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对策 (第3/3页)
“可不是吗。”春杏见魏凌终于拐过弯来,心里也很是高兴,瞧着魏凌意气风发的拿着一堆旗帜在手里,眼神锐利的扫过站在下边的一排队伍,突然又有一些悲伤,面前这个人,虽然长着和小姐一模一样的脸,可却完全不是那个人了。 张延之和路昭由蓝灵送着去了徵宫,慕太昭仪正在拿着笔抄书,见张延之和路昭跟着蓝灵走了进来,知道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放下笔来坐直了身子:“两位大人,很久不见。” 张延之上前一步,将那份遗诏从袖袋里拿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呈给了慕太昭仪:“娘娘请看这个。” 慕太昭仪将遗诏拿在手里,只匆匆扫了一眼,脸色立时凝重了起来,她站起身子,将那份遗诏紧紧的攥在了手中:“为何这个时候将这遗诏拿了出来?” 张延之和路昭这才将贺兰夫人来报信的事情说了一遍,张延之忧心忡忡道:“老臣倒不是怕珲右相构陷,只是害怕他必有图谋。如今朝堂上边不少人唯其马首是瞻,京城里不少人都抢着去他府上拜会,听说都到了门庭若市的地步。娘娘,若是他势力大了起来,难免不会起异心,大司马掌握大虞兵马调度,他的儿子又是资历颇深的骠骑将军,这珲家若是想造反,恐怕也不是一件难事呢。” 慕太昭仪的眼神闪亮,望向张延之和路昭,微微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现在我们必须暗中动手脚,不能大张旗鼓的和他对着干,若是他惹到两位大人身上,还请为了大虞的江山社稷着想暂时容忍一二。” 张延之和路昭皆点头称是,慕太昭仪将遗诏放在袖袋里,眉毛微微蹙拢了些:“我先好好筹划一番,然后再和两位大人通气。两位大人若是有什么新的发现又不方便进宫,请派人去西大街的一家胭脂铺子报信便是了,掌柜的是个女的,名字叫保德。” 赫连鋆这几天也很是不快,虽然太师和太保都让他由着珲巴达行事,要让他的私心膨胀到一定程度,诱发他主动出击,可他见着珲巴达这般嚣张,肆意行事心中便有几分不舒服。这坐在龙椅上的人可是他赫连鋆,不是珲巴达!早些日子因着懒惫,交了几分奏折给他帮着批阅,没想到接下来他便越俎代庖的替自己批了不少奏折,有些甚至是和他的意见相左,但他竟然也不问他,直接就给发下去了。 朝堂上的官员入狱的有好几十人,这让赫连鋆也非常惊讶,没想到大虞的官员竟有如此多的害群之马。起先还只是气愤,可紧接着珲巴达交了份名单给他,告诉他这都是经过吏部审核的新任官员,只要请皇上盖上自己的大印便可以了。 到了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他也太把自己当傻子了。赫连鋆的目光扫过那一行行名字,虽然有不少人他还不认识,可他认识的那几个,无一不是珲巴达的党羽。曾听说珲右相门口求见的人排队能到御前街的口子上边,连右相府上的门房都新近在京城买了一套宅子,还娶了两个姨娘,看起来这都是实话,可不是庆丰公公说给自己听的笑话! 忍?如何去忍?赫连鋆的拳头砸在了桌子上,一个茶盏不住的摇晃着,里边的茶水泼洒了出来,流到了桌子上边,将一本书打得湿透。“母后!”赫连鋆喃喃自语的喊出了一个名字,他真希望母后现在就在身边,微笑着鼓励他不要害怕,一切有她在。 从小时候开始他便依赖着她,无论是再怎么为难的事情,有母后在都会迎刃而解。父皇也屡次在他面前提过母后的聪明才智,可是因为自己的一时邪念丛生,鬼迷心窍的将父皇谋害,母后就不再留在他身边了。 他真希望以前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父皇健在,母后依然在长乐宫里,这大虞的皇宫里边充满着一种温馨的气息,不像现在,什么都是死气沉沉的一片。赫连鋆呆呆的望着桌子旁边立着的一盏宫灯,虽然此时还没有到点烛火的时分,可因着那灯罩子是浅黄颜色,依旧显出了几分温暖来。 “太昭仪娘娘到。”门外内侍的声音让赫连鋆精神一振,他怎么便没有想到慕太昭仪呢?她是母后的姑姑,聪慧绝伦,听说父皇登基里边,她可是出了大力气,功不可没。想到此处,他兴奋的站了起来,迎到了门口,便见着一身紫色衣裳的慕太昭仪款款而来。 “皇上,最近一切可好?”慕太昭仪观察着赫连鋆的神色,心里想到魏凌所说过的事情,她有些不相信赫连鋆会弑父,这还是一张孩子的脸,怎么会犯下那种恶行?可魏凌却没有可以陷害赫连鋆的理由,她的死而复生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暂时将这件事儿放下几个月,先将珲巴达这事给处理了,再去查赫连鋆弑父之事,毕竟现在大虞才换了皇上一个月,连续动荡不安对民生很有影响,犹记得当年武宗皇帝驾崩,南安王继位,紧接着又是赫连睿执政,短短几个月里,大虞的粮价都涨了一倍有余,民心浮动不安。 “谢过太昭仪关心。”见着与慕媛有几分相似的面部轮廓,赫连鋆心里突然有些踏实,仿佛慕太昭仪真是他的亲人一般,往日积在心里说不出的苦处,此时却如流水般的吐了出来,将现在他的困扰向慕太昭仪倾诉了一番。 慕太昭仪沉吟片刻,给赫连鋆出了两个主意,第一,暗示张延之和路昭上奏折提出致仕,暂时隐居在家避风头,第二,让贺兰静云写份详细的名单过来,哪些是珲巴达的死忠,哪些是忠于大虞皇室的将军,表面上不露声色,暗召那些忠勇之士进宫加以勉励,让他们去监视珲巴达党羽的动向。 “皇上,做事情可不能只凭一时意气,需要面面俱到,这可是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轻举妄动,需将一切布置妥当再下手。”慕太昭仪谆谆叮嘱:“现在那珲巴达并没有露出异样来,若是皇上就这样定了他的罪,未免不会让天下臣民寒心,所以本宫建议皇上该韬光养晦,避其锋芒,等他骄纵到一定程度,有了行动再一举歼灭。” 赫连鋆听着这话,犹如有谁淋了一盆水在他头上般,顿时清醒了过来,那种焦躁不安的情绪松懈了下来,望着慕太昭仪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太昭仪,有你在这里坐镇,朕便安心多了。” 见着赫连鋆脸上突然露出了孩子般稚气的笑容来,慕太昭仪一怔,心里有些疑惑,他其实还只是个孩子,那件事情难道真是他做出来的?莫非媛儿弄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