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一人去楼空 (第2/7页)
喔!”周少棠倒是出自衷心地想与胡雪岩同甘苦,只是身分悬殊,谈不到此,但心情是相同的,所以一听胡雪岩的话,很兴奋地催促着:“快!快说出来听听。” “你不要心急,我先讲一桩事情你听。”他讲的就是在老同和的那一番奇遇。讲完了又谈他的感想:“我年年夏天施茶、施药,冬天施粥、施棉袄,另外施棺材,办育婴堂,这种好事做是在做,心里老实说一句,叫做无动于衷,所谓‘为善最乐’这句话,从没有想到过。少棠,你说,这是啥道理?” “我想!”周少棠说:“大概是因为你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好比每天吃饭一样,例行公事无所谓乐不乐。” “不错,发了财,就应该做这种好事,这是钱用我,不是我用钱,所以不觉得发财之可贵” “啊,啊!我懂了。”周少棠插嘴说道:“要你想做一件事,没有钱做不成,到有了钱能够如愿,那时候才会觉得发财之可贵。” “你这话说对了一半。有钱可用,还要看机会,机会要看辰光,还要看人。” “怎么叫看人?” “譬如说,你想帮朋友的忙,无奈力不从心,忽然中了一张彩票,而那个朋友又正在为难的时候,机会岂不是很好。哪知道你把钱送了去,人家不受。这就是看人。” “为啥呢?”周少棠说:“正在需要的时候,又是好朋友,没有不受的道理。” “不受就是不受,没有道理好讲的。” “那,”周少棠不住摇头“这个人一定多一根筋,脾气古怪,不通人情。” “换了你呢?” “换了我,一定受。” “好!”胡雪岩笑着一指“这话是你自己说的,到时候你不要赖!” 周少棠愕然“我赖啥?”他说:“胡大先生,你的话说得我莫名其妙。” 胡雪岩笑笑不答,只问:“乌先生不是住得很近吗?” 原来乌先生本来住在螺蛳门外。当年螺狮太太进胡家大门,周少棠帮忙办喜事,认识了乌先生,两人气味相投,结成至交。螺蛳太太当乌先生“娘家人”劝他搬进城来住,有事可以就近商量。乌先生便托周少棠觅屋,在一条有名曲折的十三弯巷买的房子,两家不远,不时过从,乌太太与周太太还结拜成了姐妹。胡雪岩是因为周少棠提议邀他来喝酒,触机想起一件事,正好跟他商量,因而有此一问。 “快来了,快来了,” 果不其然,不多片刻,乌先生来了,发现胡雪岩在座,顿感意外,殷勤致候,但却不便深谈。 “少棠,”胡雪岩说:“我要借你的书房一用,跟乌先生说几句话。” “啊唷,胡大先生,你不要笑我了,我那个记记帐的地方,哪里好叫书房?” “只要有书,就是书房。” “书是有的,时宪书。”时宪书便是历本。虽然周少棠这样自嘲地说,但他的书房却还布置得并不算太俗气,又叫阿春端来一个火盆,也预备了茶,然后亲自将房门关上,好让他们从容密谈? “乌先生,我家里的事,你晓不晓得?” “啥事情?我一点都不晓得。”乌先生的神情显得有些紧张不安。 “我把她们都打发走了。” “呃,”乌先生想了一下问:“几位?” “一共十个人。” 胡雪岩的花园中,有名的“十二楼”遣走十个,剩下两个,当然有螺蛳太太,此外还有一个是谁呢? 他这样思索着尚未开口,胡雪岩却换了个话题,谈到周少棠了。 “少棠的独养儿子死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没有另外纳妾的意思?” 何以问到这话?乌先生有些奇怪,照实答道:“我问过他,他说一时没有适当的人。” “他这两个丫头,不都大了吗?” “他都不喜欢。”乌先生说:“他太太倒有意拿阿春收房,劝过他两回,他不要。” “他要怎样的人呢?” “这很难说,不过,看样子,他倒象袁子才。” “袁子才?”胡雪岩不解“袁子才怎么样?” “袁子才喜欢年纪大一点的,不喜欢黄毛丫头。”乌先生又念了一句诗:“徐娘风味胜雏年。” 乌先生与周少棠相知甚深,据他说,在周少棠未有丧明之痛以前,贤惠得近乎滥好人的周太太,因为自己身躯臃肿不便,劝周少棠纳妾来照应起居,打算在阿春、阿秋二人中,由他挑一个来收房,周少棠便一口拒绝,原因很多。 “他的话,亦不能说没有道理。”乌先生说“老周这个人,做事不光是讲实际,而且表里兼顾,他说,他平时嘴上不大饶人,所以他要讨小纳妾,人前背后一定会有人臭他,说他得意忘形,如果讨了个不三不四,拿不出去的人,那就更加会笑他了。既然担了这样一个名声,总要真的享享艳福,才划算得来。只要人品真的好,辰光一长,笑他骂他的人,倒过来羡慕他、佩服他,那才有点意思。” “那么,他要怎么样的人呢?” “第一,当然是相貌,娇妻美妾,说都说死了,不美娶什么妾;第二,脾气要好,不会欺侮周太太。” 胡雪岩点点头赞一声:“好!少棠总算是有良心的。” “现在情形又不同了。”乌先生接着又说:“讨小纳妾是为了传宗接代,那就再要加个第三:要宜男之相。” “那么,我现在说个人,你看怎么样?我那个老七,姓朱的。” 乌先生愣住了,好一会才说:“大先生,你想把七姨太,送给老周?” “是啊!”胡雪岩说:“年大将军不是做过这样的事?” “也不光是年大将军。赠妾,原是古人常有的事。不过,从你们府上出来的,眼界都高了。大先生,这件事,你还要斟酌。” “你认为哪里不妥当?” “第一,她会不会觉得委屈;第二,吃惯用惯,眼界高了,跟老周的日子过得来过不来?” “不会过不来。”胡雪岩答说:“我老实跟你说吧,我不但叫罗四姐问过她,今天早上我同她当面都提过,不会觉得委屈。再说,她到底是郎中的女儿,也知书识字,见识跟别人到底不同,跟了少棠,亦就象罗四姐跟了我一样。她也知道,我们都是为她打算。” “那好。不过老周呢?你同他谈过没有。” “当然谈过。” “他怎么说?” 胡雪岩笑一笑说:“再好的朋友,遇到这种事,嘴上推辞,总是免不了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