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1/6页)
第十九章 李夫人出名儿的女才子,就是才子越道学,小绿、玲姑听着眯眼睛不敢分辩,小翠一旁也是莫赞一辞。 她对这桩事根本不想出主张,献策教纪宝来京都小住,顾虑的还不过他的健康问题。 翠jiejie不讲话,这使小绿、玲姑感到棘手,可是她们俩都是勇敢的人,力排困惑,干脆迳向颂花姑娘游说。 就因为小绿、玲姑光临,李夫人才放车去接干女儿。 颂花来了她们姐儿们自然又像扭股糖似的扭在一块儿,秋夜、秋窗、秋灯、秋雨,姐妹围坐着圆桌子磕瓜子儿聊天。 夜深了小绿言归正传,却不想一下子碰了一鼻子的灰。 颂姑娘并不怕羞,她明白说她已将意见告禀父亲,父亲同意她再等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她决不能出嫁。 她不单是讲得辞色很坚决,而且还附带加以说明,说明也顶简单,那就是两句话:不敢使市井上议论傅杨两家失礼,更不愿意让人讥笑纪宝无知。 她这么一讲,小绿、玲姑自不好意思再有所劝勉,事情就这样停搁下来。 宝三爷这十年来真是变了一个人,过去他是极端好动的,现在却非常好静,他仍住了张府的大环楼。 每天早起到义勇老侯爷床前请安,总是恋恋不舍的赖在屋里给老人家做点事,对三位老姨太一味恭敬。 尤其在七老姨太碧桃眼前百般孝顺。 他替老侯爷写了几万字长篇传略,正楷恭缮,笔酣墨饱,文辞并茂,为使老人眼力看得清楚,每一个字足写得胡桃一般大,珠圆玉润,力透纸背。 老侯爷躺在床上每日看三五页,越看越喜欢,有一两次他竟然欢喜得老泪涔涔。 他告诉三位老姨太,说纪宝是他生平的第一个知己,这厚厚的一大本册子,也就是他老人家毕生最宝贵的东西,藉此流传后世,永垂不朽。 因此他暗地教碧桃给立下遗嘱。 遗嘱身死之后,一切都归纪宝承受,他日纪宝有子两人就得以一子承嗣张家。 这一纸遗嘱和那一本传略,附在向雍正帝告别的奏折一块,暗地托宫中出来探病的德太监呈皇上。 传略和遗嘱全被雍正帝留下,翌晨便有旨下来召见宝三爷。 雍正帝这些年来也老了许多,可是人变得更沉着,更阴鸷,任何王公大臣望见他没有不发抖。 你说他残酷,但他有时又特别宽宏。 他常常会平反宽狱也常常会吹毛求疵,一件小案可能掀起大波,一桩大事也可能反而冰释。 欺骗他决不行,无心的过失都肯原谅。 总而言之他是个精明严厉的人君罢了。 他本来十分爱惜纪宝,今天在宫里召见他,这当儿随驾的全是一班贝子贝勒宗室亲人。 纪宝进去也还没有跪下,雍正帝挺在大圈椅上就戟指着叫:“你这孩子进京多少天了? 也不来看我吗?” 纪宝磕头奏道:“进京十日足不出户,义勇老侯爷命在旦夕,纪宝侍候床前不忍少离。” 雍正帝笑道:“算了,我爱你就因为你不会讲假话。起来吧!你这没络头野马受不了拘束,我们随便点谈谈。” 纪宝再拜请过圣安,从容起立,眼眶儿红红的含着一泡泪水。 皇帝瞅住他叹口气说:“你跟张勇也总是缘。想想看一个人活了一百多岁还不应该死么? 活有何乐,死本寻常,暂时别记着他好不好?我看不惯你这愁眉苦脸。 过来我瞧瞧,这些年来模样儿倒是长得不错,学问呢?十年时间不算短,到底跟海容老人学了什么奇技异能啦?” 他紧紧的握住三爷一只手不放。 纪宝道:“老人也没教给我什么,他替我定的功课是搬石头、跑山、挑水、砍柴、雪地里睡觉、太阳底下做苦工。” 雍正帝不禁大笑道:“那真是难为你了,不过你的皮肤还很洁白不算难看,这怎么说的呢?” 纪宝道:“皮脱过三两次,初上山一两年人瘦得不成样子,后来慢慢好了,现在不敢说寒暑不浸,身体确是很结实。” “剑练得怎么样呢?” “剑,很有点进步。” “除了剑还练过什么?” “练好十面飞钹。” “飞钹如何?” “跟普通和尚道士用的铙钹一样模型,边要宽一点蒂略小一点,钢打的每面重三斤七两,随手抛发,衔缀如一缕长虹,迅速有同奔雷掣电,用手接决无可能,躲避也不容易,是一种相当难防的兵器。” “十个钹沉甸甸的怎么好带呢?” “用两个革囊分装着,挂在左右腰带上,随用随取,两手并发。” “怪不得青花老尼死你手中,她那些狐群狗党,全是你一个人给屠光的?” 纪宝暗里吃了一惊。 他轻轻问:“陛下怎么晓得这些事呢?” “天下的事凡是我要知道的,我都有办法知道。青花老尼我时刻在注意她的行踪哪!今天我留你吃饭,我还有很多话跟你商量,现在你随便坐。” 说着便有个宫女给三爷送来一张铺着黄缎垫子的矮椅。 那年头说陪皇帝吃饭简直没有这回事,皇帝向来是一个人吃饭的,他吃完了让你站在桌边吃剩下来的东西,这就叫陪。 宫中老爱说祖宗规矩,假使皇帝犯了规矩,那些有头脸的太监,如总管、尚衣、司礼,都会叽咕讲话。 他们只要讲出祖宗两个字,你皇帝就得听从。 可是雍正帝不理这一套,你不提祖宗还好,一提祖宗他就恨得牙痒痒,冷森森的问祖宗那一天告诉你的,我没听说你会知道,你假冒祖宗? 这一来这一位顶祖宗弄鬼的活宝便要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