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2/10页)
子,该当多少费用,交到哪里,请吩咐了,我好照办。” “说句老实活,别人来,花上千银子,未见得能如此顺利。老兄的事,没有话好说。不过,我为老兄设想,以后要诸事方便,书办那里不可不点缀点缀。我为你引见一个人,你邀他出去吃个茶,说两句客气话,封一个数给他好了。”说着,伸了一个指头。 这一个指头当然不是代表一千两,那么是十两呢,还是一百两呢?想一想是宁可问清楚为妙。 “好的。我封一百二十两银子好了。”他这样旁敲侧击他说,如果是十两,杨用之当然会纠正他。 “不必,不必!一百两够了,通通在里头,你另外不必再花冤枉钱。” 于是杨用之派人去找了户房一个书办来,五十多岁,衣着相当够气派。书办的官称为“书吏”大小衙门基层的公务,只有书办才熟悉,这一点就是他们的“本钱”其中的真实情况,以及关键、决窍,为不传之秘,所以书办虽无“世袭”的明文,但无形中父子相传,有世袭的惯例。府、县衙门“三班六房”六房皆有书办,而以“刑房”的书办最神气“户房”的书办最阔气。户房书办简你“户书”他之所以阔气,是因为额征钱粮地丁,户部只问总数,不问细节,当地谁有多少田、多少地,座落何方,等则如何?只有“户书”才一清二楚。他们所凭借的就是祖传的一本秘册,称为“鱼鳞册”没有这本册子,天大的本事,也征不起钱粮。有了这本册子,不但公事可以顺利,户书本人也可以大发其财,多少年来钱粮地丁的征收,是一盘混帐,纳了钱粮的,未见得能收到“粮串”不纳粮的却握有纳粮的凭证,反正“上头”只要征额够成数,如何张冠李戴,是不必管也无法管的。 因此,钱谷老夫子必得跟户书打交道。厉害的户书可以控制钱谷老夫子,同样地,厉害的钱谷老夫子,也可以把户书治得服服帖帖。一般而论,总是和睦相处,情如家人,杨用之跟这个名叫郁四的户书就是这样。“老四!”杨用之用这个昵称关照:“这位是王大老爷的,也是我的好朋友,胡老爷!” 书办的身分本低,郁四见这位胡老爷的来头不小,要行大礼,但胡雪岩的动作快,刚看他弯膝,便抢上去扶住他说:“郁四哥!幸会,幸会!” “胡老爷,这个称呼万万不敢当,你叫我郁四好了。” 杨用之也觉得他不必如此谦虚,便说:“你也叫他老四好了。”接着又对郁四说:“老四,你请胡老爷去吃碗茶!他有点小事托你。” “好的,好的!我请胡老爷吃茶。” 于是他带胡雪岩上街,就在县前有家茶馆,招牌名叫“碧狼春”规模极大,三开间的门面,前面散座,后面是花木扶疏,另成院落的雅座,郁四不把他带到雅座,却在当檐正中一张竖摆的长桌子上首一坐。 胡雪岩一看便懂了。这张茶桌,名为“马头桌子”只有当地漕帮中的老大,才有资格朝外坐。胡雪岩虽是“空子”却懂这个规矩,而且也明白郁四的用意,是要向大家表明,他有这样一位贵客。 不过,胡雪岩心里感他的情,却不宜说破“开口洋盘闭口相”说破了反难应付,只是神色间摆出来,以有郁四这样的朋友为荣。 果然,郁四的威风不小,一坐定,便陆续有人走来,含笑致候,有的叫“四哥”有的叫“四叔”极少几个人叫“老四”那当然不是“同参”就是交情够得上的平辈。 不管叫郁四什么,对胡雪岩都非常尊敬,郁四一一为来人引见,其中有几个人便介绍给胡雪岩,他心里有数,这都是够分量的人物,也是自己在湖州打天下,必不可少的朋友。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还有许多送来点心,摆满了一桌子。这样子极本无法谈正事,同时郁四觉得力大家介绍这个朋友,到这地步也就够了。所以招手把茶博士喊了过来问道:“后面有地方没有?要清静一点的。” “我去看了来回报你老人家。” 不多片刻,茶博士说是有了座位。引进去一看,另有个伙计正在移去僻处一张桌上的茶具,显然的,茶博士是说了好话,要求雅座上的客人腾让了出来的,这是一件小事,胡雪岩的印象却极深刻,郁四的“有办法”就在这件小事上,表现得清清楚楚。 “胡老爷,你有话请说。” “郁四哥!”胡雪岩又改回最早的称呼“自己人这样叫法,显得生分了。你叫我雪岩好了。” “没有这个规矩。”郁四又说“我们先不讲这个过节,你说,有什么事要吩咐?” “是这样”胡雪岩说明了来意。 “那么,你有没有保呢?” “我找恒利去找。” “那不必了。”郁四说道“你把禀帖给我,其余的你不必管了。明天我把回批送到你那里!” 这样痛快,连胡雪岩都不免意外,拱拱手说:“承情不尽。”他接着又说:“杨师爷原有句话交代,叫我备一个红包,意思意思。现在我不敢拿出来了,拿出来,倒显得我是半吊子。” 郁四深深点头,对胡雪岩立即另眼相看,原来的敬重,是因为他是杨师爷和王大老爷的上宾,现在才发觉胡雪岩是极漂亮的外场人物。 于是他在斟茶时,用茶壶和茶杯摆出一个姿势,这是在询问,胡雪岩是不是“门槛里的”?如果木然不觉,便是“空子”否则就会照样用手势作答,名为“茶碗阵” “茶碗阵”胡雪岩也会摆,只是既为“空子”便无须乎此。但郁四已摆出点子来,再假装不懂,事后发觉便有“装佯吃相”之嫌。他在想,溜帮的规矩,原有“准充不准赖”这一条,这个“赖”字,在此时来说,不是身在门槛中不肯承认,是自己原懂漕帮的规矩,虽为空子,而其实等于一条线上的弟兄,这一点关系,要交代清楚。 于是他想了想问道:“郁四哥,我跟你打听一个人,想来你一定认识。” “喔,哪一位?” “松江的尤五哥。” “原来你跟尤老五是朋友?”郁四脸有惊异之色“你们怎么称呼?” “我跟尤五哥就象跟你郁四哥一样,一见如故。”这表明他是空子,接着又回答郁四的那一问:“尤五哥客气,叫我‘爷叔’,实在不敢当。因为我跟魏老太爷认识在先,尤五哥敬重他老人家,当我是魏老太爷的朋友,自己把自己矮了一辈,其实跟弟兄一样。” 这一交代,郁四完全明白,难得“空子”中有这样“落门落槛”的朋友,真是难得!” “照这样说,大家都是自己人,不过,你老是王大老爷的贵客,我实在高攀了。” “哪有这话?”胡雪岩答道:“各有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