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小太监之乱世称雄_第四十五章监军掌兵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监军掌兵权 (第2/3页)

人是钦命的总监军,又是朝中重臣,皇上亲赐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众位将领要服从赵大人的差遣,不得有误。都听清楚啦!”

    “遵令!”众将轰然答道。

    赵强这才清楚事情的原委,心中暗自惊诧:自己一直没有参与军中事务,连将领都认不齐,洪承畴居然把这么一大摊子事情交给自己,可太突然了。

    洪承畴让赵强代替主持军中事务也是迫不得已,考虑自己离开以后,军中必须得有一个人来主持,可军中各营将领大多品级相同,互不统属,没有一个能服众的,各镇的总兵官们更是谁也不服谁。军中除了自己就属赵强官职最大,又有钦差的身份,委任给他大伙都没有话说。不过他委任给赵强也有担心之处,这小子毕竟太年轻了,没有真正带过兵,虽然在特区一战杀退清军,那多少是凭的运气,靠的是下属的几个将佐用命,让这么个小太监统带边关二十几万兵马,象现在这样风平狼静的还行,如果遇有大的战事,他可就玩儿不转了。据说这小子还是个愣头青,到时要是胡来蛮干,问题可就大了。想到这儿,他又补充说道:“集中兵力,据城坚守,是本帅制定的对敌方略,在我离开期间,大家要谨守这个方针,万不可轻易出战。军中日常事务交给赵大人处理,但是大的军事行动,必须报本帅批准以后才能施行,此条请各位谨记。另外,这里军情必须一天一报,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不得迟误!”

    “遵令!”众将答道,赵强也跟着应了一声。洪承畴后面的话意思明显,赵强可以处理军中一般的事务,军事行动还是要洪承畴来遥控主持,赵强本无心掌兵,所以并不在意。

    洪承畴接着说道:“清军在城里探报甚多,一旦得知我回京的消息,很可能会趁这个机会来袭,但我军城池坚固,粮草充足,只要将士齐心固守,清军必不能久持。清人一向jianian诈,恐会想办法诱我军出城迎战,在野战中消耗我军,届时切不可轻敌冒进,中了敌人的jianian计。”…

    众人散去以后,洪承畴邀赵强到了后堂,二人落座,洪承畴一脸忧郁的说道:“赵大人,我此去京城不知多少时日才能返回,这里一切就拜托你了。”

    赵强抱拳说道:“大帅放心,在下一定按照您的部署,勒令各军,严守城池,不让清军得逞。”

    “恩,这我就放心了。”洪承畴点头说道,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唉,不过西北全局靡乱,闯匪眼看着已经做大了,我回去又能怎么样呢!”

    赵强一直埋头办学,对近期国内局势的变化没有太留意,于是问道:“大帅,我只听说官军在西北、西南打了几个败仗,闯匪和张献忠势力有所扩张,局势真的很差了吗?”

    洪承畴长叹一声,说道:“何只是很差,已经是难以收拾啦!我虽在东北,却一直关注着西北的战局变化,这几个月来,西北官军损兵折将,丧权失地,闯匪已经控制了陕西全境和山西、河南的大部分地区,正向甘肃和湖北进军;张献忠占据了川南,已经进兵湖南,会攻襄阳。如今闯匪和张匪的势力已经连成一片,兵力已经超过了西北的官军!攻守之势互易,孙传庭误国呀!唉!”他说着,面露愤恨的神色,眉头不由的拧在了一起。

    赵强听了,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时间,局势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不由担心的问道:“大帅,西北、西南糜烂至此,皇上会不会把你调回西北去收拾局面呢?”

    这一点洪承畴也已经想到了,国内的局势他看的很清楚,如今明廷已经是大势已去,任谁都无力回天,而且崇祯又是个心胸狭隘之人,眼里容不下能臣,所以他无论如何不愿意去接手那个烂摊子,但赵强是皇帝近臣,话不能直说,他抚着脑门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我老了,身体不行了,如今国家危难,我只能勉力支撑着,西北的局势我恐怕没有能力收拾喽。”

    赵强能体会到洪承畴的心思,看来这些前线的将领们也都在考虑自己的出路了,只不知道洪承畴是怎么计划自己的退路的。

    第二天一早,洪承畴带着亲兵卫队悄悄离开锦州,一路昼夜疾进,三天以后赶到了京城。到京城当天已是傍晚,所以洪承畴先到兵部报到,从兵部尚书杨嗣昌那里详细了解了西北的情势和战况。

    兵部掌握的资料甚为详细,洪承畴一份份的看着这些资料,越看心里越凉!

    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同几年前大不相同了,自从上次潼关失败以后,李自成就深刻总结了以前起义军失败的原因,此次东山再起,他听从谋士李岩的意见,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均田”就是要分给农民土地;“免粮”就是要减免赋税。在当时,土地高度集中和税赋沉重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根本的原因,广大贫苦无地的农民深受其苦,所以起义军提出这个口号,一下就赢得了广大贫苦农民的爱戴和拥护。起义军所到之处,民众夹道欢迎,青年农民积极参加起义军,李岩还把起义军的纲领编成顺口溜,派密探到各地去秘密宣传,那些还在官军控制的地区的农民饱受官军的sao扰和苛捐杂税的压榨,都盼望着起义军能赶紧解放自己。各地的群众到处传唱这样的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起义军得了民心,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官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西北军的主力几乎损耗殆尽,在西北战场官军已经不是在剿匪,而是已经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了。

    从这些情况分析,官军在西北不仅是军事上的失败,也是政治上的失败,任朝廷派谁为将,也是无力回天了。看到这些情况,洪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