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七十六 (第3/8页)
寻当相候。”至天监十四年,忽见二 青鸟悉如鹤大,鼓翼鸣舞,移晷方去。谓弟子等曰:“求之甚 劳,得之甚逸。近青鸟既来,期会至矣。”少日无病而终。山 内唯闻香气,世未尝有。武帝后令周舍爲邓玄传,具序其事。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祖隆,王府参军。父贞, 孝昌令。 初,弘景母郝氏梦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 以宋孝建三年景申岁夏至日生。幼有异cao,年四五岁,恒以荻 爲笔,画灰中学书。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 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爲远矣。”父爲 妾所害,弘景终身不娶。及长,身长七尺七寸,神仪明秀,朗 目疏眉,细形长额耸耳,耳孔各有十余毛出外二寸许,右膝有 数十黑子作七星文。读书万馀卷,一事不知,以爲深耻。善琴 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爲诸王侍读,除奉朝请。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爲务。朝仪故事,多所取 焉。 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 禄。诏许之,赐以束帛,敕所在月给伏苓五斤,白蜜二升,以 供服饵。及发,公卿祖之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 宋、齐以来未有斯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 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 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 阳陶隐居。人间书劄,即以隐居代名。 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 轻捷,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 已。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 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禄, 得辄差舛;若不尔,岂得爲今日之事。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 使之然。”沈约爲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弘景爲人员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言 无烦舛,有亦随觉。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 居其中,宾客至其下。与物遂绝,唯一家僮得至其所。本便马 善射,晚皆不爲,唯听吹笙而已。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 闻其响,欣然爲乐。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以爲仙人。 性好着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 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産物、医术本草,着帝代年历,以 算推知汉熹平三年丁丑冬至,加时在日中,而天实以乙亥冬至, 加时在夜半,凡差三十八刻,是汉历后天二日十二刻也。又以 历代皆取其先妣母后配飨地只,以爲神理宜然,硕学通儒,咸 所不悟。又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 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 。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深 慕张良爲人,云“古贤无比” 齐末爲歌曰“水丑木”爲“梁”字。及梁武兵至新林,遣 弟子戴猛之假道奉表。及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 “梁”字,令弟子进之。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 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弘景既得神符秘诀,以爲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 金、朱砂、曾青、雄黄等。后合飞丹,色如霜雪,服之体轻。 及帝服飞丹有验,益敬重之。每得其书,烧香虔受。帝使造年 历,至己巳岁而加朱点,实太清三年也。帝手敕招之,锡以鹿 皮巾。后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 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 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 事,无不前以谘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爲山中宰相。二宫 及公王贵要参候相继,赠遗未尝脱时。多不纳受,纵留者即作 功德。 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弘景善辟谷导引之法,自隐处 四十许年,年逾八十而有壮容。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 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曾梦佛授其菩提记云,名爲胜力菩萨。 乃诣鄮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后简文临南徐州,钦其风 素,召至后堂,以葛巾进见,与谈论数日而去,简文甚敬异之。 天监中,献丹于武帝。中大通初,又献二刀,其一名善胜,一 名威胜,并爲佳宝。 无疾,自知应逝,逆克亡日,仍爲告逝诗。大同二年卒, 时年八十一。顔色不变,屈申如常,香气累日,氛氲满山。遗 令:“既没不须沐浴,不须施床,止两重席于地,因所着旧衣, 上加生裤裙及臂衣靺冠巾法服。左肘录铃,右肘药铃,佩符络 左腋下。绕腰穿环结于前,钗符于髻上。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 足。明器有车马。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百日 内夜常然灯,旦常香火。”弟子遵而行之。诏赠太中大夫,諡 曰贞白先生。 弘景妙解术数,逆知梁祚覆没,预制诗云:“夷甫任散诞, 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诗秘在箧里,化后, 门人方稍出之。大同末,人士竞谈玄理,不习武事,后侯景篡, 果在昭阳殿。 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弘景果不妻无子。从 兄以子松乔嗣。所着学苑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帝代年历、 本草集注、效验方、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像集要及玉 匮记、七曜新旧术疏、占候、合丹法式,共秘密不传,及撰而 未讫又十部,唯弟子得之。 时有沙门释宝志者,不知何许人,有于宋泰始中见之,出 入锺山,往来都邑,年已五六十矣。齐、宋之交,稍显灵迹, 被发徒跣,语默不伦。或被锦袍,饮啖同于凡俗,恒以铜镜剪 刀镊属挂杖负之而趍。或征索酒肴,或累日不食,预言未兆, 识他心智。一日中分身易所,远近惊赴,所居噂誻。齐武帝忿 其惑衆,收付建康狱。旦日,咸见游行市里,既而检校,犹在 狱中。其夜,又语狱吏:“门外有两舆食,金钵盛饭,汝可取 之。”果是文惠太子及竟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