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出鞘 (第1/2页)
第十八章:出鞘 “通天剑气?” 一座莽荒的大山上,苍木遮天,峰插碧霄。 山之巅,有一座茅屋矗立,风吹草动,一片天然。 茅屋前,一个破衣芒鞋的蹩脚道士,站在一块大青石上,望向了钱塘县,眼中有神光闪烁。 “难道钱塘县出了一位绝代剑客,好惊人的剑气,恢弘阔达,剑意通天。” 蹩脚道士鹤发童颜,宛若想到了什么,微微一笑: “我那个惫懒弟子就在钱塘,记得当时,由于情况紧急,我只传给他了一篇画符之道,却没有传给他炼气法门。” “修行之道,炼气法门是一切修为的根基,没有炼气,任何神通、绝技都几乎无法施展,就算是画符之道,若是没有炼气法门支持,除非天生神魂强大,近乎神灵,否则,也难以感应诸天神佛,借来神佛伟力。” “这么长时间了,我的修为一直卡在元婴期,不得寸进,不如去钱塘会一会这位剑道高手,顺便把炼气法门,传给那个惫懒弟子。” 蹩脚道士大袖一挥,一片霞光洒落,矗立山巅的茅屋顿时发出一片流光溢彩,刹那缩小,落在老道士的手掌中,赫然是一张符。 这张符画的粗糙无比,就是一张薄薄的纸上,写着两个弯扭七八的繁体汉字—‘茅屋’。 若是张玉堂在这里看到这样的符,一定会大吃一惊,这算是什么符,写什么来什么? 这算是文以载道,还是言出法随? 收了这张符,老道士大袖飘飘,如行云流水,迈着轻松的步子,一步一步的向着山下走去,边走边想: “我修行这么多年,遇到的人中,除了法海老和尚修行高深莫测之外,其余的人我都知道些深浅,这些人中,根本就没有一个是剑道高手,钱塘县的这人是谁呢?是路过的高手,还是隐修哪里的前辈?” 想起法海,老道士眉头有些微蹙: “那老和尚自认为法力无边,海裂山崩,缺少佛门普渡苍生的气度,以后前路坎坷,也难以成就正道功果,真是可惜了他一身绝顶才华。” … 自从能够激发出来追星剑的内蕴神光以后,张玉堂日日夜夜,把这把宝剑贴身带着,用自身的气息熏陶着神剑。 张老员外见到后,倒也没有说什么,书生佩剑,红袖添香,倒是一段佳话,何况这把追星剑是祖传之物,早晚都要交到张玉堂的手里,此时见他喜爱,索性让他带着。 年轻的时光容易过,在明阳学堂中,不知不觉,春去秋来,一年的光景即将过去,而下山的老道士,也在钱塘县逗留了数月之久。 “我元神默运,静静观察了这么久,怎么还是没有发现那位剑道高手的踪迹,也许那人只是路过钱塘,此时已经走了。” 蹩脚道士沿街而走,口中唱着莲花落,惹得许多小孩子尾随。 “今夜,我元神入梦,传给张玉堂那小子本门的炼气法门,然后离开这里,云游天下,寻求超脱之道。” 夜幕降临,群星闪烁。 张府中,张玉堂精神抖擞,把一概书籍都温习一遍,所有关窍、精髓都牢牢记在心中: “此去经年,已经到了考秀才的时候,老头子、娘亲对这东西看的极重,说是光宗耀祖的一件大事,我也不能怠慢了,一定要取个好成绩,让两位老人家好好的乐呵、乐呵。” 书房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