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 (第3/5页)
大,需要独立承担。 夜深沉,海拔一直在四千多五千之间徘徊。扎西问她有没有高厚反应,缦华说没有。扎西问她怕不怕。缦华说,我相信你,你不怕我就不怕,你怕的话,我怕也没用了。 扎西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赞她,你真不像汉族的女孩! 开到山顶时,路程还剩一半,停车下来休息,扎西递了根烟给缦华,缦华接过,点上。迎上扎西诧异的眼神,她一笑,我会抽,但没烟瘾。她靠在车边抽烟,一路颠簸,长发已微微松散凌乱,不免伸手掠起鬓发,侧脸间,看见扎西盯着她踟蹰不语,缦华坦坦一笑,问,怎么? 她笑容明媚,一双眼清亮如星,扎西被她这样一看,反倒有些羞涩,黝黑的脸似红了红,嗫嚅着说,你真好看。 缦华微微一怔,随即笑出来。她素知藏人率性坦荡,好就是好,不爱虚言作假。扎西神态逗人,她心情再抑郁也忍不住轻笑出声。想来也好玩,荒山野岭,孤男寡女结伴而行,一个偌高偌大的汉子夸她好看,夸完之后还脸红害羞,也不知是她胆大,还是他胆大。也许正如扎西说的,她不像汉族的姑娘。 抽完那支烟,扎西神色放松许多,问,你一个姑娘家的,为什么跑到这里来?不怕危险吗? 她说,来观湖。菩萨让我来。 扎西哦了一声,不再说话。 夜风真是彻骨寒凉,天边硕大的星子,荡荡湛湛如泪光。一轮满月栖于高山之巅,月色明净如绢帛,并不凄惶,可她要全心全力才能抵御离开他的失落。每走一步都是在跟自己角力,似是走在刀尖上。 长生,我们短暂的一生,总处于漫长的告别之中。 离开之前,她留了一封短笺给他。寥寥不过数语,思来想去,写了仓央嘉措的一句诗:“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这做法真够矫情,但又什么办法?她找不到别的话来代言自己的心意。 她是再度确认了自己的心,那种逼面而来的窘迫,让她没有容身之处。她和长生之间横亘的那么多人和事:尹莲、Sam、范丽杰,桩桩件件都不是那么容易消化,她不是圣母,可以若无其事坦然接纳一切。她原以为自己不会嫉妒的,不会失落的,可明明是嫉妒了,失落得很。 心中百般挣扎,不欲让他察觉,如果想更坦然长久地面对他,与之相处,就不得不先行离开。 夜里十二点左右平安到加查,寻旅馆住下。翌日起行,依旧用扎西的车前往拉姆拉措。加查到拉姆拉措还得七八十公里,真正走起来,车在山道上盘旋,路远得好像都不止。娇娆的是沿途的景致,清泉寒石,她惊觉自己对江南风光的体味,竟是在藏区得以升华。 离湖还有十五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半荒废的古寺,是二世班禅的修行之地,琼杰果寺,这荒废的寺庙还有几个僧人在照料。入内参拜,殿堂幽暗,僧人跟随在侧,也不说话。打开小小的阁室,供奉密修的明王。 曾几何时,缦华已不畏惧明王的狰狞法相,对狭小阴暗的空间也不再抵触,默立,祈愿,出。离开时,并不惋惜悲戚,这荒弃寺院给予她的,是胜于香火繁盛地的清净庄严。 存在于世的每一种法相,都有其必然和合理。 那天,前往神湖的只有缦华一个,这样真好,她不愿夹杂在一堆游客中,以观光的姿态来朝湖。一个人,一步一步走上去,深信此行,所需要的方便,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譬如,遇见扎西。半路下起雪珠,扎西感慨天气不好,担心雪下大了,看不到湖。缦华安慰他,放心吧,我们一定能看到。沿石阶,到了山顶。望见拉姆拉措在群山环绕之中。这形似头骨的湖,是秘而不宣的,有别于声名在外的三大圣湖。 对拉姆拉措的念想由来久远,她在皈依密宗之前,已经看过相关史料,历代班禅和达赖圆寂之后,护法高僧会来此观湖,根据湖水幻影给出的指示去寻找灵童。藏民传说,观此湖影,有缘人可以了知前世今生的因缘。后来皈依了格鲁,此处更成了她与自己的一个隐秘约定。 她此时来此,亦是为了找一个答案,即使这不是究竟的答案。点燃松柏桑枝,青烟袅袅,她在迷烟之间堕下泪来,有一种身不由己的悲恸。遥望那湖,长生似乎就在湖边。他的背影。绛红袈裟,火一样烧穿了她的眼睛。山峦。深谷。你衣袖边流连的白云,隔断了,我的望眼欲穿。长生,你在看云。我在看你。她忘了是谁说的,当你完全了解一个人的过往时,如果你还爱着他,那你便是真的爱他——这般无私豁达,可以做到吗?如果明知他会离开,明知这感情注定无疾而终,步入虚空,她还可以义无反顾吗? 如果自欺欺人,闭上双眼,看不清尘世,看不清内在真我,自然可以蒙混过关。如果轻易放手,情意如风,转瞬即逝,那心许的永远又何处去寻?如何去盼? 这样剖白,内心深处的丝丝缕缕,困顿挣扎也丝毫不掩饰,真实面对自我,披肝沥胆,刮骨焚心。以爱执破执障,这涅浴火的苦楚,令人望而却步,不是每个人都甘愿承受面对。缦华跪在那里,看着湖,肆无忌惮地流泪不止。 扎西在旁手足无措地看着她,冻得手脚麻木,也不敢多言。他只是怔怔地看着这素颜明净的女子,汉族女孩的这些心思,他不懂,也懂不了。 阖目静坐,那远山,湖水,景致如画,似有启示。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尘缘倥偬,前缘过往皆风尘,尹长生也好,索南次仁也好,都是她认定的人。他在那,永远就在那。一身行走,望断天涯,却又回到来处,人道,此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