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4页)
第三章 鹿玉堂和天香的房间只隔了一面薄壁,竹舍里就住着孤男寡女,让他原本心里还猜测天香是曲无漪的宠婢这念头随即烟消云散。 没有一个男人能容许自己的女人和另一个男人独处一室。 不过,区区一个下人究竟在替曲府做啥大事,重要到非让曲无漪聘他来…督促她? 有些疑惑、有些不解,还有很多的好奇… 怎么又是“好奇”?他这几日内,似乎已经将他这辈子的好奇心用罄。 “好奇是忌讳,我不是老这样教人吗?怎么自己反而违背了这些?”鹿玉堂自嘲一笑,扬起的薄唇没有太浓烈的笑意,不过是弯起嘴角罢了。 他将曲练差人到他暂住的小客栈房里收拾来的行李简略整理,一只暗色布包就是他所有的家当,再多也没有了。 布包打开,几套干净但老旧的衣袍鞋袜平放在木柜里,几颗啃了数日的硬馒头则搁桌上,攒了几两碎银的钱囊也随手抛在软榻,最后剩下的,是那日她以一文钱卖给他的书。 他从不将累赘留在身边,只要是没用的东西,一丢了事,而这本书绝对应该被列入累赘之流,在他读毕后就该随手放入巷弄里任何一名乞丐的碗里,让他们代他处置这等杂物。 可是… 他留下了它。几回想扔掉,翻到末页的墨绘牡丹,就想起了她的笑脸,他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将那眉那眼全烙得很清楚,想着想着,这本书也就这么跟了他数日。 他盘脚坐在床上,翻着《幽魂婬艳乐无穷》,心思不在字里行间,只忖度著书留在他身边的主因,也思考着他又为什么愿意留在曲府… 他不应该停下脚步,应该要一直往前走,走得越远越好,即使这里已经远在千里之外,但还不够,还不够远,他必须逃到没有人发现的地方,银鸢城不是落脚地,这里太热闹、太繁华、太…格格不入。 或许,他能趁着夜阑人静,在不惊扰任何人的情况下翻墙离开,至于卖身契,那种玩意儿他根本不看在眼里,反正他这种“背叛者”背叛主子也不是头一回,再添一次又何妨? 鹿玉堂似乎打定主意,将方才从布包里拿出来的东西再次收回,手里那本《幽魂婬艳乐无穷》…则是挣扎片刻后,留在桌上。 “离开这里吧,多待无益。”他没有想要留在天香身边的念头,真的…没有。 鹿玉堂突地冷笑,自语了起来。 “真的,没有?” 说谎。 怎么可能没有?若没有,绝对不可能有人能留下他,即便是曲无漪的暴力威吓也不能。 要动粗,他鹿玉堂不是省油的灯,就算百来个大内高手都不见得能与他打成平手,何况区区一个曲府? 可是他没有走。不仅没走,还留下来和天香共进了一顿晚餐,让她净朝他碗里招呼鱼呀rou的,生怕他饿着,她自己反倒没吃什么。她那时因为忙碌挟菜而汗湿的小脸,闪闪发亮,粉扑扑的双颊仿佛上了胭脂。 如果他留了下来,往后要见着她这副模样,不是难事吧? 鹿玉堂没发觉自己解开了布包的绳结,将衣物什么的又全拿出来摆在柜上桌上,等他回神,他又拿回《幽魂婬艳乐无穷》坐在床沿发楞。 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这…”他为自己的反常失笑。 该留下吗? 或许…老天爷是这个意思? 该留下吧。 可能…他心里是这么想的? “唉…” 幽幽浅浅的轻叹,在寂夜里并不清晰,但没逃过鹿玉堂的耳朵。他搁下书,放轻脚步打开房门,眸子在阗暗里毫不受阻,他沉稳而谨慎地搜寻叹息声的来源——实际上也毋需花费太多心神去寻,因为源源不绝发出哀叹的身影正透着摇曳烛火,投射在墙面上。 他不用猜测,也知道那单薄的身子属谁所有。 这竹舍除他之外,另一个人就是天香了。 她披散着及腰长发,发上无任何赘饰珠花,身上也只披着外袍,外袍之下是平常不轻易曝露在外的贴身藕丝衫,长度不过及膝,两条白玉般纤美的腿儿在桌下若隐若现。 她正苦恼地趴在桌前,两盏烛火将她那方天地照得明亮,她执着笔,在涂涂写写些什么,不时发出哀呜,像只迷路的小猫,可怜兮兮的。 “还不休憩?”他突然出声,吓到了天香,她几乎整个人跳起来,凳子一倾,若非鹿玉堂一掌压住她的肩头,恐怕她就得摔上好大一跤。 “你…”天香手忙脚乱地将满桌子的纸张拢到自己面前,用双臂挡住他的视线,不敢让他发现她正在赶写稿子,紧张地咽咽**,挤出粉饰太平的甜笑。 “你怎么还没睡?床不舒适吗?” “你又在忙什么?” “我、我在写家书。”她干笑。她没忘记他对她的文稿没有任何喜好,绝不会自取其辱地告诉他,她正在熬夜赶稿——天知道她爹娘早就不知道投胎到哪户人家去了,写家书给谁看呀? 整整十来张的家书?真是个孝顺的好女儿。鹿玉堂唇边有戏谑的笑。 “三更天写家书?”他挑起浓眉,让天香心虚低头。 他那种表情会让她有自首坦白的欲望… “是、是呀,平常太忙了,只、只能挣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捎信回家报平安。你赶紧去睡,熬夜不好呢,明天精神会很差,快去快去,晚安。”她像叫狗似的,还空出小手驱赶他。 鹿玉堂直觉知道,她在写的绝不是单纯家书。写家书要字字血泪,边写边哭,泣诉在曲府惨遭人欺陵压榨的惨样才是。 “我也正想写封家书回家报平安,若不介意,借我一张抄抄。”他拉来张凳,坐在她对面。 “不可以!呃…”反应太激烈,她忙陪笑修正“我写的都是骂主子的混话,你别瞧…如果你要写家书,我念给你抄?”她分了一张白纸给他,也替他将毫笔蘸上墨,恭敬地递到他面前,清清嗓,准备念段文情并茂、感人肺腑,让远在他乡的亲人读了会起疙瘩的家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