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受困 (第3/4页)
我已在别院安置,您先去见过圣上,然后再与她们相见。” 这时候,洪承畴从文华殿里出来,到了赵强跟前,见礼后说道:“赵大人一路辛苦,皇上有旨,请大人到西暖阁觐见。” 洪承畴于赵强有救命之恩,当年是受到崇祯的逼迫,被清军围困在锦州,被俘后才降了清廷,赵强见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心生怜悯,本想讥讽他几句,可话到嘴边还是收了回去。 赵强随着洪承畴到了西暖阁,只见顺治皇帝居中而坐,皇太后玉儿坐在他的侧后,皇帝的下手两边一边坐着摄政王多尔衮,另一边的椅子空着。赵强昂首挺胸到了殿上,注视着顺治皇帝,那顺治皇帝八岁,生的面如冠玉,看上去很是沉稳。 顺治皇帝见赵强进来,主动起身一揖说道:“是叔父大人到了,快快请坐吧。”说完一指下手的那把椅子。他知道赵强不会给他行礼,所以这么一说,掩饰了过去,省得双方尴尬。 赵强也不客气,大刺刺的坐在椅子上。 顺治扬声说道:“来人,给皇叔上茶。”太监过来伺候赵强擦了脸,给赵强上了茶。 “我们这次把叔父请来,主要是侄儿想念叔父,想当面叙一叙旧,别无他意。”顺治皇帝说道。 赵强见这么小个孩子居然大模大样的和自己打官腔,觉得好笑,于是调侃说道:“呵呵,记得上次见到你,你才只有四五岁的样子,恐怕早就记不起我这个叔父的样子了,如果只是想见我,那现在见过了,我是不是可以走了。” 那顺治毕竟年幼,母后交代的几句客套话还勉强能说,听赵强抢白,一时张口结舌不知怎么回答。 那玉儿见儿子受窘,出面解围说道:“皇帝虽只见过你一面,却记忆颇深,而且先皇也时常提起你。先皇在时常常当着我们母子谈及先生,说先生乃汉人中的龙凤,只是可惜不能同朝共事,携手创立太平江山,他临去前,还亲口嘱咐皇帝,将来一定要找到先生,向你学习治国安邦之道,盼你能辅佐我儿建设大清的太平盛世。” 赵强笑道:“先帝真是太抬举我了,我一个小太监又哪里懂什么治国之道了。” 玉儿说道:“你如今贵为太平教主,麾下教众数十万,已是王中之王,怎么能说不懂治国之道呢,再说,你也不是什么真的太监,又哪里瞒得了我们。” 玉儿口舌犀利,赵强被说的脸上暗自发热,他想既然俪儿是满清的jianian细,那自己假太监的身份清廷也早就知道了,不仅这些,这次清廷之所以成功的将自己虏获,也是因为吃准了自己对陈圆圆的一片痴心,看来清廷从很早就开始布置了,自己的一切情况,他们都了如指掌。想到这些,赵强不禁有点恼羞成怒,愤然说道:“你们用这么卑鄙的手段把我抓来,既然想请教治国之道,那我告诉你们,你们最好的出路就是赶紧退回关外,还我汉人的江山,不然汉人群起抗之,只会多生杀戮。” 玉儿正色说道:“我满清八旗流血留汗打下来的疆土怎会轻易放弃!我们正准备同南明朝廷讲和,南北划江而治,就是为了罢兵息争,少生杀戮,让天下百姓休养生息。” 多尔衮在旁冷笑一声说道:“赵强,我们对你一直优礼有加,那是皇上和太后的恩德,如今你是我大清的阶下囚,还在这里逞什么威风,你如果跪地投降,我保你一世的荣华富贵,否则,哼哼!”赵强也冷哼一声说道:“多尔衮,让我投降你是别想了,要么你一刀将我杀了,要么你放我回去,我们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真的打败了我,我再降不迟。你们用着些卑鄙无耻的下三滥手段把我抓了,算什么英雄。” “你!我杀了你!”多尔衮一拍桌案,站起身来,宫门口的侍卫听见殿里的动静呼啦一声冲了进来。 玉儿断喝一声:“谁让你们上来的,下去!”然后冲范文程说道:“范先生先把赵先生带下去安置吧,可不得委屈了先生。” 范文程躬身答道:“微臣遵旨。”然后引着赵强出了西暖阁。 赵强离开文华殿,多尔衮依旧怒气不止,愤恨的说道:“这个小太监真是可恶,屡次坏我大事,要不是他作梗,我大清早就一统天下了。” 玉儿柔声劝解道:“摄政王请息怒,这赵强乃汉人的领袖,率众抵御我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如今被我们擒住,再也不能作耗了,再说留着他也对我们有利,我们可以对外宣称他已经降了大清,这样汉人们群龙无首,定然会分化瓦解,我大清一统天下指日可待。摄政王,您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呀?” 玉儿这番话多尔衮深以为然,刚才不过是气话罢了。如今大清定鼎中原,在北方各省施行仁政全部都是皇太极当年制定的方略,一年下来成效显著,清廷打算先稳住北方几省,再伺机南侵统一天下,玉儿提的这些想法也是多尔衮正打算施行的。赵强被擒,太平军很快就会被瓦解,而张献忠、左良玉、卢象升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他起身昂然说道:“太后说的是,如今赵强被囚,我大清一统江山已无阻碍,我看不必再缩手缩脚的,我打算起兵三路,横扫南方,一统天下,完成先皇的遗愿。” 玉儿说道:“这恐怕太急了些吧,北方初定,民心不稳,还需要休养生息,我军兵员粮饷不足,难以支撑这么大规模的战争,还请摄政王三思。” “这…”多尔衮迟疑一下说道:“恕在下直言,当年我朝在关外贫瘠苦寒之地,兵饷比现在还少,而我八旗却能横扫北方,靠的是旗奴制度,每次战争虏获的人口、财物都归八旗所有,靠这个,我们八旗将士才作战奋勇,所向披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