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节 (第4/4页)
学院学报。 吉敷已经了解以前的学者是如何来解释“八歧大蛇”的了,接下来他想知道野村cao有什么看法,做了什么样的解释。波地说过,野村cao的说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非常独特。她的想法到底如何呢?吉敷充满了兴趣。 因为是论文性质的文章,和《古事记》的现代语译文截然不同,很难掌握字里行间的意思,吉敷看得非常辛苦。如果不是很有兴趣知道野村cao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说法,吉敷大概会看到一半就把学报丢掉。 因为要详细说明的话可能会变成长篇大论,所以就从结论说起吧。野村cao的说法可以称为“大山爆发说”也可以说是“岩浆流大蛇说”果然是划时代的说法。 在《出云国风土记》里,大山指的是火之神岳,也称为大神岳。这座山现在已经是死火山,但是从前曾数度爆发,岩浆窜流的模样不是很接近出云人对八歧大蛇这个怪物的想像吗?这是野村cao有此说法的根源。 看到野村cao的说法后,吉敷不禁大为佩服,深感言之有理。去年三宅岛火山爆发后不久吉敷就去了一次。那次虽然是因公出差,但却让他有机会目睹了火山爆发之后的地方景象。 那次的见闻中有一个景象让吉敷至今记忆犹新。他在一家民宅的院子前看到从火山口喷出来,被推涌至此的看似已经冷却的岩浆。但是,当他稍微靠近那好像已成块状的熔岩一点点,就能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热度,这让吉敷觉得很不可思议。再靠近一点,吉敷看到熔岩上有一个奇特的圆形小洞。让吉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圆形小洞好像熔矿炉的小窗,可以看到里面还在燃烧的红色火焰。 现在回想起来“像火盆一样的大蛇的眼睛”不外乎就是这个模样吧?炭火在火盆之中燃烧得像要喷出火来的样子确实符合对大蛇眼睛的描述。 那时驻在当地的警察的话也很有意思。那位警察四十岁左右,他说救灾的时候他沿着山路前进,岩浆也在他的眼前沿着山路前进。如果他说的是实际的情况,那么岩浆前进的速度大概和脚踏车差不多。他还说在他前面往前流动的岩浆不断地发出“咻、咻”或“咻—、咻—”的声音。那声音让人联想到巨大动物的鼻息声。 读了野村cao的论文后,吉敷立刻想到当时那位驻警的话,他直觉地认为,或许野村cao说对了。 野村cao的论文里附了很多照片,那是从上空拍下的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爆发时的情形。 她在论文中说:“请读者看这张照片。这是晚上从空中俯拍的,岩浆从山顶往山脚缓缓流下的情形以及火红的岩浆前进时的模样,和全身血淋淋、背部泛红好像糜烂了一样,看起来非常可怕的大蛇蠕动前进的情形不是真的很像吗?”她还说“火红的岩浆在前面分歧为数路前进,也和八歧大蛇有八个头相呼应。” 还有:“岩浆冷却凝固以后的山谷,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长出乌柏、杉木吧?而岩浆的尾部蕴含良质的铁矿也不是不可思议的事。”确实可以这么想。吉敷心里颇为认同。 大山因为有大国主神的神灵坐镇于此,所以成为山岳信仰的对象,在幕府时代结束以前,是禁止一般人入内的地方。野村cao说这一点也有象征意义。 对吉敷而言,野村cao的这篇论文无疑是奇特而有创意的。但是青木恭子似乎完全不以为然,对她而言,野村cao的看法好像很幼稚很可笑,所以她全然否定野村cao的看法。 青木恭子否定野村cao看法的理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青木恭子说大山是死火山。依据碳同位体的检测,大山最后一次爆发的时间应该在一万七千年以前,正负误差的时间是四千年。 这种检测结果对野村cao的论述非常不利。一万七千年前的负误差就是一万三千年。也就是说大山爆发的时间离现在最近的一次是一万三千年以前。 另外,大山上的火山灰尘则被认为是一万七千两百年前遗留下来的,这个检测的正负误差时间是四百年。这个检测的结果对野村cao的论述更加不利。因为大山上的火山灰离现在最近的是一万六千八百年前留下来的。 “我们的文明史不过两千年,而日本的最早文献出现于八世纪。也就是说,日本使用文字来记录历史的时间只有一千两百年。因此,一万数千年前的事如何反应在传说、故事上呢?就算不从学者的良知,只从一般人的常识来看这个论述也会觉得很可疑。”这就是青木恭子在临时增刊的学报上提出来的反驳论点。 对于青木恭子的反驳,野村cao提出了为自己辩护的言论。她说,一万年以前出云那个地方就有人类居住了。三万年前日本列岛上就有人类居住,这是现在学界普遍同意的事实。而且,当时居住在日本列岛上的并非智能低劣的类人猿,而是已经懂得制作石器、拥有文明的人类。日本列岛上现在约有两千处当时的人类所留下的遗迹。 比较密度的话,这个数字比大陆和朝鲜半岛高。由此可以推测,当时的日本列岛应该是非常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那些史前时代的出云人,将自己亲身体验过的火山爆发情形以口述的方式一代传给一代,渐渐转化成怪物出现的传奇故事。将这个怪物传奇故事视为八歧大蛇的原始起源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还有,关于大山的地质调查,这座山并没有做过整体的彻底调查,谁也不敢肯定是否还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今人所不知的。 这些就是野村cao为自己的论述所做的辩护。 可是青木恭子又对这个辩护提出反驳。这样你来我往的辩论多次之后,最终演变成情绪性的口水战。如波地所说,后来的辩论已经脱离学问范围,变成带有情绪性的谩骂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可解释为天庭。 [2]①《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合称《记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