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少年上人号怀素 (第3/3页)
么快就恢复了。可再仔细一看,却发现褚一民根本不是自己爬起来的,而是被什么力量生生抓起来的,他保持着直立状态,脚底距离地面有十几厘米,四肢无力地晃来晃去,就像一只被人抓住的蚱蜢。 “喂!”罗中夏急忙过去抓住他的双腿,试图把他拽下来。谁知那股力量奇大,褚一民鲜血狂喷,喉咙里发出荷荷的声音。罗中夏急中生智,祭出青莲笔,具象化了一句“山海几千重”,这才凭着重力把褚一民拽了下来。 可他眼看就已经不行了,瞳孔开始涣散,四肢抽搐不断——和当日彼得和尚目击的杀死韦定邦的手法完全相同! 罗中夏一挥手,让青莲笔射出一圈青光笼罩四周,阻止那股力量继续侵袭。然后他按住褚一民双肩,给他贯注续命灵气。 可这股力量实在太过霸道,就算是来自青莲的力量也只能让褚一民略微恢复一下神智。他晃了晃头,嘴里满是鲜血,低声嗫嚅道。罗中夏急忙贴过耳朵去,只听到剧烈的喘息声和一个模糊不堪的声音: “…秋,秋…” “什么?再说一遍!” “…秋…秋风…” 褚一民的声音戛然而止,手臂垂下,就此死去。一缕白烟从他身体里飘出来,哀鸣阵阵,围着他的尸体转了三圈,然后转向东南,飘然而去,逐渐化入松林。不一会儿,远处林间传来磷光点点,如灯夜巡——让人不禁想起笔主李贺那一句“鬼灯如漆点松花” 人死灯灭,鬼笔缥缈。 罗中夏无可奈何,缓缓把他放下。他环顾四周,赫然发现眼前只留一片空地,无论是诸葛淳、成周还是郑和,都已经消失不见! 已经有了禅心的罗中夏处变不惊,立刻闭上眼睛,把点睛笔浮起。凭借着点睛笔的能力,他凝神听了一阵,突然眉毛一挑,口中叱道:“出来!” 点睛隐,青莲出,朝着某一处空间的方位刺了过去。 这一切都在瞬间发生,只听到扑哧一声,青莲笔竟在半空刺到了什么。一声恼怒的闷闷呻吟传来,几滴绿色的血液凭空滴下。随即郑和的身躯突然从半空中显现,划过一条抛物线落在地上,震起一阵烟尘。 那股力量又破风袭来,但这已经对罗中夏没什么威胁。他cao纵青莲笔在前一横,轻轻挡住,把攻势化为烟云。 罗中夏还未来得及得意,心中忽然意识到,这是个调虎离山之计! 果然,等他收起青莲笔,再度用点睛感应的时候,方圆十几公里内已经再没了踪迹,已经失去了追踪的机会。 这个敌人看来原本是打算杀掉褚一民转移注意力,然后借机隐匿身形,把那三个人都搬走。却没想到被罗中夏识破了行踪,用青莲笔截了郑和下来。 这个隐藏的角色似乎颇为忌惮罗中夏,白白被青莲刺了一笔,居然没多逗留,一击即走。 罗中夏看了看被他救回来的郑和,心里想:“大概他是觉得,郑和这种笔灵僮没有心智,不会泄露什么秘密吧。”他转念一想:“也好,毕竟我把他截了回来,不致再被人当作工具使唤。” 他与郑和关系不算好,但毕竟是一个班级里的同学。当初郑和被秦宜炼笔的时候,他就差点见死不救,一直心存愧疚。今天这份惭愧,总算是部分消除了。郑和仍旧昏迷不醒,不过暂时看起来没有性命之虞。 罗中夏走回到颜政和十九身边,那两个人都还没从刚才的变故中清醒过来。颜政搔了搔头,忍着伤痛问道:“刚才褚一民临死前说了什么?” 罗中夏皱眉道:“秋风…我只听到这两个字。” 十九拉住了罗中夏的手,挣扎着站起身来:“秋风?难道是秋风笔?” 罗中夏道:“你听过?” 十九点点头:“每一个诸葛家的人,都知道这枝笔。这是韦家族长韦定邦的笔灵,杜甫秋风笔,当初曾经让我们吃亏不少。家里大人至今还念叨着呢,说韦家不被诸葛家压倒,全都是仰仗这枝秋风笔而已。” 她已然直起身来,可手还兀自抓着罗中夏不放。 罗中夏心下大亮,他本来就很聪明,自从继承了怀素的禅心之后,头脑更为清晰,终于可以把一些事情串起来了。 看来刚才杀褚一民的,与在韦庄杀害韦定邦的是同一个人——至少是同一伙人——他们杀死韦定邦后,却发现已经是笔去人空。于是这些人来到东山,目的就是为了硬闯绿天庵,寻访这枝失落的秋风笔。 罗中夏伸出右手,只觉得手掌热气腾腾,灵气翻滚,不禁微微一笑。这是怀素临行前托付与他的东西,那些人万万没想到秋风笔已经在自己的指间。只不过这秋风笔只是权寄此处,自己用不了,只有等有缘之人出现,再度给他就是。 这伙人既非诸葛家,也非韦家,却对笔冢了若指掌,实力和狠毒程度犹在两家之上。到底是什么来历? 他们何以如此在意这枝秋风笔呢?难道说秋风笔也是管城七侯之一? 究竟韦势然在这里面,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一个谜团破开,却有更多疑问涌现。罗中夏摇了摇头,自嘲一笑,不再去想这些事情。 此时月朗星明,风清云淡,永州全城溶于夜帷之中,间或光亮闪过,静谧幽寂,恍若无人。罗中夏身在东山之巅,远处潇水涛声訇然,禅心澄澈,更能体会到一番味道。直到此时,他才真正领悟“青莲拥蜕秋蝉轻”所蕴涵的真实意味。 “你接下来,要怎么办?”颜政问。 罗中夏扣着十九的手,从容答道:“回到最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