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衣警察_第十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第5/11页)

周围没人的时候,他悄悄对周志明问道:“是那封信吗?”

    周志明垂下眼睛,点了点头,随即又说:“也不全是…没什么,我不后悔,本来就一直想搬出来呢。”

    段兴玉很带感情地拍拍他的肩膀,仿佛想用手臂把力量和鼓舞传导给他似的:“上我家去住,愿意吗?…好,不愿意我也不硬拉,我知道你不想打扰别人,也不习惯和别人家伙着过日子。那,等春天吧,局里的宿舍楼到四月初就可以竣工住人了,咱们科就是分一间屋也是你的。”

    头两宿,屋里没有火,实在是够冷的,周志明穿着厚的毛衣毛裤,扣着棉帽子,还是在被子里时醒时睡地筛了两宿糠。第三天上午他开始盘灶,刚和好泥,严君来了。

    “砌炉子?”她一进屋就脱下大衣要伸手帮忙。“我干什么?”

    “别别,”他说什么也不让她拿家伙,态度异常坚决“你昨天就帮着糊了一晚上墙了,这活儿你也不会干,别沾手,要不我就不盘了。”

    严君无可奈何地放下手里的一块砖,呆呆地耽搁了半天,才说:“这几年,你吃够苦了,刚舒服几天,又要过这种苦行僧的生活,我真不愿意你这样生活,你,你们干吗要吵架呢?我知道你是需要她的,不能再和好吗?”

    他看了她一眼,在嗓子眼儿里咕噜了一句:“我也不知道。”

    他默默地干活,见她呆站在旁边看着,反复想了想,终于说;“你,你走吧,现在人手这么忙,我已经请了一天假,你再出来…怕不好。”

    严君摆摆手“没事,小陆出去调查去了,大陈修改那份劳教报告呢,我这会儿没事…对了,我借你那本《普希金诗选》看完了,什么时候还你?”严君扯开话题。

    他还想劝她走,没来得及琢磨出一句合适的话,门外已经由远及近传过一片乱纷纷的脚步声,夹带着处长纪真大声的说话。

    “这儿的卫生归哪个科管呀?这间屋子是干什么的?”话音随着拉门的声音走进屋来“哟,还住着人哪?”

    屋里屋外站满了十几个人,周志明直起腰来看看,哪个科的都有,他明白这是全处查卫生呢。

    “你现在住这儿?”纪真在屋里四下打量着,问他。

    “啊。”

    “这是干什么,砌炉子?”

    “啊。”

    “你会砌吗?”

    “凑合吧,在自新河学的。”

    “啊啊。”纪真上下又看了看,转身对那些卫生委员们问:“还有哪儿没检查?”

    “差不多了。”大家七嘴八舌地应着,然后簇拥着纪真呼隆呼隆地走了。

    下午四点来钟,周志明接到了杜卫东打来的一个电话,约他下了班以后到西夹道去一趟。

    “今天晚上?什么事?”他笑着问“是给我补你们的喜酒吗?”

    “喜酒?噢,不不,喜酒等过两天我和淑萍请你到外面吃,九仙居修缮内部不开了,咱们上‘砂锅温’,不过今天晚上八点我还得去厂里值夜班哪,所以今天不成。”

    “既然你八点钟值夜班,还让我上你家干什么?”他有点儿诧异。

    “你七点以前来,我有事。”杜卫东语气坚决,没有一点儿开玩笑的意思。

    “什么事?”他满腹狐疑地又问了一句。

    “喂喂,我这儿是公用电话,说话不方便。反正你下了班就来吧,到这儿来吃晚饭。这不算该你的那顿喜酒,行吧?”

    他还想问个究竟,但转眼看见段兴玉手里拿着一份材料在等他,只好匆匆结束了同杜卫东的对话:“好的,晚上见了再说吧。”

    段兴玉看着他放下电话听筒,把手中的一张纸递过来,问道:“小严说这是你裱的,这封信是怎么回事?你怎么没做注明就放到副卷里来了?”

    他接过来看了一下:“啊,这是从前门饭店徐邦呈房间的纸篓里拣出来的,一共拣出三张,除了这封信,还有一个通讯录,一个账目单,后两样我都查过了,没什么问题。前几天我到看守所提审徐邦呈的时候,把这封信的情况问了问他,据他说,这个写信的刘亦宽是北京的一个中学教员,曾经在今年暑假期间给他做过几天义务导游,他送过刘一支带电子表的圆珠笔,香港货,不值钱。后来听说刘的父亲住医院了,就又给了刘二百块钱,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来往。”

    “刘亦宽住在什么地方问了吗?”段兴玉问。

    “住北京甘雨胡同,在中学教书,这都是刘对他说的。”

    “这些情况你核查了吗?”

    “已经打电话请北京市公安局帮着查了,不过,北京八九百万人,叫这个名字的恐怕不止一个,再说,接受外国人的馈赠,大概不会用真名实姓和确切住址,所以,从户籍卡片上查可能不会有多大意思。北京还没有回电,所以对这封信的注明就还没有填。”

    段兴玉没有表示什么态度,转脸对严君说:“把刚才志明说的一段审讯录音拿来听。”

    一盒TDK磁带从木柜里取出来,装进了录音机的卡盒里。因为是周志明自己刚刚审过的情况,记忆犹新,所以他很快就在这盘磁带中找到了段兴玉要听的那一段对话。

    喇叭里先跳出来的是他自己的声音:“…还有一个问题,你在国内还和什么人有过来往?”

    隔了片刻,徐邦呈的声音才出来“除了生意上有来往的,再有就是…就是住饭店认识的服务员。还认识什么人呢?…不记得了,我想我都讲过了。”

    又是周志明自己的声音“你听到过刘亦宽这个名字吗?”

    徐邦呈的声音“刘亦宽,这名字有些熟,啊,…他,给我来过一封信…”

    “是这封信吗?”

    “是的。”

    “你是在什么地方认识他的?”

    “你问什么地方?啊,在北京。”

    “他在北京是干什么的,你们怎么认识的?”

    “啊,我们是萍水相逢…”

    “咔!”段兴玉伸手关掉了录音机,倒回来,又把这段重听了一遍,然后往椅背上一仰,眼睛看着志明,说:“听到了吗?你的问话有个很大的空子,给这家伙钻了。”

    周志明浑身一激灵:“什么空子?”

    段兴玉说:“现在很难说刘亦宽是不是北京人,而要判断出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最直接的根据是信封上的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