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4页)
手打断她“上次你和朕说,几百年后,我大明会亡于外藩之手,朕信你,但是却不知该如何不让大明在我手下亡掉。萦柔,如果四叔真的杀到应天府,杀了我,难道天下人就不会反他吗?” 谢萦柔听了花容变色,连忙撇清“万岁,那只不过是玩笑话,是我胡乱编的故事,您怎么就当真了?别说什么死啊活啊的,让金城公子听了,会笑话您这个一国之君的。” 得不到她的肯定回答,朱允炆也急了,越说越多“可是当年你刚入宫时就曾断言燕王会装疯造反,事实证明果然如你所说啊!”她尴尬地找个蹩脚的借口“奴婢那是胡乱猜的,燕王狡诈嘛…” 那时候做的事,她现在也很后悔啊!本来她是该静静看着历史照着天命走的,可是为了报答皇上与皇后的救命恩情,她仍旧毅然决然的选择待在终将灭亡的建文帝身边,希冀历史能够重写。 只是她忘了该小心行事,锋头太健不仅不能帮上恩人的忙,反而更可能替他们惹来祸端。 她心中感叹,朱允炆也太良善可欺了,这样重要的话怎么能随便说出口?还当着她这个小爆女和金城绝这个立场不明的外人面前。她偶一瞥眼间,见金城绝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心马上跳快了一拍,没来由的开始担心起来。 朱允炆见她不断使眼色,终于醒悟过来,忙掩饰着转移话题“也是啊,金城公子不要见笑。那么刚才说的那件事…” 金城绝一躬身,又是那副悠然自得的德性。“万岁所说借银之事,当此国家干戈四起,叛臣作乱,草民身为万岁的子民,自当出一份力,也责无旁贷。 “但有点麻烦的是,如今北部都在燕王管辖范围,而草民的大部分家产皆在其中,可以交给应天支配的,不过十几万两银子,如果应对几十万人的军队开销,远远不够。当然,如果万岁一道旨下,草民这就可以将这些银子命人车行舟运,即刻送到前线将士手中。” 这番话看似冠冕堂皇,但谢萦柔听得出来这不过是推托之词。 既然皇后说他富可敌国,金城绝就绝不可能只有这区区十几万两银子,难怪连朱元璋那样的老狐狸都请不动他,这个金城绝还真是精明,至于朱允炆这个心思单纯的人…只怕斗不过吧? 她忧心忡忡地看了眼朱允炆,果然见他皱紧眉头,不由得脱口接话。 “既然金城公子说只有这十几万两银子,万岁就先和他借下吧,等将来把燕王的叛军剿灭,北方那些钱自然还是金城公子的,到时候万岁想借多少就借多少,如今是眼前救急,不要想以后。” 她一边说,就感觉身侧金城绝的目光如刀剑一般盯在她身上,但她装没感觉,只是笑咪咪的又建议“万岁,您说金城公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您又向来喜欢这些,不如就把金城公子留在身边封个一官半职,在这应天府里时时陪您谈古论今,不是更好?” 朱允炆还没有说话,金城绝便抢先开口“草民是闲云野鹤,不适宜伴驾,谢姑娘实在是太抬举在下了。我虽有意侍君,只是商贾身分低贱,万岁跟前的黄大人和方大人都不会容得下我,万岁如果爱才惜才,就请给草民一个自由身。” 朱允炆的话还没有出口就被堵得死死的,只好讷讷地将后面的话缩了回去,一时也没什么话可说,便吩咐谢萦柔道:“萦柔,帮我送送金城公子吧。” “是。” 两人走出殿门,她随口问:“是送您出了干清门就好,还是要一直送到西华门?” 金城绝俯下身,眸光灿亮。“谢姑娘真是个奇人,没想到大明朝里竟然会有你这样博学睿智,心思敏捷的女孩子。” “公子说笑了,我算什么博学睿智啊?四书五经我一本都没念过,唐诗宋词我能背出来的也没有几首。”她悄悄退后一步,拉开与金城绝的距离。 但金城绝却又逼近一步,低声说:“姑娘不必过谦。刚才姑娘先是逼得在下不得不交出银子充公,又想暗示万岁将我软禁在城中不能离开,这种心思,就是方孝孺那种饱学儒士都未必想得出来。是谁教你这样一副水晶般的玲珑心肠?” 谢萦柔假惺惺的笑着再退。“我不过是万岁的奴才,当然要替万岁着想。” 微垂眸,金城绝低沉的声音似是透着抹赞赏的笑意。“那,依你来看,这山河最终会是谁的?” 这低沉却有力的一问让谢萦柔更加警惕起来“这可不是我这种小人物能随口胡说的,万一被锦衣卫的人知道…” “万岁刚才曾经和我说过,姑娘似乎有未卜先知、博古通今的本事。”打断她的话,金城绝紧紧盯着她的眼“我虽然向来不信道衍和尚那种搬弄口舌、掐算成败的巫人术士,但是今天一见,谢姑娘的确有过人之处,所以请对我说句实话,燕王和万岁,谁会得天下?” 挺直了背脊,她往前站一步,义正词严的喝斥“金城公子这句话问得太过分了吧?第一,我不可能知道结果;第二,这种话我就算知道也绝对不能说;第三,您问这种话,是不是有居心叵测之嫌?” 盯了她好一阵,金城绝忽然冒出一句“马皇后和万岁对你如此疼爱,你就没想过要报答他们吗?” 她瞇起眼。“什么意思?” “万一战火四起,北军杀入宫中,万岁和皇后如何自保?你若能未卜先知,总该帮他们一把吧?我也是好意想帮忙,以你一人之力,只怕能做的实在有限,而我,却能帮你做到许多你想象不到的事情。” 咬着嘴唇,看了眼他深邃漂亮的双眸,她冷着脸问:“这样的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