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10页)

    第六章

    六

    他请教的不是别人,是王有龄。

    “题招牌我还是破题儿第一遭。”王有龄笑道“还不知怎么题法,有些什么讲究?”

    “第一要响亮,容易上口,第二字眼要与众不同,省得跟别家搅不清楚。至于要跟钱庄有关,要吉利,那当然用不着说了。”

    “好,我来想想看。”

    他实在有些茫然,随便抽了本书,想先选几个字写下来,然后再来截搭选配。书架上抽出来的那本书是《华阳国志》,随手一翻,看了几行,巧极了,现成有两个字。

    “这两个字怎么样?”王有龄提笔写了《华阳国志》上的两句话:“世平道治,民物阜康。”在“阜康”上面打了两个圈。

    “阜康,阜康!”胡雪岩念了两遍,欣然答道“好极!既阜且康,就是它。”

    说着,他就要起身辞去,王有龄唤住他说“雪岩,我有个消息告诉你,我要补实缺了。”

    “喔!哪个州县?”

    “现在还不晓得。抚院的刘二来通知我,黄抚台约我今天晚上见面,他顺便透露的消息。照我想,也该补我的缺了。”

    就这时只见窗外人影闪过,脚步极其匆遽,胡雪岩眼尖,告诉王有龄说:“是吴委员。”

    门帘掀处,伸进一张笑脸来,等双脚跨进,吴委员就势便请了个安,高声说道“替大人道喜,真正大喜!”

    “喔,喔,”王有龄愣了一下,旋即会意,吴委员跟藩署接近,必是有了放缺的消息,便站起身来,连连拱手:“多谢,多谢!”

    “我刚从藩署来,”他走近两步说“确确实实的消息,委大人署理湖州府,”

    这一说,连不十分熟悉官场情形的胡雪岩都觉得诧异,候补州县“本班”的实缺不曾当过一天,忽然一跃而被委署知府,这不是太离谱了吗?王有龄自然更难置信“这,这似乎不大对吧?”他迟疑地问。

    “决不错!明天就‘挂牌’。”

    王有龄沉吟了一会,总觉得事有蹊跷,便央求吴委员再去打听究竟,一面又叫高升到刘二那里去问一问,或者倒有确实消息。

    消息来得太突兀,却也太令人动心,王有龄患得患失之心大起,在海运局签押房,坐立不宁,胡雪岩便劝他说:“雪公,你沉住了气!照我想,就不是知府,也一定是个大县。到晚上见了抚台就知道了。”

    “我在想,”王有龄答非所问“那天藩台说的话,当时我没有在意,现在看来有点道理。”

    “麟藩台怎么说?”

    “他先说湖州知府误漕撤任,找不着人去接替,后来说是‘有个主意’,但马上又觉得自己的主意不好,自言自语在说,什么‘办不通’、‘不行’,‘没有这个规矩’。莫非就与刚才这个消息有关?”

    “那就对了!”胡雪岩拍着自己的大腿说“不是藩台保荐,抚台顺水推舟,就是抚台交下来,藩台乐得做人情。现在等高升回来,看刘二怎么说?如果藩台刚上院见过抚台,这消息就有八成靠得住了。”

    “说得有理。”王有龄大为欣慰。

    “不过,雪公!”胡雪岩说“湖州大户极多,公事难办得很。”

    “就是这话罗!所以,雪岩,你还是要帮我,跟我一起到湖州去。这句话胡雪岩答应不下,便先宕开一句:“慢慢再商量。雪公,倒是有件事,不可不防!这里的差使怎么样?”

    “这里”自是指海运局,一句话提醒了王有龄“坐办”的差使要交卸了,亏空要弥补,经手的公事要交代清楚。后任有后任的办法,倘或海运局的公款不再存信和,关系一断,替松江漕帮借款担保这一层,就会有很大的麻烦,真个不可不防。

    “是啊!”王有龄吸着气说“这方面关系甚重,得要早早想办法,我想,跟抚台老实说明白,最好仍旧让我兼这个差使。就怕他说,人在湖州,省城的公事鞭长莫及,那就煞费周章了。”

    “雪公,我倒要问一句,到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那一步,你怎样打算?”

    “我情愿不补实缺,把这里先顾住。”王有龄说“我靠朋友帮忙,才有今天,不能留下一个累来害你和张胖子、尤老五!”

    “雪公!”胡雪岩深深点头,一个字,一个字他说道:“有了这个念头,就不怕没有朋友。”

    经此一番交谈,王有龄彻底了解了自己的最后立场,心倒反而定了来了。两个人接着便根据不同的情况,商量在见黄宗汉时,如何措同。这样谈了有半个时辰,高升首先回来复命,如胡雪岩所意料的,这天一早,黄宗汉待为把麟桂找了去,有所密谈,可见得吴委员的消息,不是无因而至。不久,吴委员带回来更详细的喜信,王有龄是被委署为乌程县知县,兼署湖州府知府。事到如今,再无可疑。海运局上上下下,也都得到了消息,约齐了来向坐办贺喜,又商量凑公份办戏酒,为王有龄开贺。

    这大招摇了!王有龄一定不肯,托吴委员向大家道谢疏通,千万不可有此举动。扰攘半日,莫衷一是,他也只得暂且丢下不问,准时奉召去看黄宗汉。

    “今年的钱粮,一定要想办法征足,军费浩繁,催京饷的部文,接二连三飞到,你看,还有一道上谕。”

    王有龄起身从黄宗汉手中上谕来看,只见洋洋千言,尽是有关筹饷和劝谕捐输的指示,最后一段说:“户部现因外省拨款,未能如期解到,奏请将俸银分别暂停一年。朕思王公大臣,俸人素优,即暂停给发,事尚可行,其文职四品以下,武职三品以下各员,仍着户部将本看春季暂停俸银,照数补行给领。并着发内库帑银五十万两,交部库收存,以备支放俸饷要需。”王公大臣的俸银,岂肯长此停发?当然要严催各省解款。王有龄心有警惕,今年的州县官,对于征粮一事,要看得比什么都重。

    “本省的钱粮,全靠杭、嘉、湖三府,湖州尤其是命脉所在。我跟麟藩台商量,非你去不可。时逢二百年来未有之变局,朝廷一再申谕,但求实效,不借破格用人。所以保你老兄署湖州府,我想不至于被驳。”

    王有龄是早就预备好了的,听黄宗汉一口气说下来,语声暂停之际,赶快起身请安:“大人这样子栽培,真是叫人感激涕零,惶恐万分,不知如何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