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铜面金令情金令情潮主 (第1/5页)
第十一章 铜面宫主 当下两人就在林前撮土为香,各自向空拜了几拜,一序年龄。江寒青今年十八,董若冰也是十八,只是董若冰比江寒青大了三个月。 董若冰摸摸头上儒,欣然道:“我大你三个月,还是你的大…哥呢!” 江寒青神色恭敬,作了个长揖,说道:“小弟见过大哥。” 董若冰抿抿嘴,笑道:“兄弟少礼。” 一面注目问道:“兄弟,你那位红粉知己司徒姑娘,长得一定很美,是么?” 江寒青脸上一红,道:“大哥休得取笑。” 董若冰道:“我和兄弟说的是正经话。” 江寒青道:“方才小弟把大哥当作司徒姑娘,那是因为司徒姑娘曾假扮小弟,在紫竹庵杀害严秀姑,后来又把无尘师太、觉胜法师二人,引去鬼脸城,加以折辱,终于被小弟识破,追踪寻去,又被她在动手之际,暗施迷香,说实在的,小弟和她应该是敌非友,哪里说得上是红粉知己?” 董若冰眨动眼睛,含笑道:“我是问你司徒姑娘,生得美不美?” 江寒青道:“若论司徒姑娘,倒确是丽质天生,刁蛮多情。” 董若冰“嗤”的笑道:“看来她对你一定是情有独钟。” 江寒青摇摇头道:“他们似是一个极神秘的门派,以种种迹象看来,终必为害江湖,司徒姑娘当时奉命劝说小弟投效他们之时,曾说非友即敌,非生即死,小弟没有答应,早已成了仇敌。” 董若冰道:“只要司徒姑娘对你有情就好,管他是什么人门下?可借家师要我立即回山。不然我真想去看看司徒姑娘呢。” 江寒青道:“大哥要走了么?” 董若冰道:“家师命我立即回去,我自然就要走了。” 江寒青神色一黯道:“大哥此次回山,不知要何时才能相晤?” 董若冰伸手摸摸鬓边,笑道:“少则一月,多则三月,我自会找你来的。” 说到这里,口气微微一顿,接着说道:“兄弟艺出竹老门下,江湖上已少对手,只是目前乱兆已萌,据说几个蛰伏多年的厉害魔头,已有蠢动之势,兄弟遇上的两帮神秘人物,极可能是某些野心未泯的魔头在暗中主待…” 江寒青听他说出“竹老门下”心中暗暗一震,忖道:“师父的名号,连自己也直到临别之时,才知道的。他从哪里听来的呢?” 董若冰两道清澈如水的目光,看着江寒青,笑了笑道:“据我猜想,他们不是已经知道兄弟的来历。便是看出兄弟的武功极高,企图拉你入伙,即以他们选上紫竹庵老师太门下的严秀姑,假扮兄弟加以杀害这一点来说,无非因为严秀姑一人,可以牵连出少林、峨眉两大门派,如此一来,逼得兄弟无法在江湖立足,自然只有投入他们一途…” 江寒青听得瞿然一惊,说道:“大哥说得极是,这一点,小弟倒是没有想到。” 董若冰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件东西,迅快塞入江寒青手中,低声说道:“因此,我觉得兄弟目前,不宜再以真面目在江湖出现,这是一张人皮面具,制作十分精细,戴在脸上,不易被人瞧得出来,你快收了。” 江寒青只觉手中果然多了一件轻若无物,薄如蝉翼的东西,心中一阵感激,说道:“大哥自己呢?” 董若冰笑道:“好了,我要走了,兄弟多多保重…” 掉转头,缓步而去。 江寒青见他要走,心头觉得不舍,不觉追上两步,叫道:“大哥,我送你一程。” 董若冰回头笑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最多过了三个月,我自会来看你的。” 话声一落,身形突然加快,但见青影飘掠,人如电光闪动,两起两落,已到了数十丈外,渐渐地被山林遮住,不见踪影。 江寒青目送董若冰远去,心头若有所失,一个人怔怔的站了一会,突然间,好似想起了什么,把人皮面具往怀中一塞,长长掠起,展开上乘轻功,飞也似的朝原路急奔而来。 不过顿饭工夫,就已赶到当地,举目四顾,双方的人,早已走得一个不见。 江寒青暗暗皱了下眉。忖道:“自己只当他们已经动上了手,流香谷的人,对自己太重要了,父亲遗骸,极可能就是他们盗走的,自己非追上他们不可。” 心念转动,人已俯下身去,在地上仔细察看了一阵车轮痕迹,一路寻了下去。 赶了十几里路,车轮已经折上大路,朝西而去,他平日很少出门,不识路径,心中又急于追上单堂主等人,是以只是循着路上轮迹追踪。 天色渐渐接近黄昏,前面出现了一座城墙,车轮痕迹,到了此处,不用说是朝城中去的。 江寒青赶到城下,才知道这里是句容县,这就不对了,再往西去,不是又回到金陵去了? 他们昨晚从金陵出发,今日一早,打尖的地方,说不定就是句容,自己一时大意,找错方向,又找了回来,但方才自己看得十分仔细,当地车轮痕迹,明明只有一条,除了他们弃车而去,不然,这辆马车,怎会平空不见了呢? 再要回去,只伯也追不上了。 心中虽觉懊恼,但继而一想,也许可以从司徒兰这帮人口中听到流香谷单堂主的消息。 心念一决,四顾无人,就取出面具,戴到脸上,匆匆赶路。 以他的脚程,自然不消片刻工夫,就赶到龙潭。 江寒青艺高胆大,陡地一提真气,身躯腾空飞起,快得同划空流矢,越过围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