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第9/15页)
来就不大赞成,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他觉得也并不坏。 不过,事情要弄清楚,看阿珠的神气,可以想见胡雪岩有了很明确的表示。然而阿珠又说连“他的人影子都没有看见”那么“是不是他托人带了什么话给你?”他问。 “自然罗!不然我怎么晓得他的鬼心思?” “不要开口骂人!”老张训了她一句“不管怎么样,人家人是好的。” “你跟娘当然都当他好人,没有他,哪里会有今天?” 这话对自己的父亲来说,是太没有礼貌了,老张又是带些狷介的性格,无法忍受说他贪图财势的指责,所以脸色大变。 阿珠是顺口说得痛快,未计后果,抬头发现她父亲的脸,大吃一惊!再想一想,才发觉自己闯了祸,赶紧想陪笑解释,但已晚了一步。 “你当我卖女儿?”老张的声音,又冷又硬象块铁“我不想做啥丝行老板!上海也用不着去了,我们今天就回湖州。” 阿珠没有想到她爹生这么大的气,也晓得他性子倔,说得到,做得到。一时慌了手脚,又悔又急,又恨自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这一哭,使得老张好生心疼,但绷着的脸一下子放不松,依然气虎虎地呵斥:“你哭什么?要哭回家去哭!” 于是阿珠心里又加了一分挨了骂的委屈,越发哭,哭声随风飘到岸上,陈世龙听见了,不能不去看到究竟。 看到阿珠用衣袖在拭泪,他又把他的手帕递了过去,一面开玩笑他说:“今天哭了两场了。” 阿珠正找不到一句话可以开口,心里说不出的不对劲,恰好在陈世龙身上发泄,使劲把手帕往他身上一掷,白眼说道:“你管我?哭十场也不与你相干!” 看她拿陈世龙出气的语调、神气,完全是个娇憨的小女孩,老张不由得好笑,同时心里也动摇了,跟她生气,不就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了?然而拿眼前来说,就算陈世龙熟得一家人一样,到底是外人,应该客气,女儿失礼,他做父亲的应该有表示,所以赶紧向陈世龙说好话。 “世龙,你不要理她,疯疯癫癫,越大越不懂事了。” “张老板,你这话多说了的。”陈世龙笑道“不是我这一来,张小姐的眼泪怎么止得住?” 听这一说,阿珠便瞟了他一眼,撇着嘴说:“多谢你!” “好,闲话少说了。”老张脸色一紧,又谈到必须要谈的正事“世龙,”他用迟缓而认真的语气说:“我们阿珠的事,你也晓得的,如今听说胡先生另有打算了,到底是怎么回事?问她她不说,只会哭。你想来总清楚,倒说给我听听看。” “我实在不大清楚。”陈世龙很谨慎地答道“不过在杭州的时候,我听胡先生说起,好象为了这件事,胡先生跟胡师母吵得很厉害。” “那”阿珠突然转脸,看着陈世龙大声质问:“这话你为什么早不告诉我?你早告诉我,我老早就好问他了,何至于弄到今天,要刚认识几天的陌生朋友来传话?不是有意出我们家的丑!” 问倒问得理直气壮,但却是片面之词,陈世龙并没有一定要把听来的话告诉她的责任。但情势是只好她发脾气,别人不能反驳,否则就变成吵架了。而且陈世龙另有用心,更不肯正面讲理,反倒点点头表示歉意:“你要体谅我,这话在我不好乱说。” “是嘛!你叫他胡先生,已经是他的学生子了,自然要帮师父。” “好了!”老张不耐烦地阻止“咭咭呱呱,就会吵架!这样子谈到天黑,也谈不出一个结果。” 受了一顿排揎的阿珠,自知理屈,不敢开口,但脸上又有些挂不住,那就只好避了开去“你们去谈,不管我事!”说完,扭头就走,到后舱去坐着静听。 老张不理她,对陈世龙说:“我现在很为难。世龙,你看事情看得很准,我要跟你商量,我想带阿珠回湖州” 话还没有完,陈世龙吃惊地问:“这为啥?张老板,你是不是生胡先生的气?” “不是,不是,决不是!”老张极力否认“我刚才还在阿珠面前帮他说话。不过,一个人穷虽穷,志气是要紧的。说实话,阿珠的娘有点痴心妄想,我是从来也不觉得我做了丝行的者板。以前说要结亲戚,彼此还无所谓,现在事情有了变化,他不必再照应我,我也不好再受他的照应。你说,我的话是不是?” “不是!”陈世龙简截了当地答说“张老板,你的想法,完全不对!” “完全不对?”老张倒有些不服气“你倒说说看!” “第一,胡先生不是那种人,不管事情有没有变化,他喜欢照应人家的性子是不会改的,第二,开丝行,不是你受胡先生照应,是你照应胡先生。” “你的话是说得好听,可惜不实在。他那么大本事的人,何用我来照应?” “越是本事大的人,越要人照应。皇帝要太监,老爷要跟班。只有叫化子不要人照应,这个比方也不大恰当,不过做生意一定要伙计。胡先生的手面,你是晓得的,他将来的市面,要撑得其大无比,没有人照应,赤手空拳,天大的本事也无用,就拿这次买丝来说,湖州不是你们老夫妻两位,还有珠小姐的照应,哪里会这样子顺当?所以,”陈世龙加强语气说:“张老板,你千万不要存了什么受人好处的心思!大家碰在一起,都是缘分,胡先生靠大家照应,他也不会亏待大家。再说句实请,我们就算替胡先生做伙汁,凭本事,凭力气挣家当,用不着见哪个的情。” 老张的心思拙,而且有些如俗话所说的“独门心思”钻入牛角尖,不易自拔,他虽觉得陈世龙的话有道理,却总丢不开耻于受人恩惠的念头,因而只是摇着头,重复地表示:“话不是这么说!” 在后舱的阿珠,有些发急了!陈世龙的话不但句句动听,同时他另有一种看法,即使用胡雪岩“闹翻”了,生意不妨照做。这样桥归桥、路归路,才不会惹人说闲话。不然,一定会有人说,张某人的女儿嫁不成胡雪岩,连丝行老板沮做不成了!那有多难听? 她又想到她娘,一心一意要丢掉那条船,在岸上立起个门户,好不容易有了如陈世龙所说的“缘分”得以如愿,谁知弄到头来是“竹篮子捞月一场空”那有多伤心? 为了这两个原因,她不能不挺身而出“爹!”一踏入中舱她就气虎虎地质问:“你是不是跟我别气?” 老张一愣,不高兴他说:“哪个来跟你一般见识?” “既然不是别气,为啥一定要回湖州?人家的话,”她指着陈世龙说“说得再明白都没有了,你一定不肯听,是啥道理。” 老张不作声,心里盘算了一会,如果硬作主张,一定夫妻吵架,而阿珠一定站在她娘这一面,吵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