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2/10页)
春兄,”胡雪岩首先声明:“自己人说话,不妨老实。你洋行里的职位,仍旧要维持,不然跟洋人打交道不方便、而且这一来,洋人那里的消息也隔膜了。” 古应春原是不假思索,想到就说的一句话,即使胡雪岩不点明,他回想一下,也会改变主意的。因而当然一迭连声的表示同意。 “我在想,”胡雪岩踌躇满志的说“你刚才所说的‘三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真正不假。我们三个人,各占一门,你是洋行方面,尤五哥是江湖上,我在官场中也还有点路子。这三方面一凑,有得混了!” 古应春想一想,果然!受了胡雪岩的鼓舞,他也很起劲的说“真的,巧得很!这三方面要凑在一起,说实在的,真还不大容易。我们明天好好谈一谈,想些也众不同的花样出来,大大做它一番市面。” 因为有此契合,这顿花酒,吃得十分痛快,尤五的手面很大,请的客又都是场面上人,每人都叫了两三个局,莺莺燕燕,此去彼来,弦管嗷嘈,热闹非凡。吃到九点多钟,又有人“翻台”一直闹到子夜过后,才回裕记丝栈。七姑奶奶和阿珠都已累了一天,早早入梦,老张是一向早睡早起,只有陈世龙一个人,泡了一壶好茶在等他们。 “五哥,你困不困?”胡雪岩兴致勃勃的问。 “不困。”尤五问道:“你有啥事情要谈?” “事情很多。”胡雪岩转脸说道:“世龙,你也一起听听,我今天替你找了个读洋文的先生。” 这一说,尤五立即明白:“你是说古应春!你们谈得怎么样?” “谈得再好都没有了”胡雪岩把他跟古应春在烟榻上的那一席对话,源源本本地说了给尤五听。 尤五比较深沉,喜怒不大形于颜色,但就算如此,也可以发现他眉目轩豁,这几天来阴沉沉的脸色,似乎悄然消失了。 “你的脑筋快,”他用徐缓而郑重的声音说“倒想想看,跟他有什么事可以做联手的。” “眼前就有一样,不过”胡雪岩的尾音拖得很长。 “咦!”尤五诧异了“有啥为难的话,说不出口?” “我不晓得你跟卯金刀,到底有没有交情?” “卯金刀”是指刘丽川,尤五当然明白,很快地答了句:“谈不上。” “我这么在想,英国人反正做生意,枪炮可以卖给太平军,当然也可以卖给官军。今天我在席面上听说,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郡为了卯金刀在伤脑筋,奏报出去,轻描淡写,好象是地方上闹事,其实是想多派兵,一仗把他打倒。既然如此,枪炮、火药是要紧的,我们好不好先替他们办个‘粮台’,等他们的兵一到,就好出队打仗。如果你认为这个办法可以,我马上到苏州去跑一趟,江苏巡抚许乃钊是我们杭州人,一定可以找得到路子见一见他。” “主意倒是不错。不过我不能做。” “是因为‘圈吉’的关系?”胡雪岩问。 “圈吉”周,是指周立春,尤五点点头说“一点不错,不过你跟他没有交情,你可以做。” “那就算了。第一,要做,就是大家一起来,第二,人家也晓得我跟你的交情,如果你觉得有妨碍,我做了一样也有妨碍。” 尤五听得这话,大感快慰,他心里是巴不得胡雪岩不要做,但“光棍不断财路”明明是笔好生意,自己不能叫他罢手,所以那样言不由衷地说“你可以做” “我还有第二条路子,浙江现在正在办团练,湖州由一位姓赵,名叫赵景贤的绅士出面,此人极其通达能干,跟王雪公的公谊私交都不错,我一说就可以成功。” “那好!这笔军火生意,我们一起来做。” “就有一样麻烦,要尤五哥你有办法才能成功。”胡雪岩说“英国人的兵船开不到湖州,只能在上海交货,上海运到湖州,路上怕有危险。抢掉了怎么办?” “危险也不过上海到嘉兴这一段,一进浙江境界,有官兵护送,哪个敢抢?至于这一段路,归我保险。”尤五又说“反正我们漕帮弟兄现在都空在那里,要人要船都现成。借此让他们赚一笔水脚,事情再好都没有了。” “这一说,在我们两个人就算定局了。说做就做,你倒再想想看,你那面还有什么事要我做到的?” 尤五仔细想了想说“你请浙江方面,替我们这里的督粮道来封公事,说要用松江漕帮的船运军火。这样,我对官面上就算有了交代。” “这一定办得到。”胡雪岩转脸对陈世龙说“又要你辛苦跑一趟了。” “到杭州,还是到湖州?” “先到杭州。如果王大老爷已经回任,你就再到湖州,寻着他算数。不错,”胡雪岩忽然又说“你正好把阿珠送了回去。” “好的。啥时候走?” “最多两三天,等我在这里接好头,写了信,马上就走。” 接头是跟古应春接头。第二天在怡情老二的香闺中,三个人又见了面,胡雪岩说了经过,问古应春,英国人肯不肯将枪炮、火药卖给这方面?“有啥不肯?他们是做生意,只要价钱谈得拢,什么都卖。”古应春问道“你要些什么东西,我好去谈。” 这下把胡雪岩难倒了“这上面我一窍不通。”他说“只要东西好就好。” “不光是东西好坏,还有数目多少。总要有个约数,才好去谈,譬如洋枪,应该多少支?” “总要一千支。” “一千支!”古应春笑道“你当一千支是小数目?我看办团练,有五百支洋枪就蛮好了。还有,要不要请教习?洋枪不是人人会放的,不会用,容易坏,坏了怎么修,都要事先盘算过。” “应春兄,”胡雪岩拱拱手说“你比我内行得太多了。索性你来弄个‘说帖’,岂不爽快?” 古应春慨然应诺,而且立刻功手。怡情老二亲自照料,移过“叫条子”用的笔砚来,磨浓了墨,却无纸可写,好在是草稿,不妨拿“局票”翻过来,将就着用。 于是古应春一面提笔构思,一面过鸦片烟瘾,烟泡装上烟枪,枪嘴上接根橡皮管子,一直通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