地喂养我,以至于被我吃到家门破败。如今我在大帅面前做副官,人前人后说不尽的风光,可是我的继父生母,却仍然在家里受苦,没得吃也没得穿啊。 冯国璋说:小张,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就是想回家报恩吧。那什么,去财务部拿钱,藏书网估摸得花多少,你自己掂量,等回来后我签个字就行。 于是张宗昌回到老家,先给继父生母磕头,谢过两位老人的养育恩德。然后他走出家门,举凡军中同乡兄弟的父母,甭管认识不认识,无论交情深与浅,全都登门拜访,给人家的父母磕头,不光是把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