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3页)
第二章 聿熙真的想杀了楚香君,他发誓!他真的想杀了眼前这可恶至极的女子;他杀人从不犹豫,敢顶撞他的人,尤其该死! 但他为何下不了手? 他满腔的怒气翻腾,眦目欲裂,就是无法加重手劲,亲手杀了她。 大喝一声,他突地一拳击在床柱上。 楚香君睁开眼,有着些许困惑,不明白他为何有这个举动。 “你不是要杀我吗?怎么?下不了手吗?。她问。 聿熙再次怒瞪她,望入她幽幽的眼瞳底,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挫折感。 就是那双眼,那双无惧、明亮的眼,那双目中无他的眼;他太习惯让人畏惧他这个皇帝,现在终于遇到一个不怕他的女人,反而被她给吸引,即使她是那么可恶该死,他仍下不了手结束她的生命。 聿熙又将手搁到她的脖子上,威胁道:“如果朕派人医好你的义母,你必须做朕的女人。” 楚香君一愣,随即放声大笑。“我先言明,这不过是一场交易,我绝不可能做昏君的女人。” “你…”聿熙几乎被气炸了。“你可真有本事,竟敢一再惹怒朕!”他着实恨她恨得牙痒痒的。 “有吗?随你怎么想。”她说得轻描淡写“只要你救了我义母,我的身子你随时想要就要,我会履行约定。” 聿熙咬牙怒视,心头气她但更恼自己;堂堂一个皇上竞没用到去讨好一个脏兮兮的死囚。 “喔,对了!”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叮咛他:“离秋决之期只剩一个月左右,我希望你尽快找个医术高明的御医为我义母诊疗,可以吗?” 聿熙目露凶光,警告地道:“一个月后,朕照样砍下你的脑袋。” 楚香君又绽开一抹优美的微笑。“与其陪你睡觉,我宁可让你砍掉脑袋。” 说完,她毫不掩饰地放肆狂笑,将聿熙一向的高傲自负很伤人地踩在脚底下。 “小安子!”聿熙突然朝外大吼一声。 小安子惊惶失措地跑进来;通常皇上用这种雷鸣般的声音吼他进来,包准没有什么好事。 “皇上…”小安子的声音在看到皇上的寝宫内竟多了个女人后戛然停住。 丽妃不是才刚离开,什么时候皇上的寝宫又多了个女人? 聿熙怒指在床上安坐的楚香君。“将这女人…该死!”他怒瞪她。“你没姓名吗?” “楚香君。”这同,她挺配合地报上自己的姓名。 “香君…哼!名字取得倒挺好,人却大相径庭。”他冷言讥讽。 聿熙的言外之意,楚香君怎会不明白,她立即反唇相讥:“要我香个昏君,我宁可嘴巴烂掉。” 闻言,聿熙气结,小安子也吓得傻眼。 “替这个女人…”聿熙气得连她的名字都不想提。“和楚延庆的妻子邯氏安排一个地方疗养,再传唤司马景进宫替她诊疗,而且要尽速医好邯氏,朕非要在一个月后砍掉她的脑袋。” 小安子听得更为惊骇,以这个女人方才的言行,她早该拖下去斩了,何必拖上一个月? 见小安子仍处在失措状态,聿熙又朝他怒吼:“朕说的话你听见没?再发呆连你也砍了!” 妈的!今天是什么日子?一切全反了。 “是、是!奴才马上去办。“一听要砍脑袋,小安子马上回神,毕竟再多的惊讶、疑惑也敌不过项上这颗脑袋重要,他立即夺门离去。 “这样你满意了?’’聿熙压下满腔怒气,沉声问道。 楚香君却不答,一双大眼直往他脸上瞧。 聿熙被瞧得颇不自在,心中的怒火又往上窜起。 可恶!一向只有他盯人盯得让人受不了,何时轮到他让人这般上下打量。 正想对她咆哮时,却听得她开口:“你好像没有民间百姓传言的那么糟。” 大概是习惯了她的出言不逊,聿熙发现自己没那么气了,他讷讷地问:“朕在民间的声誉真的很糟糕?”他从未想过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如何。 “糟透了!前面几个皇帝都做得比你好。”楚香君直言。 “那些怕死了蛮族的胆小表怎能…”他倏然住口,因为他突然想到竟骂到自己的老祖宗。 “呃…朕是说先皇先帝们对蛮族采用的‘怀柔’政策,朕一向就不赞同。” “可百姓并不喜欢连年频繁的战争。” “哼!市井小民焉能明白朕的用心。”聿熙嗤之以鼻。 “虽然你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我还是感激你为义母所做的一切。” “你这是在损朕还是感谢朕?” 楚香君耸耸肩,不置可否。 “我能回天牢照顾义母了吗?”她问。 聿熙眯起眼打量她,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事。 他突然开口问:“你是正月正日子时生?” “什么?”楚香君满脸困惑,不明白他怎么会突然问起这种事。 聿熙摇了摇头,心里一阵烦躁,他竟傻得去相信那可笑的传言。 他转身挥手赶人。“你走吧!” 待他回身,已不见楚香君的人影,整个寝宫中剩下一股淡淡的干草味,让他回味… &&& 聿熙的一道旨令,可真折腾死了小安子! 向来只懂得安排嫔妃寝宫的他,这回居然得替女囚张罗个住处。找地方倒简单,整个皇宫内苑随便都可以找到安置楚香君母女的地方,所以他将她们安排在冷宫最偏僻的宫苑内,既安静得适合养病,又偏远到不会吓着后宫那群娇贵的娘娘们。 但小安子仍苦着一张脸。 凶为真正令他为难的是,他该如何向太后交代这个叫楚香君的女人? 撇开她是死因的身分不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并不是太后遴选出来伺候皇上的女子,太后能容得下她吗? 想当初先皇早逝,少帝又年幼,一直由慈伟太后垂帘听政。 对内,她竭力巩固摇摆不定的政权;对外,采取界线分明的壁垒政策,不理外族的叫嚣与挑衅,只要他们没有严重进犯边疆,太后总是睁一眼闭一眼,不愿主动挑起战争,一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