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回ldquo;地狱rd (第2/5页)
道、儒三教不但平和共存,而且是三体一位,已经熔合成一炉,彼此相辅相助,彼此互敬互重,不排斥、不攻讦,默默的宣扬着做人的道理。 吃斋念佛,顶礼膜拜,几乎已成为老年人们所专擅,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妇女。 壮年一代的男人必须要为生活而奔波,壮年一代的妇女也必须要为家计而*劳,他们接下了,担承了上代传下来的生活担子,兢兢业业,不稍或懈。 年老的身弱力衰下,箕裘有继了,他们如今所能做的,就是为子孙求福运,为自己祈来生,因此,庵堂寺院,可以说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城隍庙里的善男信女或许略有不同,但也是老的多、少的少,也是女的多、男的少。 城隍庙里所供奉的菩萨,当然是城隍菩萨了,但是附带着的还有城隍菩萨的下属,如牛头、马面、无常、判官以及一些执勤的鬼鬼卒卒。 这里是阴间的门户,这里是阴间的终点,他们察的是阳世间善恶,他们执的是阴间里刑典。 死亡是人人所恐惧的,苦难也是人人所害怕的,因此,抱佛脚、烧高香就不乏其人了。 有些人平日坏事做尽,但却也木鱼敲敲,有些人白天百般害人,夜里却在口念弥陀,就这样,古人悟出一句谚语来:“若觅黑良心,吃素念佛淘里寻。” 冥纸千万,忌地终日,真能消去罪孽恶行吗?唉! 这天下午,一个气宇轩昂的年轻人步入了这间城隍庙里,他踱蹀在众多善男信女之间,犹如鸡中之鹤、人中之龙,显得特出,惹眼十分。 庙祝拿来了一束细香、一捆银纸,匆匆的走了过来。 “这位公子,你是来祈福的还是来许愿?” “哦!我是来找人。” “找人?公子找的是准?男的还是女的?” 年轻人歉然地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他是男的还是女的?不过依常理判断,对方应该是位男士。” 庙祝听了不由怔了一怔,他迟疑地说:“公子找的难道不是失散的同伴或者亲人吗?” “不是,我找的乃是城隍庙里的管事。” 庙祝感到诧异了,他不禁认真的多看了这位年轻人几眼,好奇地说:“公子不认识我们的管事?” 年轻人笑意依旧地说:“是的,以前不认识,以后就会认识了。” 这不是废话吗?没有见过以前当然不认识,见过以后又当然会认识。 庙祝听了感觉好笑,但是,来者是客,客人来访,焉能过份的放肆?说不定对方是世子殿下哩! “好吧!那请你跟我来。” “谢谢。” 庙祝领着年轻人穿过了大殿,进入一间厢房之内。 “杜老,有人找你。” 被称“杜老”的人坐在一张书桌上,哦!这张桌子本来读书写字用的,但现在它上面满堆着锡箔细香、蜡烛黄钱,还能叫书桌吗?不知它是升了位还是坠了格? 那个人的年纪,看起来有六十多岁了,个子生得又瘦又小,瘦得活像山中树上蹦跳的那种动物,只差了一根尾巴,不然的话,真是“沐猴而冠”了。 两眼炯炯,下吻外突,露在嘴唇外面的二颗门牙,又黄又阔。 杜老见庙祝领进来的年轻人显得眼生,是自己的年纪老了?是对方业已长大了?还是彼此间从来未曾见过面? “公子贵姓?” “我姓麦。” 姓杜的老人听了心头陡地-震,他似有所觉,但口中还是继续问:“麦公子是…” 年轻人伸手由怀中摸出一面鬼头银牌递向杜老人的面前说:“杜老请看看这…”姓杜的老人只不过瞄了一眼,他霍地由座椅上跳了起来,立即捧手躬身蹴然说:“麦公子里面请,里面请…” 姓麦的年轻人,哦!他是麦无名,麦无名含着笑意走了进去,不用吩咐,庙祝就已经自动献上了香茗。 “阿斌,你到外厢照顾去吧!我和这位麦公子有要事商谈,别再带其他的人进来了,若有信徒解箴,就请他们稍为等待一下。” “是。” 阿斌应了一声就出去了,并且随手带上了门。 当然,阿斌乃是那个庙祝的名字。 一待庙祝退了出去,姓杜的老人又躬下了身子。 “属下杜衡,参见特使。” “杜老少礼。” 麦无名连忙伸手扶住了杜衡的双臂。 “特使下临永嘉,不知…” 麦无名接着说:“没有什么?我只是路过这里,不过,万里船帮的人平时*行若何?” “永闽总舵一般尚称安份,有一个叫张三的,‘土地’已经查报了二次,再有-次,也就是‘恶贯满盈’之日,届时属下当立即下手缉拿。” “其他的呢?” “尚有一个叫吕天成的,他恣睢暴戾,任所欲为,‘阳寿’业已届满,因其功力甚深,属下自衡力有不逮,正拟上奏‘地府’,请酌派‘殿王’前来,拘提‘归位’。” “可是执掌外三堂的那一个?” “不错,就是他。” “如此不必再呈‘地府’了,今夜三更,我即时将人提来,你准备解送好了。” “有劳特使。” “杜老客气了,这乃我份内之事,又何劳之有。”麦无名接着说:“请问杜老,永嘉地区可有什么名寺大院?” “有,有。”杜衡说:“西郊有‘白马寺’,北边‘馆头’附近有‘华宗寺’,再过去‘雁荡山’、‘括苍山’,有更多的古刹庙院。” “多谢杜老。”麦无名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