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话 (第4/5页)
过架,而且还是在阿司面前。” 夏树笑起来:“我还公然和她打过架呢,而且还是在阿司和风间两个人面前。我们对她的敌意都很明显啊,用不着遮遮掩掩。不过,我最近居然有点想她了。” (六) 是不是黎静颖觉得明显的敌意要比背后使坏好得多?夏树不知道。 除此之外,夏树想不出什么理由使自己成为黎静颖唯一联系的人。 就在她对赵玫说“居然有点想她”的这天晚上,夏树接到了黎静颖打来的电话。上次她打过来,夏树并没有将她存为联系人,所以这次还是陌生的一串数字。 接通时夏树还不知道对方是谁。 “喂?” “夏树,我是黎静颖。”还是一如既往,点明所指,自报家门。 “欸?你啊…”夏树感到很是意外,突然找不到话“你好吗?” “我不好。” 夏树觉察到她的声音有点异常的低沉和沙哑。“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学校里有传闻说你生病了,真的吗?” “我是一直在医院。” 夏树没有急着追问,给了她犹豫的余地,安静地等下文。 “出了一点意外。”她接着说。 (七) 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型文艺活动通常会使人心浮躁,流言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高峰期。 最集中的话题全是关于谜样失踪的黎静颖。 介于“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极端沉重和“大小姐心血来潮玩翘课”的极端轻松之间,其实存在着真相,它混迹在五花八门的版本中,总是让人听过之后笑道“怎么可能啊”明明不是谣传却比谣传更让人无法接受。 周四上午第三节课是历史,课间做完广播cao,夏树跟着赵玫慢吞吞地返回教室,正遇见风间拿着历史书和笔记往外走,准备去占座。夏树叫住他:“等我一起吧。” 她迅速从书包里抽出课本追出去。 “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成就背了吗?”女生冒冒失失把书掉在地上,赶紧捡起来。 男生无奈地回转身等她:“星期二下课前老师说今天抽背啊。” “惨了惨了!”女生把书胡乱翻一阵,终于找到抽背内容所在的章节,但借来的高三课本被学姐用各色荧光笔标注得乱七八糟,重点太多根本没了重点。夏树抬起头向风间求助:“你笔记全吗?” 风间叹口气,把笔记本翻到科技史那页递到夏树面前。 穿过两条走廊的路程,夏树一直埋头念念有词。 风间无聊得很,一边迁就着女生的步行速度,一边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她是A班的啊…”身后传来女生的声音。 另一个,语气流露出鄙视:“你居然连她都不知道!” “我当然知道,只不过觉得那么漂亮的人不应该成绩那么好欸。”辩解道。 “高一的时候,广播台有个挑歌很有品位的女生,放的全是新歌,每次都比外面排行榜快两个月,她自己声音也蛮好听的,你记不记得?” “嗯,记得啊。” “那也是她哦。” A班的。漂亮且成绩好。高一时在广播台。挑歌很有品位。声音动听。 零碎的线索相加,指向那个唯一。 风间再熟悉不过,她们在议论的人是黎静颖。 他转过头看向议论者。两人手中拿着历史书也正低头临时抱佛脚,但显然不像夏树,她们心思全在八卦上。 “整张脸都不能看了吗?” “据说是这样的啊。还说连眼睛也瞎掉了。” “那以后怎么出门啊?难道像剧院魅影那样戴面具?” 传来传去,总会变得比事实夸张很多。 讲述者只要大吃一惊的反应,从不考虑倾听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夏树央求了黎静颖几百遍才说服她告诉自己医院病房的地点,允许夏树、程司和风间去探望,风间曾一度不以为然,觉得没必要搞得这么神秘。但真正看见黎静颖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她一直对最好的朋友都避而不见。 贯穿半张脸的那道触目惊心的伤疤足以摧毁一个女孩子所有的信心——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未来。 听说受伤初期,女生情绪很不稳定,曾经绝食,致使她父母不得不寸步不离病房轮流守着她,以防她不断再以别的方式寻死或者自残。 去探望她时,她已经拆了绷带。 除了表面的烧伤痕迹之外,还有一只眼睛视力降到零点几,只能看见模糊的影子。 整个探望过程对话出奇的少,气氛极度压抑,仿佛有什么一直堵在胸口阻碍呼吸。即使是离开医院回家的一路,三个人之间也几乎没有交谈。 “谁知道啊!听说休学了。”就连身后历史班的无关路人,话语间也流露出惋惜的情绪。 “如果是真的话,那也太可怜了。” “真的呀,我骗你干吗?” “但是想想不太可能啊,热水器爆炸身上不会烫伤吗?怎么可能只伤到脸?” “谁说是热水器爆炸啦?” 传闻突然出现了分歧。 “欸——我听胡婕说是热水器爆炸啊。” “才不是!我明明听说是过年的时候被烟花烧伤的。” 另一个笑起来:“怎么可能啊!那她是站得有多高!哎,唔——哎哟!”说着说着,不留神撞上了前面突然刹车的夏树,接着同样因边聊天边看书而没看路的同伴也撞在一起,保持不了平衡,聊天者中的一个膝盖着地,在跌倒的过程中又把愣住的夏树一并带倒,最后三个女生以纠结的姿势交叠着摔在一起。 书本们伴着短促的纸张撕裂的声音落在地上。 好在谁也没有受伤。 男生把摔倒的夏树扶起来,长吁一口气,即使当时并没有亲眼目睹,也知道她是在听见“烟花”两个字时突然抬头停住脚步的。 ——这才是“一点意外” 而除夕夜站在露台上收短信时被楼下因质量出问题而倾斜了的烟花烧伤,绝不是能用“一点意外”轻描淡写去陈述的事故。 (八) 记忆杂乱无章,像团废弃的毛线,关键的线头总是微不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