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说北方人落后 (第2/2页)
生活苦,老林子里的人更苦,静得瘆人的老林子,如果人没再生气,能被闷死哩。 没有带来外边的文化,长期的劳作及劳作之后的解乏,便也形成了许多村俗,比如,见到自己看着顺眼的女娃,就从拔个野花给她插头上。 看到喜欢的男娃,就上去揪一揪或揉搓一下他的牛牛。这种习俗,朴实而真质:往头上插花,是要让女孩子更漂亮。揪一揪或揉搓牛牛,是为了牛牛壮,将来能多生娃,多生男娃。 当然,这个是非成人的,村里还有成人的习俗。农村人日子苦,山里人日子寂寞,如果不找点乐子,既不能缓疲劳,也不能排遣寂寞。因为没啥文化,屯子里人找的乐子就是原始的。原始的有啥?不是就男从裆里的,女人裆里加胸上的。 其实,要说这世上的人真苦,莫过于黄土高原的陕北,不说啥,你只一听陕北人唱的那酸曲曲,你就能知道。 陕北人那曲曲里有苦,还加着无奈。事情不比不知道,你听那老蒙唱歌,你听那老蒙的长调,你就能知道,他们虽然苦,虽然也寂寞,可是你能听出他们有rou吃哩。 人都说,女苦哭,男苦唱,靠子屯人虽苦,但比起陕北人,还不算啥,还是有rou吃,虽然得动心里去捕,所以,靠山屯儿人不唱,靠山屯人不唱,可是靠山屯人闹。 能有rourou吃的人,还是有力气闹一下的。咋闹?先是闹出两姓分家,然后又问本姓亲远,当然,闹两姓分家和闹本姓亲远,这还是文化的,是中国文化本能的传承,虽说传承的是落后的,生活是真实的,闹文化之外,屯子里的人也闹被现在人称低俗的。比如,干着干着活,几个人累了,就想办法解乏。 咋解?最解乏而且解乏最快的,就是说让人兴奋的事儿。啥事兴奋?当然是那事儿。啥事儿?炕上的事儿呗,靠子屯每年都得闹出几当子让城里人说低俗的事儿。啥事儿呢?是这。 要么是干活累了,要么是闲得蛋疼,一伙子就说从中找两个人的媳妇说故事,一伙子说了他媳妇再说他媳妇,常言说的好:“货比货得扔,是人比人得死。”说到最后,就把两个人说僵了。 僵了是一伙子人最乐意看的,咋呢?因为这个结果就是,张三偷着进李死家,李四偷着进了张三家,然后干对方的媳妇,然后出结果。这事儿,说出来挺低俗,可是干得人都乐意。这还不是最可乐的,那媳妇要是心里乐意,半推半就成了。 除了男人说,也没啥。要是有一方媳妇不乐意,把一个男的打出来,另一方媳妇乐意,那啥了,这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这样的乐子,能评说上一年,当然,在比较原始的靠山屯,人们的地位是平等的,男人有男人的乐法,女人也有女人的乐法,女人,当然是已婚女人的乐法是种蘑菇。 具体方法是,在劳作间隙,哪个不幸的男人被兴致上来的妇女们相中,女人们一拥而上,扯住手脚,扒掉衣服,露出蘑菇。 因为突然,蘑菇刚一露头时,而没有茁壮,于是便有妇女用随手拾得的一物,拨弄蘑菇,使其醒来变得茁壮。待蘑菇茁壮起来,妇女们培养成功,轰然大笑,一起开心松手而去。呸! 这事写出来确实低俗,可是话又说回来,你要去过那靠山屯儿的日子,没有这低俗,你就得疯喽,为啥说入乡随俗?就是这!在这世上活着,谁也别说谁的不是! 农村作家赵树理说过一句名言,特别棒,他是这么说的:“别说人家长和短,除非自家锅底没黑。”也成,你说北方人落后,俺给你说个南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