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研究_写在《雏中国性研究哲学家》的后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写在《雏中国性研究哲学家》的后面 (第2/3页)

被瞧不起;有了钱,只会叫人羡慕。"

    "你是说,大家都羡慕你们干这一行吗?"

    "不!是羡慕有钱。"

    "到底你有多少干这一行的朋友?"

    "怎么算呢?大家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同学,大家在节日回家,就碰在一起,有困难时互相照顾,但在外面,各窜各的天下,不一定在一起,彼此的情况不清楚。"

    "你说有困难时互相照顾,是什么意思?"

    "如失业时,互相介绍工作。"

    "你说工作,是指你做的事吗?"

    "你觉不觉得做这种事不好?"

    "是被抓到了,送法院,才觉得难为情。"

    "你母亲和继父有没有责备你?"

    "他们不会的!"

    常言说:"人言可畏",可是在那个小山城里,大家默许这种事实存在,心照不宣,就没有"可畏"的人言了;其实,在目前社会里,也没有"可畏"的人言,因为大家是"笑贫不笑娼",可耻的是"贫穷",不是"贞节"!

    "既然你被送到法院来,又裁定交我们辅导,以后不能再做那种事了,知道吗?"

    "知道。"

    笔者也告诉她mama,一定要把孩子管好,生活苦一点没关系、绝不可让她误了一生。笔者想,她从事这行"不法"职业才几个月,误入歧途不深,应有药可救,能及时回头的。

    "倩倩,你要遵守几项规定:第一,要另找正当的工作。第二,不许再跟同业来往。第三,每月定期到法院报到二次。"

    "是的。"

    "找工作有没有困难呢?"

    "我试试。"

    "再跟我回去鱼罐头工厂好了。"她mama说。

    "对!还没找到一份适当的工作以前,就再回到鱼工厂去。"

    "好的。"

    "你若违反规定是不行的,依规定:违反保护管末期间应遵守事项,情节重大,得撤销保护管束,移送感化机构执行感化教育。"笔者拿出这行的看家法宝——法律一一唬唬她。

    官式的辅导就是这样的:一个法院观护人手上执行三百多件案件,也只能这样说说、劝劝、唬唬。以后,倩倩按规定报到,说明近况,情形似乎还好。

    有几回倩倩没来,依规定当通知要她来,也请她mama来,以问明不报到的原因。结果,倩倩没来,她mama来了。

    "倩倩怎么没来呢?"

    "她到台北找工作去,已经好久没回家了。"

    "那怎么行呢?她不是跟你一起工作得好好的吗?"

    "小孩子吃不了那种苦嘛,在鱼工厂干杀鱼、切鱼的工作,又脏又臭,小手常刮破流血。每天从九份到四脚亭工作,早出晚归,很辛苦,而且,工资低,一天才一百二十块,请假又要扣薪。中午吃冷便当,对孩子也不好。"

    "工厂就是这样嘛,别的女孩不是也一样工作吗?"

    "鱼罐头厂都是中年妇女多.像倩倩一样的女孩很少。不过,我是劝她到电子公司做做看。"

    "她离开鱼工厂多久了?"

    "一两个月了。"

    "既然是找工作去,晚上也该回家才对啊!"

    "不知道她为什么不回家,等她一回家,就要她来报到。"

    "一定要来报到,你做母亲的要看管严一点才好!"

    笔者另订一个时间,要倩倩报到,这回,她到了。

    "倩倩,你可违规啦!"

    "是的。先生,对不起。"

    倩倩低下头,捏着一个小皮包、

    "你不去鱼工厂上班,应该报告观护人知道啊!"

    "是的,先生,对不起。"

    她还是捏着她的小皮包。

    "你mama说你去找工作,找到没有?"

    "还没找到。"

    "为什么不回家呢?"

    "我住朋友家里。"

    "人在台北,有困难为什么不来找我?"

    "对不起,先生。"

    又捏着她的小皮包。

    "小皮包借我看看。"

    她两颊排红,有为难的表情,但又不得不递给我。

    "里面没什么…"

    里面确没什么,只有一把小梳子,几个铜板和一本小记事簿。

    "你的朋友不少嘛!密密麻麻,怎么全是电话号码呢?"

    "倩倩,你不该骗人呵!"

    她把头压得更低。

    "你说话呀!"

    她抬起那漂亮的脸孔往笔者一望,然后徐徐地吐露了她的心声,她说:

    "先生,请不要为难我嘛!钟鼎山林,人各有志…"

    好个"钟鼎山林,人各有志"!它以雷霆万钧之势,震撼了笔者的心坎!不仅在当时宁思良久,不知如何问下去,即多年来,也老是为这句话沉思不已。

    我们都知道:当倩倩还年轻时,以她的年纪和容貌来号召,还可以在大旅社、小宾馆中当应召女郎或表演什么的,但岁月不饶人,到青春褪色之时,便只能窝在华西街那种地方cao皮rou生涯,而到了人老珠黄时,更不堪设想了。很少风尘女郎能见好就收,能弃邪从良,能善始善终的,我们无法鼓励和赞同倩倩走入这条死胡同!

    但倩倩虽仅受两年小学教育,年纪才十六岁,却已经像哲学家似的洞悉了人生,能说出"钟鼎山林,人各有志"这样的话来了,请问:我们还能拿什么道理去"扶正"她呢?倩倩的姊妹们,就是她的邻居,她的社区游伴,她生活在她们里面已经十六年了,那儿有牢不可破的价值观念,她就像投进一个大染缸一样,连牙齿都染黑了,请问:我们还能拿什么仙丹来"漂白"她呢?倩倩的继父年迈多病,她的母亲已经改嫁一次,她底下有五个稚弱的弟妹,每一个人都巴望着她挣钱,请问:要倩倩放弃这条路,一家人以后的日子怎么办?他们没有过好日子的权利吗?倩倩在鱼工厂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吃冷便当,工作和搭车时间超过十小时,泡在腥臭之中,白嫩的小手,不知为了剖鱼而刮破多少次,这样辛辛苦苦的干活,每月酬劳是三千六百元,请假还要扣薪,就是到电子公司,待遇也差不多;而倩倩若继续牺牲色相,这区区三千六百元,三两个晚上就挣到了,请问:如果是您,当有机会喝香摈时,您是不是还选择台湾米酒呢?

    任何一个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者,面对着倩倩这位小女孩的遭遇,心情都会相当沉重的。每个人都会同倩倩情,悲悯她的身世,悲悯她的家庭,也悲悯她所处的社会环境;会为她的无知、她的沉沦、她的自我糟蹋,感到惋借与痛心;会想协助她、提携她,并期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