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女传_14真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真相 (第4/4页)

件事要交给你去调查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出公主的下落,朕…朕绝不能让她流落至民间受苦啊!”包公道:“臣自当尽全力找出长公主的下落。只是,臣希望皇上能颁下圣旨,让皇宫内的所有人都能配合臣的动作。也许,林玲是把当年刚出生的公主交给宫内的某人也不一定…”

    “朕知道了。朕会让他们全力配合你的!”

    由于不久前才证明当今皇上的身世,当宫内的上上下下,所有的文武百官知道这个皇上便是先帝的亲生儿子,是血统再纯正不过的合法继承人的时候,是纷纷争先恐后的表态将全力拥戴皇上,那些态度保持中立的老臣们更是义无反顾的鼎力支持,让皇上的声势一下子冲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点!这让包公办起事来十分有效率。

    短短一天不到,他已经从老宫女们的口中得知,当年林玲是谎称公主乃自己和皇上的孩子,让公主以帝女的身份留在皇宫。

    间接的,包公也知道了五岁以前的公主的日子并不好过,可以说是一段惨白而不勘回首的童年…在十四年前的某一天,有位自称是三王妃的女子出面领养公主,并带公主出宫的。那位公主的名字她们还记得很清楚,是叫“赵思雨”!

    李太后听到这里激动道:“三王妃…!?啊…那是李云娘…”

    仁宗奇道:“母后认识三王妃?”

    “怎么会不认识,她是我的meimei,也是皇上您的姨娘啊!”仁宗喜道:“太好了,包拯…这件功劳朕记下了。来人,马上拟旨,让人送公主回宫!”

    “是…”

    ******

    三王府——

    赵天霸急得在府中来回转着,口中喃喃念道:“怎么会这样…皇上既然是先帝的亲生儿子!?那我先前和皇上争锋相对惮度岂不是找死吗?完了…这下完了…”

    赵天霸的爱妾问道:“王爷,依皇上那种仁厚的性格,想必不会和王爷多作计较的,请王爷放心吧!”

    这时,宫中的宦官拿着圣旨前来,圣旨中先是感谢王爷、王妃十四年来养育公主的大恩,再命令王爷、王妃尽快将公主送回皇宫,好让李太后一解多年来的相思之苦!

    赵天霸听完圣旨后奇道:“王公公,这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所说的公主,究竟是何人呢?”

    王公公道:“王爷,您不知道,这项消息在宫中可是传得火热呢!二十年前冷宫里的李妃娘娘并没有被大火给烧死,反而成了当今圣上的生母。李太后的孩子不只皇上一人,还有一个公主,那公主和皇上可是同卵双生的龙凤胎呦!而这个公主啊…据说就是十四年前三王妃所领养的漂亮小女孩…呵呵呵…”赵天霸彷佛遭五雷轰顶般的呆愣在那…什么…思雨那丫头…竟然是皇上同父同母的亲meimei…

    王公公道:“王爷,奴才告辞了。请王爷马上择日将公主送回宫吧。皇上和太后可是每天都在盼望着呢!”

    等王公公走后,赵天霸的爱妾马上关心问道:“王爷这下该怎么办才好…思雨那丫头…不…公主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离家不见啦!”

    赵天霸回头冷瞪她一眼,然后急得往府邸后院走去,边走边大声嚷着:“李云娘…你在哪里…快给我出来!”

    后院的李云娘心头一惊,忙问道:“王爷,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赵天霸怒道:“别给我装傻!我问你,思雨是不是先帝和李妃的女儿,当今皇上的双胞胎meimei!?”

    “啊…”李云娘大吃一惊。

    “哼,你果然早就知道这件事了,所以当我要把思雨送进宫的时候,你是死活也不肯依!我问你,思雨呢?你究竟把思雨藏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不知道!”李云娘把心一横。他会在七几年后的今天寻找思雨,肯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而她又怎么会在这个当口将思雨的行踪透露出来呢?

    “你不知道?哼,看来,你不受点皮rou之苦是不会说的…你给我过来!”赵天霸抓住李云娘的手,硬是将她强拉到房里,关上了门,并将门给锁上。

    赵天霸将李云娘重重的丢到床上,怒道:“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说是不说!?”

    “我不会说的!”李云娘怒瞪着他。“当年,我第一眼看见思雨的时候,惊觉她长得多么像是我的jiejie…李妃娘娘…在我暗地的观察下,我确定她就是我jiejie的女儿,是冒死也要将她救离皇宫。十四年后的今天,我仍是不变我的初衷,我要保护那个苦命的女孩,你就算打死我,我也不会说的!”

    “贱人,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说罢,赵天霸竟真的对自己的结发妻子动起手来…

    完

    ******

    提起“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人人赞美包公断案如神,推崇寇珠、陈林的忠义,同情李宸妃的遭遇,故事中的刘太后,也就成了人人咬牙切齿指骂的“大反派”了。

    这杜撰的故事,源于宋仁宗迷离曲折的身世;他的确不是刘太后亲生,生母也的确是李宸妃。但故事情节,却与民间流传的“狸猫换太子”有异。事实上,这一“案件”后来仁宗自己查明了。而且,查明之后,就到亡故的刘太后灵前请罪;他误会了他的母后。二十多年之后,包拯才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刘太后当政的时候,他还没“出道”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