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江湖路_第一章梅谷亡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梅谷亡魂 (第3/5页)

纹瞒不了人,内功练到家的人,不易显老。

    这女人眼神有异,修为定然不弱,按常情论她不会少于四十岁。

    双方都慢下来了,都不愿炫露出真才实学。

    老头儿连看也懒得看,泰然而行。

    这条山径原是田胜,本来很窄小,但大雪铺厚两尺,走不走原来的小路都无所谓,本朝尚右,右方为大,双方各靠有走,该没有麻烦。

    麻烦出在小蛮牛司马英,他老远便看出对方轻功了很,尤其对那比他小得多的小女娃,感到十分岔眼。

    当对方将错肩而过时,小女娃那钻石般的大眼睛,正好奇地瞪了他一眼。

    他哼了一声说:“没有什么不得了,膝盖略弯,像个母鸭子,没练到家。”他以为对方向他示威,所以用话讽刺出口恶气。

    女娃娃大概也不是省油灯,也是个宠坏了的毛丫头,突然站定尖叫道:“小毛头,你说什么?”

    四个人都站住了,两个大人没做声。

    司马英又吟了一声,大声说:“说你像个母鸭子走路,没练到家,听清楚没有?”

    女娃娃人啦,突然踏前两步,一耳光抽出。

    司马英左手一拨,也回敬一耳光。

    女娃娃上身微仰,侧身右腿飞出。

    司马英一声大笑,也向后一仰,左腿疾逾电闪“噗”一声扫中女娃娃的右膝旁,人向侧飘。

    女娃娃棋差一着,没有司马英迅疾,被扫得向左扭转身躯冲出八尺外,再大旋身用“平沙落雁”身法飘然落地。

    她惊叫道:“婆婆,这两手不行嘛。”

    被叫婆婆的女人眼中现出笑意,说:“那得怪你,假使你的右脚先向外挑,引对方移动马步出腿回敬,再向内一拨一挑,再进步飞另一脚,丫头,败的将不是你。”

    老头儿也笑了,说:“如果我这小蛮牛来一记‘卧看巧云’,或者干脆用手出‘玄鸟划沙’,想想看,后果如何?”

    “变化于几微,取胜决于出招的刹那,阁下,你那小蛮牛反应不会有那么快,是么?”

    老女人问。

    “正相反,这小家伙反应比任何人都快。”

    老女人冷冷一笑,踏出两步说:“老身倒不相信。”

    老头儿也错步迎上,漠然地说:“与你麻山八手仙婆相较,他当然差点儿。”

    老女人吃了一惊,呼然问:“咦!从老身一双眼中,尊驾竟会分辨出老身的身份?”

    “信不信由你,除非你确不是八手仙婆,不然你得信。”

    “阁下尊姓大名?”

    “用不着问。”

    “阁下甘愿做无名之辈?”

    “正是,英儿,走。”

    小丫头却不服气地叫:“小蛮牛,再换几招。”

    英儿哼了一声,扭头就走,一面说:“你不行,再接你两下子,你不哭才怪。”

    “别走!”小丫头怒叫着扑上。

    英儿脚下一点,向后一挑,一丛雪箭向后呼啸着飞洒而出,一面叫:“滚你的!少陪。”

    一老一小突然像劲矢离弦,携手如飞而去。

    小丫头被洒了一身雪,尖叫道:“婆婆,打断那小狗的狗腿。”

    八手仙婆急忙拉住她的手,摇头苦笑道:“他们的轻功,似已臻飞行绝尘之境,追不上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如想出人头地,不下苦功是不行的,去吧,暴风雪快要来了。”

    连下了三天空前猛烈的暴风雪,第四天突然飘起鹅毛飞絮,严格地说,这才是真正的雪。

    但见满天飞絮,飘然而降,蔚为奇观,凋林才正式被起了厚厚的白袍,漫山遍野一片银色世界。

    第五天巳牌初,一老一少出现在香炉峰峰顶,大雪已止,已有放晴的模样,他们站立在峰顶白雪丛中,罡风劲厉,似乎对他们毫无影响。

    香炉峰高入云表,是武功山的主峰,顶上全是岩石,嵯峨嶙峋,怪石丛生,峰南巨石突兀,看去不太险峻。

    峰北却悬崖峭立,雄奇壮观,令人惊心动魄,百崖回环,高下不一,似门似壁,似嶂似楼,从千丈崖下望,越发显得自己太渺小了。

    老头儿向西一指,说:“咱们到西峰,从西峰向下走,西峰就是我刚说的门家坊尖峰,你将可看到峰下的景物。”

    两人小心地下山,再踏着积雪向西峰走去,西峰也是石峰,但没有香炉峰那般雄奇险峻。

    在西峰峰顶稍下处,老人家向西指点着说:“前面五六里,那道山洼叫做野猪洼,石崖下叫二仙洞,上面是金鸡洞。从两道山脊中间下降,约四里地有一座古刹叫九龙寺,便是山中的最好壑地,对面是观音崖。两处东西遥遥相望,九龙寺南面溪旁有一座山谷,幽奥中敞,怪石壁立,便是咱们要到之处。英儿,平时我宠坏了你,这次却不许你惹事招非,万千重担我挑了,千万不可再教我为难。必要时,我可能要严厉地教训你,老爷子一生心狠手辣,铁石心肠,江湖人闻名丧胆,残忍得人性全失,但对你,我却是换了一个人,此中因果,日后金爷爷自会告诉你其中隐情,希望你这次不要使我失望,好好听话。”

    英儿心中一阵激动,突然扑入他怀中,出声轻叹:“老爷子,英儿对身世愈来愈迷惑,心中难过。”

    老人家替他试掉眼角的泪水,说:“孩子,不要想得太多,你的身世不平凡,但在武林人的看法中,也太平凡了,你的遭遇并无特殊之处。目下你只有十一岁,不必知道得太多,走吧,拭掉你的泪水,大丈夫打掉牙齿和血吞,宝贵珠泪不轻弹。”

    九龙寺规模不大,大雄宝殿左右的僧舍,客室住了几个中年人,一住就是三五个月方离开。另一些人即又住入,经常保持着有人。

    这儿丛山中的谷地,经常有一些奇怪的客人往来,大多是从西南庐台村经紫竹来的,极少从峰上往下走的人,因为这条路太难走。

    老小两人从九龙寺左侧小径下降,一路绕过寺门。

    寺门外没塑有四大金刚,两侧红院墙上塑了六个大字:南无阿弥陀佛,寺门上,是个奇大的佛字。

    庙门应掩,木鱼声和诵经声隐隐传出,庙门口,阶上站着两个背着手,身穿皮袍的中年入,一双神眼光芒湛湛,正打量着从店门经过的一老一小。

    一老一小泰然而行,脸部只露出一双眼睛。

    “嗨!客人的雅兴真不浅哩。”其中一个中年人,轻挑地点头招呼。老头儿呵呵笑,答道:“效古人踏雪寻梅,兴虽不假,雅倒不敢当。”

    “哈哈!再过两三天便可看到梅花了,兄台今欲何往?何不入庙打扰主持三杯水酒挡挡寒?”中年人举手邀客。

    “多谢了,风雪虽冷,到了这儿,老朽心中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