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_一甲申之变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甲申之变1 (第7/7页)

你说“兵临城下”是什么兵?是法国军队吗?一怒之下,指名严劾,安上他一个危言惑众、动摇民心士气的罪名,起码也是一个革职的处分。

    于是有人便乱以他语:“玉大哥、玉大哥,今宵只可谈风月,喝酒,喝酒。”

    王桂还想再说,作主人的张凤池见机,大声说道:“玉大哥的黑头、黄钟仲吕,可以醒酒,来,来,来一段让我们饱饱耳福。”

    “对!”有人附和:“听玉大哥唱黑头,真是痛快淋漓。快,快,‘场面’呢?”

    文场、武场都现成,很快地摆设好了“乌师”请示唱什么,张凤池便说“玉大哥最拿手的是《探阴山》跟《上天台》。我看先上天台,后探阴山吧!”

    “不!”玉桂答说:“今天我反串,唱‘胡子’,来段《斩谡》。”

    等打鼓佬下鼓糙领起胡琴,过门一到,玉桂变了主意“我还是唱《上天台》吧。”他说。

    原来玉桂编了一段辙儿,想骂左宗棠如失街亭的那个蜀中大将“言过其言,终无大用”但想想身居客地,而左宗棠到底是年高位尊,过于嚣张,实在也不很相宜,所以不为已甚。

    这些情形看在胡雪岩眼中颇有感触,回想当年左宗棠意气风发,连曾国藩都不能不让他几分,哪知如今老境颓唐,为人如此轻视,这样转着念头,一面为左宗棠悲哀,一面也不免兴起急流勇退的念头。

    在江宁已经十天了,左宗棠始终没有派人来请他去见面。由于他事先有话,胡雪岩不便再去求见,只有托熟人去打听。但始终不得要领。

    好不容易左宗棠来请了,一见面倒没有废话,开门见山地说:“雪岩,陕甘那面我另有部署,你把转运局的官款,拨二十五万出来。”

    这笔款子自然是拨给王德榜的,不加商量,直接交代,胡雪岩除了唯唯称是以外,别无话说。

    “这笔钱能不能在这里拨?”左宗棠问。

    “大人要在哪里拨就哪里拨!”

    “好,就在这里拨好了。你替王阆青立个折子。”

    “是。”

    “你什么时候回去?”

    “我一直在候大人的命,既然有了交代,我想明天就走。”

    “对了,你要回去办喜事?”左宗棠问:“令爱出阁,我已经告诉他们备贺札了。你我是患难之交,我不能去喝喜酒,中心未免歉然。”

    “大人言重了。”

    “我想再送点什么别致的贺礼。雪岩,你倒替我想想,不必客气。”

    “是。”胡雪岩想了一下说“如果有大人亲笔的一副喜联,那就真的是蓬荜生辉了。”

    “这是小事。”左宗棠答说:“不过今天可来不及了,反正喜期以前,一定会送到。”

    “大人公务太忙,我这个实在算是非分之求。既蒙大人许了,我把喜堂最上面的位置留下来了。”

    这是变相的坚约,左宗棠不可言而无信,否则喜堂正面,空着两块不好看。左宗棠理会得这层意思,便喊一声:“来啊!”“喳!”

    厅上一呼,廊下百诺,进来一名亮蓝顶子的材官,站在他身旁待命。“胡大人的小姐出阁,我许了送一副喜联,你只要看我稍为闲一点儿,就提醒我这件事,免得失礼。”左宗棠又说:“你要不断提醒我。”

    “是。”

    “好!就这么说了。”左宗棠又问“你是先到上海?”

    “是的。”

    “有什么事要我替你招呼?”

    胡雪岩心里不放心的是,那笔到期还本的洋债,为限已近,但看宓本常并无信来,谅想已经办妥,就不必再请左宗棠费事了。

    “等有事再来求大人。”

    “好!”左宗棠说:“这回你来,我连请你吃顿饭的工夫都抽不出来,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大人太客气了。”胡雪岩问:“不知道大人在上海、在杭州,有什么委办的事没有?”

    左宗棠想了一下说:“就是王阆青的那四千支枪。

    “这件事,我一定办妥当。”

    “别的就没有了。”左宗棠说:“就要你那句话,想起来再托你。”

    胡雪岩告辞而去,又重重地托了那些材官,务必提醒喜联那件事。当然,少不得还有一个上写“别敬”的红包奉送。

    一到上海,胡雪岩才失悔在江宁荒废的日子太多了。上海也仿佛变了一个样子,其所谓市面萧条,熟人一见了面,不是打听战事,就是相询何处避难最好?这些情形在江宁是见不到的。

    做钱庄最怕遇到这样局势,谣言满天,人心惶惶。而且遇到这种时候,有钱的人都相信手握现款是最妥当的事,因此,钱庄由于存款只提不存,周转不灵而倒闭的,已经有好几家。阜康是块金字招牌,所受的影响比较小,但暗中另有危机,只是宓本常守口如瓶,不让胡雪岩知道而已。

    但即令如此,已使得胡雪岩大为头痛。首先是供应王德榜的四千支洋枪,转运局的库存仅得两千五,尚少一千五百支,需要现购,每支纹银十八两,连水脚约合三万两银子,这倒还是小事,伤脑筋的是,他在左宗棠面前,已经大包大揽地答应下来,如果交不足数,信用有关。

    “小爷叔亦不必过分重视这件事,将来拿定单给左湘阴看就是了。”

    “应春,”胡雪岩说:“我在左湘阴面前,说话从来没有打过折扣,而且,这回也只怕是最后一两回替他办差了,为人最要紧收缘结果,一直说话算话,到临了失一回信用,且不说左湘阴保不定会起疑心,以为我没有什么事要仰仗他,对他就不象从前那样子忠心,就是自己,也实在不大甘心,多年做出来的牌子,为这件小事砸掉。应春你倒替我想想,无论如何要帮我一个忙。”

    办军火一向是古应春的事,从来也没有说过一句客气话,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无论如何要帮忙”的话,古应春心里当然也很不是味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