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5页)
第四章 御花园暖阁里,君臣三人把酒话家常。 “天气冷,朕温壶酒,咱们就忘了礼数,好好痛饮一番吧!” 朱元璋亲自为两位功臣斟上酒水,掩不住霸主的得意形色。 常遇春大笑道:“多谢皇上,我又想到过去行军打仗的日子了,那时可是大碗喝酒、大口吃rou呢!” 田三儿也豪爽地举杯“敬皇上一杯。” 朱元璋一杯饮尽,意气风发,他哪能想到,当年皇觉寺的小和尚竟然在二十年后成了开国君王?可为了巩固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明山河,他还是得将眉头皱紧一些,口气也要担心得好像天快塌下来似的。 “总算赶走蒙古人,天下底定了,你们跟着徐达打了胜仗,朕很高兴,可就怕蒙古人不甘心,又要回头作乱啊!”“皇上要我去打仗,我厉兵秣马随时可上战场!”常遇春拍拍胸脯,又以手肘推推身边的田三儿“兄弟,你说是不是?” “蒙古人不就走了吗?”田三儿的想法很直接,也就直言直语道:“他们军心涣散,皇帝先溜,要溜还不忘带着一大群皇后妃子一起溜,这种皇帝哪有本事抢回山河,皇上想太多了!” 朱元璋捏紧了酒杯,挤出一张慈眉善目的马脸“总是还没下雨,就得将伞准备在一边,而且还不能是纸伞,是要戳不破的绸伞。” 皇帝旁边的史官不慌不忙地记下--圣上曰:吾人当思未雨绸缪也。 “这个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倒是常遇春说了一句成语“不将蒙古人完全赶回大漠,我也是不安心啊。” “说得也是。”田三儿虽然也统兵作战,但他对军情指挥不甚了解,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大将军说往哪里打,他就往哪里冲,靠着天生神力和蒙古军营学来的功夫冲锋陷阵,倒也立下不少战功。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三儿爱卿,你年纪还轻,不像遇春他们已经跟朕打了十几年的仗,现下有空,你就跟着徐达学军事,多看点兵书,朕将来还要重用爱卿啊。” 田三儿摇头,与其叫他去读咬文嚼字的孙子兵法,不如直接登上城楼,搭上弓箭射下敌方主将。 “兵书?我看不懂。皇上,趁现在休兵,我想回乡扫墓。” “咳!”朱元璋呛了一口酒,这小子竟敢抗旨? 忍着,忍着,他乃一国之君,一定要有泱泱大“肚”别说他没学问,他知道这意思是说,他的肚子要很大,大到可以撑一条大船。 “三儿爱卿,朕听说你母亲过世的事情了,你的心情朕明白,朕明日早朝就封你母亲为夫人,赏赐银两修墓建牌坊,但此时朝廷随时会对北方用兵,你不能离开应天府。” “可是…” “三儿,快谢恩啦!”还是常遇春老练,忙推了推田三儿“常大哥也知道你孝顺,墓嘛,可以随时回去扫,但打蒙古兵得趁早。” “喔。”遥想娘孤伶伶地躺在山里村,田三儿虽然心头难过,终究还是跪下拜道:“谢皇上恩典。” 朱元璋装作没听到那哭音,哼,不是感动得哭了,而是哭他娘呀! “来!爱卿请起,再来喝酒!”他挥手唤太监斟酒,笑道:“既然是休养生息,就别再谈战事了,今儿个唤三儿过来,是谈喜事。” “是瑶仙郡主?”常遇春瞠大眼,高兴地拉了田三儿坐下。 “就是啊!”朱元璋抚须而笑“皇后跟朕提了,说瑶仙也到了出阁的年纪,既然三儿是英雄,瑶仙是美人,不如尽早让他们完婚。” “皇上,我不娶。” “哈哈!”朱元璋大笑道:“三儿都二十六、七岁了,还学姑娘害羞啊?瑶仙反而大方,她喜欢你就请皇后说亲了,这样吧,朕来做主…” “皇上,我在家乡有未婚妻,三儿不娶瑶仙郡主。” “咳咳!”朱元璋呛了又呛,这小子竟敢打断他的话? “三儿,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的,”常遇春兴高彩烈地拍拍田三儿的肩头“是瑶仙郡主耶,你们认识好几年,也该开花结果了!至于你家乡的未婚妻,就请她委屈做个小,毕竟人家是郡主,你当上了驸马,你那个未婚妻也跟着沾光啊。” “小芋不做小,我这辈子只会有一个妻子。” 常遇春偷瞧一眼皇帝快拉到地上的马脸,小声地道:“你不是说她不见了,还没找到人?” “就是还没找到人,我更不能另外娶别人。” “呵呵,皇上,三儿就是这副牛脾气。”常遇春摸摸脑袋瓜,很快就放弃当说客。“不过,我是说不动他,可瑶仙郡主不会放过他的。” “爱卿所言甚是。”朱元璋绕了一句皇帝该说的话。 嘿!他可是堂堂的大皇帝,哪有闲功夫当月老?再说这群臣子实在不象话,他说话家常,他们竟也当真,跟他讲话就这么没大没小的? 就算礼官没教他们朝仪,至少也看过戏吧?我我我的说个不停,难道不会谦称微臣、卑职、末将、小的吗? 摸摸马脸,嗯,是不是他才第一年当皇帝,还摆不足人见人怕的帝王威严呢? ******--*** 腊月时节,一朵早开的白梅缀在枝头,往厨房窗里探脸。 “娘,三儿哥好厉害,咻地一箭就射中了红心耶!” “壮壮,娘说过,不能喊三儿哥,要叫大爷!” “爷?他又不是爷爷,爷爷在大坟墓里睡觉…” 小芋赶忙掩起那张小嘴,深怕他一不小心泄漏了什么话。 翠环坐在一边学着剥豆荚,娇滴滴地道:“婆婆,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