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_六淮南是个好地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淮南是个好地方 (第2/4页)

望,朱元寨中早已竖起了白旗。边镐、许文稹二人无奈,只好换了便服,装扮成樵夫,从后山逃跑了。

    紫金山一战,唐军全军覆没,赵匡胤大获全胜。这是赵匡胤第四次立下大功。

    2、攻克寿州城

    南唐齐王李景达、监军陈觉,率军从金陵出发,由水路日夜兼程,经长江而进入淮河。船队进入淮河不久,与周军水师元帅王环率领的战船碰个正着。王环知是南唐援军,命令所部水师突然向唐军发动猛烈攻击,两军在淮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突然,岸上鼓声震天。原来是柴荣率援兵从陆路赶到,在岸上擂鼓为周水师助威。周军见皇上在岸上督战,越战越勇。

    李景达和陈觉还不知道紫金山的唐军已经全军覆没,见周军水师越战越勇,岸上的周军越来越多,估计紫金山的唐军出了问题,命人爬到桅杆顶上去察看。爬杆之人下来报告,说紫金山到处悬挂的都是周兵旗号,没有看见唐军一面旗子。

    李景达惊讶地说:“难道说,紫金山的唐军全军覆没了?”

    陈觉说:“如果不是这样,为何不见他们的旗号?看来我们也只好撤兵,如果迟了,后果恐怕就不堪设想。”

    李景达犹豫再三,只好下令退兵。唐军将士接到撤退的命令,自然就没了斗志,战舰一退,周军乘势追杀。李景达所率的五万水师伤亡过半。周军夺得战船、军用物资无数。李景达、陈觉率残部逃回金陵去了。

    经此一战后,唐军援助寿州的外围部队几乎被扫荡殆尽。寿州城,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城。

    南唐老将刘仁赡坐镇寿州城多年,早已是械尽粮空,援军驻扎紫金山,虽然向城内运进了一些粮草,由于后周大将李重进的拦截,运粮通道并不通畅,运进城中的粮食也不是很多,城中军民仍然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当他得知紫金山的援军全军覆没、水路援军又大败而归的消息后,一直强撑着的刘仁赡彻底绝望,急火攻心,一下子就病倒了。

    柴荣消灭了寿州城外的援军之后,趁热打铁,指挥大军将寿州城团团围住。修书一封,以箭射入城中,劝令刘仁赡投降,否则,城破之日,死无全尸。

    唐军守城副将周廷构见寿州城已成孤城,大兵压境,寿州城危如累卵,而主帅又病入膏肓,不能理事,知道大势已去,便与营田副使张全约等人商量,以刘仁赡的名义写了一封降书并派人送往周营,然后大开四门,率领万余名守城唐军一齐出城投降。

    周军入城之后,柴荣下令兵士不得扰民,并开仓放粮,接济城中饥民。

    可怜的刘仁赡躺在病榻之上,已是不省人事,当他醒来的时候,寿州城已经换了主人,知道大势已去,一口气接不上,一命归天,见阎王去了。

    周军攻克了寿州城,撼动了南唐的根基,南唐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柴荣率得胜之师凯旋,大赏这次战斗中的有功之臣。加拜赵匡胤为义成军节度使,晋封检校太保。赵匡胤的待遇、级别都上去了。

    赵匡胤是一个胸怀大志、有远大理想的人,此时在周世宗殿下为臣,是否有不臣之心尚不得而知,但他辅佐周世宗确实是尽心尽力的。

    柴荣这个皇帝,在五代的时候,算是一代英主,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心中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统一中原。

    在汴梁休整的时间不长,柴荣便决定再次出征,兵发濠州泗州。

    3、挺进淮南

    柴荣兵发濠州,赵匡胤自告奋勇,请命做了先锋官。

    周军大队人马由水路进发,一路浩浩荡荡,战船行到一个名叫十八里滩的地方,见岸上布满了南唐的营帐,连绵数十里,军营里战旗猎猎,气势尤为壮观。

    柴荣见岸上唐军声势如此之大,心想不动真格的恐怕这个仗就不好打,于是,他下令动用杀手锏——骆驼阵。

    骆驼可是一个庞然大物,在步兵阵中,骆驼像一座山,冲过来,谁能抵挡得了。但动用骆驼阵,成本也很高,代价大。柴荣当然知道用骆驼阵成本高,但只有用骆驼阵,才有必胜的把握,作为皇帝,他当然想旗开得胜,这样可以鼓舞士气。

    赵匡胤也认为骆驼阵代价太大,建议还是省着点。

    柴荣说:“能省点当然好,但这个仗怎么打?”

    赵匡胤一拍胸说:“陛下不用担心,看我的。”话音刚落,他拍马跃入水中。

    河水里,赵匡胤骑在马背上,半沉半浮地向对岸泅渡。

    马,不仅是陆地代步的脚力,也是泅渡的能手。

    骑兵们见先锋官带头跳下水,谁还敢怠慢?扑通扑通,争先恐后地拍马跳下水,向对岸游去。

    赵匡胤率先上岸,一马当先,直捣唐军营盘。唐军毫无防备,哪里想到赵匡胤这个丧门星找上门来?顿时手忙脚乱,找衣裳的,找鞋子的,抢武器的,军营里乱成了一锅粥。赵匡胤可不讲什么道义,管你是不是手无寸铁,手持一根铁棍,犹如出山猛虎,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唐军擦着的就伤,碰着的就死,哭爹叫娘,四处逃窜。

    紧随其后的周兵陆续泅渡到岸,立即投入战斗。顷刻之间,唐军便作鸟兽散,泊在营外的战舰成了赵匡胤的战利品。

    胜仗来得如此容易,不是写书人杜撰的,主将身先士卒,三军岂能不用命?这样的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