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问天)_第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5/10页)

主陈三粮说的:“你们要是实在看不上,我养。就怕养大了,也是个地主分子。”难啊,为这事,常八官跟牛根实把不该演的戏都演了,一个血泡泡,东躲西藏的,容易?好在常八官有一张好嘴,硬是把没路的事给说出了一条路,丫头片子在地主家藏了一年,然后悄悄地,在算好的月份上,送到了牛家。又暗中请了个牛鬼蛇神,在牛家走了一遭,沙湾村的人就听见,牛家要忌门,忌七七四十九天,远亲近邻的,都不得进。四十九天过了,又说得请冥王星,还得七七四十九天。反正总是有理由,总是不能让外人进。怕人将来看出破绽,不敢给娃喂,也不敢让娃哭,等娃能抱出来见人了,真就跟几个月一般大。还好,没人嚼舌头。

    常八官吆着牛车,先是来到枣花这边,见她又比上回瘦了一圈,不高兴地说:“妹子,你咋说话不听哩,人活一辈子,不是掉几滴眼泪就能掉过去的。难肠事儿谁不遇,遇上了,就得把胸挺起来,把头抬起来,还得把肚子吃饱。你愁死了,娃交给谁?难道你就忍心拖累你哥嫂一辈子?”

    这话起了作用,一提娃,枣花就有了劲儿,接过常八官拿来的窝头,就着冷水就啃。常八官这才笑滋滋道:“你吃着,我看看孔老二去,天这么冷,不要把孔老二冻死了。”

    结果,人刚跑进地窝子,声音就扯了出来:“死了呀,冻死了,天爷,真就给冻死了。”

    一个大活人,果真就给冻死了,冻得僵僵的,枯树桩一样挺在草铺上。常八官干呱喊了几声,紧着往村子里去了。后晌,来了几个人,拿一张草席,将姓孔的老师卷了,先固个窑,埋在沙湖那边。常八官拿着大队的公章。还有公函,跑公社报丧去了。

    沙窝铺就剩了枣花一人。

    奇怪的是,那一天起,枣花心里突然没了怕,真的没了。黑里睡着睡着,她会突然翻起来,跑到这边的地窝子里,跑进来又坐不住,乱转上一会儿。就又往那窑跟前去。

    那时候她觉得,那窑里埋的,不是孔老师一个人,是所有来过沙窝铺的人,包括她,包括哥哥牛根实,包括那个她想、她念、她也恨的男人,甚至还有常八官。她坐在窑边,不停地说话,说一些疯话,说一些黑夜听不懂的话,直把天说亮。

    天一亮,她就推着架子车,开始忙起来。这一次,她不是挖土,不是砍树,她在干一件天底下最最愚蠢的事,她要把沙窝铺恢复过来!

    恢复过来。

    这一辈子,她就做了这一件事,她终于能欣慰了,沙窝铺在她手里,渐渐地,有了过去的影子。

    红木房子是第二年秋季盖的,姓孔的老师果然没说错,郑达远没丢下她,赶在冬季结束前回到了沙窝铺。后来枣花才知道,郑达远真是被逼无奈。龙九苗接他去,本来是要想法儿让他留在沙漠所的,那时的运动已转了向,风声也弱了点儿,各单位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右派了。谁知,省上要在窑街修矿,缺人手,所有的右派及反动学术权威全又集中起来,到窑街修矿。也是在修矿的那些个日子,郑达远才发现,自己已离不开沙漠,离不开沙窝铺了。于是他又犯了一回错,在一次思想认识会上,他说“修矿我不反对,但我反对不让人吃饱肚子,肚子吃不饱,修出来的矿也是欠产矿,将来怕是不出煤。”这话立刻作为反动言论,得到狠批。上级怕他把别的右派带坏,给他罪加一等,又将他打回沙窝铺。气得省城的叶子秋直骂:“他这哪是跟革命作对,简直是想死在沙窝铺!”

    没有人听懂叶子秋这句话,包括年轻的龙九苗。听懂的,怕只有郑达远,还有苦苦守候在沙漠里的牛枣花。

    两个人这次见面,比想象中的要多情,要热烈,甚至,有点儿如饥似渴的味道。还没等押送他的工作人员离开,郑达远便跃出地窝子,跃过沙梁子,扑进了枣花的地窝子里。

    经历了这么多事,两个人终于知道,他们要为自己争取了。那时候还不敢叫幸福,也不敢叫自由,只说是争取帮助。冥顽不化的郑达远需要争取牛枣花的帮助,扎根沙漠的牛枣花需要把这个顽固分子争取过来。这主意是常八官出的,常八官也是这样跟公社汇报的。公社书记顾不上这些,跟常八官说:“看紧点儿,要是胆敢给我争取出个狗崽子来,我拿你是问。”

    “哪敢,他要是敢打铁姑娘的主意,我常八官阉掉他!”

    等回到沙窝铺,常八官就说:“白日谁做谁的,还是不能过那条线。夜里天黑,我看不见,但不能再弄下麻烦事儿。”

    就这一句,露出馅了。常八宫后来很后悔,为啥要多说那一句呢,不说不会把自己憋死。本来,生下玉音的事,跟谁也瞒着,包括死去的孔老二,包括郑达远,都瞒着,没敢让知道,也不能让知道。枣花这边,更是铁定了主意不让郑达远知道,谁知,就这一句,让郑达远起疑心了。

    “你说,说呀,他指的麻烦事儿,是啥?”

    夜里,地窝子里,郑达远一遍遍问。枣花咬着嘴唇,就是不说。问急了,她恶上一句:“你还要不要争取帮助了,不想要,回,去!”

    郑达远就安稳了,他怕枣花真把他赶回去。安稳上一会儿,又耐不住,接着问:“是不是那次…?”

    “有说的没,没说的,出去干活儿去!”

    事情真正露馅,还是因为苏娇娇。初秋时节,两个人正在堆防沙墙,所谓的防沙墙,就是把已经平整的大寨田重新挑成沟,隔十条沟,堆一堵墙。墙不高,也没法堆高,但能挡住黄沙。每十条沟挡一次,三道梁子这边的沙就少多了。这是郑达远想出的办法,后来证明,这法子行,在最初的几年里,确实管了不少用。

    正堆着,苏娇娇来了,坐着牛车,抱着娃,跑来要钱了。娃她可以拉,拉扯娃耽搁掉的工分钱,姓郑的不能不出。姓郑的二次来沙漠,这都大半年了,居然一分钱也不往沙湾村送,装个没事人似的。我叫你装,再装,我给你把娃扔下,看钱重要还是你的名声重要?

    枣花三拦挡四拦挡,苏娇娇还是把话甩在了郑达远面子里。苏娇娇真是个敢说敢做的女人,这种事儿,换上别的女人,打死也不敢。她敢!不但敢,还把话说得很绝:“我这是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你若再装个辩不过,我把娃抱到省城去。”

    郑达远哑了,牛枣花哑了,沙漠也哑了。

    天呀,真是有这么档子事!哑过之后,郑达远突地抱住头,蹲下了。

    那一年,郑达远来回在沙窝铺和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