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_第二十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第8/12页)

目不大,好阔的口气。胡雪岩正要开口、吴季重抢在他前面说了。

    “我跟叔雅的情形,差不多,有十万银子,也要请胡大哥替我费心用出去。”

    “我的情形,稍为不同些。”陆芝香说“我有一箱东西,放在苏州不放心,请胡大哥看看,是存在什么地方妥当。”

    “喔,”胡雪岩问道“是一箱什么东西?”

    “是一只画箱。”

    “芝香家府上的收藏,是有名的。”潘叔雅说“有几件精品,还是明朝留下来的。”

    就凭这句话,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只画箱的珍贵。这一点胡雪岩却不敢轻易回答,只点点头说:“我们再商量。”

    所谓“商量”是推托之词,胡雪岩已经决定不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果然吃力不讨好,也还罢了,就怕出了什么毛病,古玩古画是无法照样赔偿的。所以他作了这样一个明智的决定。

    但陆芝香的目的,是希望在运出危城,转移到洋人所保护的夷场时,胡雪岩能保他的险,因而提到了尤五。

    “听说胡大哥跟漕帮的首脑,是至交?”

    这是不能敕也不必赖的,他点点头答道:“是的。松江的漕帮,管事的老少两代,都很看得起我。”说到这里,胡雪岩很机警地想到,陆芝香说这话,自然有事要托尤五,那就落得放漂亮些,不必等他再开口“如果老兄有什么事,只要力所能及,我可以代求。”

    “是的。是要请胡大哥代求。”陆芝香说“松江漕帮的势力很大,跟这里的‘老大’也有联络。我想请胡大哥探探口气,如果松江漕帮肯帮我的忙;我自然有一份微意。”接着,他问潘叔雅:“送五千银子差不多了吧?”

    潘叔雅还未答话,胡雪岩在一旁连连摇手:“谈不到,谈不到!谈到在个,我那性尤的朋友,反倒不肯搭手了。老兄,”他很诚恳的向陆芝香说:“你听我一句话,几位老哥都是大少爷出身,出手豪阔,不过,江湖上交朋友,也有用钱买不到的的东西。老兄的委托,我尽全力去办,只要有把握,这点事算不了什么!将来办好了,我们总要在上海碰头;那时我备桌酒,替各位引见,老兄当面谢过就够了。”

    前半段话略带教训的意味,但以态度恳切,所以陆芝香不但不以为忤,且连连拱手受教:“是的,是的!一谈酬劳就俗了。”

    接着便谈漕帮的内幕,然后又谈到夷场的奇闻异事;言不及义地大谈特谈,反将正事搁在一边。

    胡雪岩一面应酬着,一面很冷静地在观察,很快地明白了这三位“大少爷”想移居上海,一半是逃难,一个是向往夷场的繁华。照此看来,如今要替他们在上海所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替他们每一家造一所住宅。

    这三所“住宅”的图样,很快地就已在他的脑中呈现,是洋楼,有各种来自西洋的布置,软绵绵的“梭化”椅,大莱台,还有烧煤或者烧木柴的壁炉。

    这样想着,对于潘、吴两人的现款,胡雪岩也有了生利的办法。不过这个办法是“长线放远鹞”要图急功近利,就根本无从谈起。如果他们是望远了看,那就对于自己的生意,也是一大帮助,胡雪合心想,有二十万可以长期动用的头寸,何不在上海再开一家钱庄?

    这一转念间,才发觉自己义遇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仔细盘算了一会,想停当了,才找个他们谈话间的空隙,向潘叔雅说道:“我有句话想动问。”

    “好,好。你请说。”

    “承两位看得起我,我不敢不尽心。不过两位对这笔现款,总有个打算,是做生意,还是放息,如果是放息,是长放,还是短放?总要先拿个大主意,我才好措手。”

    潘叔雅向吴季重看了一下,以眼色征询意见。

    “胡大哥,”吴季重只谈他自己的情形“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把我的想法告诉你,如果要逃难,苏州的入息自然中断了,田上的粗米收不列,市房也不知道保得往保不住?更不用淡什么房租。那时候,舍间一家十八口,养命之源,都靠这笔款子。实情如此,请你看着办。”

    “我的情形也差不多。”潘叔雅说“我自己一家不过十三口,只是寒族人多,如果都逃在上海,生活不济,少不得我也要尽点心。”

    “我明白了!”胡雪岩说:“万一苏州沦陷,不知道哪一天恢复?一年半载,还是三年五年,谁也不敢说。既然拿这笔款子作逃难的本钱,就得要细水长流,以稳当为第一。”

    “‘细水长流’这话,说得太好了!”吴季重很欣慰地“我就是这意思。”

    胡雪岩点点头,放下筷子,两手按在桌上,作出很郑重的姿态:“两位给我的这个责任不轻!我只能勉力以赴。我想应该作这么一个兼顾的打算。第一,在上海夷场上,要有自己的住宅,第二,看每个月要多少开销,提出一笔钱来放息,动息不动本。住的房子有了,日常家用有了,先稳住了‘老营’,就不妨放手干一番,余下的钱,或者买地皮,或者做生意。这样子做法,就朝最坏的地方去想,哪怕蚀光了,过日子依旧可以不愁,也就不伤元气。两位看我这个打算行不行?”

    “怎么不行?太好了。”吴季重转脸说道:“叔雅,这位胡大哥老谋深算,真正叫人佩服。”

    朋友是从潘叔雅来的,听得这番赞扬,真所谓“与有荣焉”所以他也极其得意。一高兴之下,马上唤着丫头说:“你进去跟姨太太说,铁箱里有只拜匣,连钥匙都拿了来。”

    “慢慢!”胡雪岩急忙阻止“你现在先不要拿什么东西给我。”

    “一样的。”播叔雅说“我家里有五、六万的银票,先交了给胡大哥。”

    “不,不!我们做钱庄的,第一讲究信用,第二讲究手续。等谈好了办法,你们两位的款子,交到钱庄里来,我要立折子奉上,利息多寡,期限长短,都要好好斟酌。”

    “也好!”潘叔雅说:“那就请胡大哥吩咐。”

    于是胡雪岩从买地皮,造房子谈起,一直谈到做洋货生意,大致有了个计划。购地造屋,以一万两银子为度,其余的对半分成两份,一半是五年期的长期存款,一半是活期存款,用来作为经商的资本。存放的钱庄,由胡雪岩代为介绍,实际上都等于长期存款,因为用来做生意的那一半活期存款,亦要听胡雪岩的主意,如果他的头寸紧,某一笔生意就可以不做,翻来覆去都听他口中一句话。

    “好,我们就这样。”潘叔雅问陆芝香“你呢?是怎么个主意?”

    “听你们谈得热闹,我自然也要筹划筹划,在上海大家房子造在一起,走动也方便。”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都是谈的将来往在一起、朝夕过从的乐事。胡雪岩冷眼旁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