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久别重逢 (第1/3页)
第十章 久别重逢 杨华快马加鞭,很快就脱离了刘备等人的视线。途中,遇到一个小树林,顺便进去探察了一下,果然有埋伏过的痕迹,不由得心中暗笑。 再往前行,没多久便与魏延所带的十几个人汇合一处。小乔也在其中,打扮成一个眉清目秀的青衣书生。她一见到杨华,就猛扑过来说道:“杨大哥,终于又见到你啦!我就知道你有办法脱困,魏大哥他们还在那里左担心、右担心的呢!” 杨华连忙抱拳道:“多谢二哥劳神费心!现在我没什么事了,不如我们现在就兵分两路,你们护送小乔去上庸吧!”魏延道:“这里仍是刘备地界,且送你出境再说。” 于是众人继续前行,忽见前方一将,单枪匹马而来,竟是赵云。魏延不禁大为紧张,杨华却是泰然自若。 赵云下马行礼道:“听说锦川贤弟辞职而去,只恐一路上会有匪寇sao扰,特来送你一程。”杨华心感赵云高义,也下马回礼道:“原先路途确有不靖,但我刚向玄德公推荐了卧龙先生。想是匪徒惧怕卧龙先生,都已逃之夭夭了!”赵云道:“军师果然好计!”二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杨华心中万分感慨,他解下赵云所赠佩剑说道:“此剑伴我征杀,已饱饮敌人鲜血。但此后山重水复,各为其主,只怕愧对此剑。思量再三,还是物归原主吧!”赵云大大方方接剑,说道:“此剑凡品,原本不入行家法眼。”接着,却又出乎意料地另外拿出一柄宝剑道:“这才是一柄能送得出手的好剑!这次纯属我私人赠送,贤弟你不可推辞,却之不恭哦!”杨华接剑抽出一看,剑身犹如一泓清水,透着寒气,剑柄上隐隐刻有“太阿”两字。“啊?…这难道就是秦始皇的那把太阿剑?如此宝物,子龙兄为何不留作己用?” 赵云微笑道:“这是王者之剑,为将者岂敢擅用?我觉得贤弟绝非池中之物,必定不会久居曹cao之下,所以送剑给你,祝你事业早成!” 赵云果然见解深刻!杨华心中感动,试探性地问道:“待我成事之时,子龙兄可否…”赵云打断杨华的话,长叹一声说道:“人不负我,我不负人。若有负我那一刻,到时再说吧!” 杨华道:“我身无长物,没有什么可回赠的,只好送你一个预言吧:将来子龙兄若在长坂坡大战,遇到夏侯恩,千万别放过,他身上有一柄削铁如泥的‘青虹剑’,将会被你得到。” 赵云对杨华这种神神秘秘的东西已经有了免疫力,见怪不怪地笑道:“那就借你吉言啦!” 大家上马继续前行,杨华想起一事,又对赵云说道:“如果你在长坂坡救下一个名叫阿斗的孩子,千万不要直接送到他父亲手里。”这回赵云却感到奇怪:“哦?为什么?”“他父亲一定会这样说:”杨华学着刘备的样子“‘你这孩子!为了你,几乎害我损失一员大将,留你何用!’接着就会‘啪!’往地下一摔…只可惜地面太硬,孩子伤到脑子,后患无穷啊!唉!你要知道,其实他父亲心里也不知道有多心痛呢!”话一说完,赵云等人被逗得哈哈大笑。 众人边走边谈,不觉已到边界。赵云告辞返回。杨华对魏延说道:“二哥,前而已是曹cao所辖地面,我离开刘备之事,他们必有准备,说不定会有人迎接,若被撞见就不方便了。你们暂且护送小乔去上庸吧!我这里有几份图纸,画的是一种爬城偷袭用的钩索,和一种改良弩,到上庸之后交给马良,请工匠立即打造一批备用。还有,这是一篇施政方略,请马良选择切实可能的部份进行试点。在我没去之前,上庸暂时还打申耽、申仪的旗号,待我从曹cao那里脱身出来再行易帜。” 魏延道:“三弟放心,我送小乔到上庸之后,立刻暗中回来配合你。” … 许都,皇宫一侧,承相府议事厅门前,曹cao亲自迎接杨华。一阵寒暄之后,冯菁出列,缓缓走近杨华身边,怯怯地叫了一声:“华哥…”“菁妹!”杨华情不自禁,上前抱住冯菁。冯菁似乎身子一颤,却毫不抗拒,伏在杨华肩上,泪如雨下。“我…想你!呜呜呜呜…” 百官看到这动人的场面,一时鸦鹊无声。杨华心中无限感慨。若不是自己将她“骗”来三国,哪有这样的机会?可如今,这朵鲜艳的校花,却是被自己真直实实地抱在怀里!幸福之余,却又感到有一丝丝对不起她。于是倍感怜惜地捧过冯菁的娇面,轻轻为她拭擦眼泪。这一动作,却逐渐引起双方漏*点,两对嘴唇渐渐吻在一起… 汉代虽然随便,大庭广众之下也还没到这种程度。百官大多回过身去,曹cao赶紧说道:“咳…杨贤侄不必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