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不死神仙之三国志X (第1/3页)
第十五章 不死神仙之迷 当冯菁重新回到曹cao书房工作的时候,曹cao却一眼就看出了表现在冯菁身上的变化。以前冯菁的眼神是清彻、天真而略带羞涩的,而现在清彻依然,但天真已经消失,代之以果敢坚毅。短短几天怎么会有这种变化?曹cao生性多疑,于是张口便问道:“菁儿啊,你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没有啊?”“啊…没有。”冯菁心虚,一阵紧张。“是吗?有什么事是不能跟伯父说的吗?”曹cao看着冯菁笑道“要知道,眼睛是心灵的一扇窗户,伯父可是看出来了呀!”其实曹cao并没有那么神,可冯菁却不知道曹cao到底看出了什么漏洞,一阵慌乱:“这…我…”正在这时,有人来报:“文姬来访。”万幸!总算暂时解了围。 看来蔡文姬与曹cao关系非同一般,她竟然可以直入曹cao书房。进来之后,先叫了一声“孟德…”一看有菁儿在场,又改口道:“承相!我正有一些…曲谱,想给你过目,以便请教!”“哦?”曹cao很有兴趣地接过打开看了看,却又马上合上道:“这一路上你可是辛苦了!”文姬道:“本来我还想继续游历下去,可周边一些城市发生了瘟疫,不得不赶紧折了回来。”“哦?这倒是值得注意的事,瘟疫一来,比敌**队还厉害…” 趁他们两人正谈论的时候,冯菁偷眼看了一下曹cao手中的文卷,发现似乎并不是什么曲谱,上面隐约有一些人名,边上还有一大段文字不知道记的什么。要在以前,冯菁对这种事是一概忽略而过的,但自从徐庶给她解说了“明暗两面”的理论以后,今天她便留了意,心想:“文姬出去‘游历’,为什么要给曹cao带回上面载有人名的文卷,而且又不直说?莫非是…” 正当她继续往下想的时候,文姬却与曹cao说完了话,转过身来捧住她的脸蛋说道:“来,让jiejie看看,我们的小美人是不是越长越漂亮啦?”说罢,仔细端详了一会,忽然惊讶道:“哟!jiejie要向你道喜啊!”曹cao一边奇怪道:“是什么喜事?”文姬笑道:“承相你怎么啥都问!这是我们女孩子的私房话。”说完就拉着冯菁来到花园,问道:“你怎么直到现在才和杨大哥同房呀?他对你好吗?”冯菁羞道:“别问了!”文姬道:“jiejie是从你眼眉上看出来的,别瞒我!”“是吗?我比以前丑了?”“不!青春焕发,比以前更美!”冯菁暗道,如果文姬真的是在暗里是替曹cao做情报工作的,那么正好借题发挥,用这件事去消除曹cao的疑虑。于是就向文姬说了,由于家乡规矩,年龄过小同房会影响发育,必须满十五岁,云云。文姬听了笑道:“你说的是有些道理,不过,你那位杨大哥竟能忍得住,把一个天生尤物保存那么久才开封,是不是有一点惧内啊?”冯菁脸红道:“别瞎说,那会影响杨大哥声誉的!”“哈哈哈哈…”冯菁故意在花园里游荡很久才回书房。曹cao却象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地工作。冯菁主动提道:“伯父,刚才你问我的事…”曹cao却连忙回避:“菁儿不用再说了,你大了,也成熟了,是该保留一些女孩子自己的秘密,不用什么都对人讲。”冯菁心里一阵高兴,可又有些伤心:文姬jiejie竟是间谍,自己对她的印象要大打折扣了…唉,可又一想,自己何尝不是照样有暗的一面?今天文姬不管有意无意,总是帮了自己的忙啊。如此一想,多少又有些释然了。 回家路上,腰间忽然“BB”一响,冯菁奇怪,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计分器竟开始工作了,上面写道:“冯菁借题发挥,用计成功,加分10”再往前翻过去看,还有一条:“冯菁与刘安单挑获胜,加分10”冯菁心里一阵高兴:自己终于获得认可,将在三国时代大展宏图了… … 曹cao已经对冯菁和杨华完全消除了疑虑:菁儿原来是因为新近合房才发生的气质变化,而杨华又是“惧内”那么这一对儿应该没啥问题。 倒是即将来临的瘟疫令他绞尽脑汁。这种瘟疫一旦发作起来,对国家的损伤能超过一场巨大的战争。本来北方平定之后,就可以南下了,至少该先对付一下刘备,可现在看来是要延后了…眼下能做的,只是将军营由整化零,不在一个地方集中过多的人,并且控制水源,不饮脏水。其它也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这次的瘟疫被医者称之为“春瘟”发作极快,许都城内已经有不少人得病了。杨华原本劝冯菁小心,这一段时间不要每天去工作,但冯菁掂记着即将完工的《孟德新书》,在出门时就带上了自制的一个大口罩。曹cao少见多怪,见到冯菁的样子大笑不止,气得冯菁朝他直瞪眼睛。 曹cao倒也是不恼,笑够了之后,便来问她这其中的道理。冯菁简略讲了一下“细菌学”知识,曹cao听了将信将疑,却也有些胆战心惊:“空气中真会有那么多看不见的小虫吗?”于是下令制造一些口罩,他自己行走在路上的时候也戴,不过却是坐在车里,外面看不到,而且一进屋就摘下。曹cao建议文武百官也戴,但是很少有人响应,因为大家认为口罩样子如同“马笼套”人怎么能戴?冯菁没办法,只好对国人的这种劣根性深表遗憾:“真是死要面子不要命!” 冯菁推销口罩基本失败。但另外一个人的防病方法却大获成功,那就是左慈。 左慈字元放,安徽潜山人。少时,曾在安徽天柱山隐居学道,而后四处云游,时常采药炼丹,治病救人。据说左慈已过百龄,可看上去却是黑须黑发,只在三四十之间,故而人称“左神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