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2/3页)
?”很含蓄的表达家族长期望她做到的事。 夺情?在说笑吧!能有这个大好机会将权臣赶离朝廷,他没连放三个月烟火庆祝就算很客气了。 “就算皇上要夺情,也会是夺爹爹您的,再不然就是叔父,绝不会是大伯。”她相信家里的人都料想得到会是这个情况,但不肯看开。 对明家这种声名显赫的权臣世家,紫光帝当然不好一下子欢送三人离开朝廷去丁忧,定会意思意思强迫将其中一人夺情留任,以表示朝廷对明家的重视,这是必须做给天下人看的一种姿态。但这个人绝不会是如今权势大如天,在朝廷呼风唤雨的明慎容! 书房里一阵沉默,好一会,明靖儒拍了下桌子,冲动的道: “如果皇上真要这样对付我们明家,那我们也不能站着挨打,干脆连大哥也辞掉大将军一职算了!不!不只把大将军辞了,连『定海郡王』这个王爵,咱也不要了,看到时皇上怎么跟天下人交待!我们明家为国家立下大功,却是这种下场,看以后谁还敢挺身保家卫国——” “靖儒!住嘴!”明慎言与明靖方同时开口喝道。 “爹!大哥!我不服,我不服啊!”明靖儒气得浑身发抖。他是大哥的副将,一生都跟在大哥身边领兵打海仗,出生入死一心为国,自然无法接受被君王这样猜己心错待。 “二哥,请你先别生气,能否定下心,听听小妹的看法?” “怎么?妳想帮皇上说话吗?”明靖儒不驯地问。 “靖儒,不可无礼!”明慎言斥着。 明靖儒动了动唇,终究还是忍耐下了,恨恨的抓了杯茶喝下。 明恩华整理了下思绪,缓缓道: “皇上对明家权势的忌惮,大家都心知肚明。毕竟我们明家在朝廷上的势力太大了,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所有国家政策、人才起用,几乎都是大伯说了算。两年前先帝托孤,以大伯为顾命大臣之首席,监辅国政,整个国家权柄都掌握在大伯手上。虽是起了稳定国家的作用,但这又何尝不是将皇上的权力架空?” “妳大伯固然有些恋权,但并不玩权,算是一心为国效力的。日后待皇上成熟,有足够能力撑起国家后,自然会主动将权力交回。”明慎言下免要为自己的兄长说几句公道话。 “既然早晚都要交回,何不趁势给皇上一个体面,与其争争抢抢让皇上怨恨,不如爽快放手让皇上感念。” “但皇上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才登基两年啊。” “如果大伯认为两年的历练还不足以让皇上成熟,不肯放手,不让皇上独当一面;那么就算再过二十年,大伯也不会觉得皇上成熟,对权柄也不会放手。” 她一针见血的话,让明慎言无言可驳,觉得自己渐渐被说服,虽然还是非常的担心—— “妳认为这时机恰当吗?皇上才三十二岁,太稚嫩了,如何能成熟的应付国际间诡谲的情势?要知道,身为国君,有时只是一个误判、或意气用事,就足以让国家走向灭亡。” 明靖方接在父亲之后说道: “皇上或许是个雄才伟略的君王,但如父亲所言,他太年轻了,做事欠周详考虑。不然怎么会为了忌惮我们明家,就任意将我调到北边?就算对海中国放心好了,我对野人族一无所知,让我在北方当统领十万兵马的大将军,以外行领导内行,岂不是拿十万性命当儿戏?!” 明恩华摇摇头: “我方才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觉得皇上并不是抱持儿戏的态度调动你到北方。即使再如何忌惮我明家,皇上都不至于动到大哥你。大哥你是我日曜皇朝首屈一指的神武大将军,也是唯一威震海内外的大将军,有你戍守在边关,甚至无须直接交锋,就足以让敌人闻风丧胆。我猜测皇上如此调动,有两个用意。” 明家父子三人全都专注的听着,并以惊奇的目光看着这个最小的meimei。由于明恩华是明夫人意外怀上的,她与大哥的年纪相差十六岁,全家人始终都把她当孩子看待,所以如今见她侃侃而谈、气定神闲,自然是惊异不已。 “哪两个用意?”明靖儒急切的问。 “第一,海中国最是知晓大哥的本事,若大哥仍是驻守东防、仍是被重用,那么海中国就算有野心,也暂时不敢有所动静。海中国未来的表现,将是决定他是我国永远的盟友,或是必须征服的对象。”其实从她所看过的密档来猜,她比较倾向相信总有一天,紫光帝会将海中国彻底收拾。 “什么!”明靖儒倒抽口气。 明父与明靖方倒是在震惊后,陷入深思,觉得非常有道理。 明恩华对二哥微笑了下,接着道: “第二,野人族似乎与西云国过从甚密,如果日曜皇朝未来五年内会有战争,那必定会是来自西北方。大哥,皇上目前只能仰仗你了,以你的威名震慑外敌,让敌人不敢妄动;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